杨益华:酒店人莫学诸葛亮

迈点网 · 2015-08-07 11:31:03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诸葛亮这个人最大的问题是做事过于追求完美,既放不过自己,也放不过别人。管得太细太多,事事追求完美,这是诸葛亮致命的弱点之一。

  诸葛亮死后,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他为世人尊为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笔者认为,从他辅佐老板(阿斗)期间的所作所为,按现代语言说,诸葛亮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诸葛亮这个人最大的问题是做事过于追求完美,既放不过自己,也放不过别人。比如说马谡应该不应该提拔,这是一个人格测试题。在首次选拔北伐先锋人选的问题上,诸葛亮表现出他性格当中刚愎自用、用人不当,为了扶持亲信,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的一面。

  诸葛亮深谙兵法,难道他会对首战掉以轻心?赵云、魏延、王平等将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完全有能力守好像街亭这样的军事重地,但他为了给马谡迈上政坛累积政治资本,非要让缺乏独立带兵的作战经历的马谡去守至关重要的街亭。他的本意是想让马谡立功,然后再以此为借口马上将他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

  由于马谡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结果导致诸葛亮所统帅的数路大军,被曹魏五大名将之一张郃,轻易于街亭一带先后逐个击破,从而使蜀汉政权这场由诸葛亮策划的首次北伐不但整个无功而返,而且还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诸葛亮在首次北伐中,将赵云、魏延、吴壹等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宿将弃之不用、“违众拔谡”的举动。后来,诸葛亮还保荐“将军向宠‘为督’,掌管京师的近卫军,对老板阿斗说,只要‘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而此前执掌皇室保卫的近卫军头领是刘备的心腹赵云,诸葛亮将其带走出征。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在皇帝身边安插下了自己的亲信和耳目。

  这些事实表明诸葛亮是个惯于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不遵守政治规矩,阴谋篡权的人。

  诸葛亮做事不懂时间管理,常常是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诸葛亮与司马懿PK,给他下个帖子,大概意思是说咱们两个是哥俩好,今生缘,想在某年某日某刻在某地点与你会会晤,你摆你的龙门阵,我摆我的八卦阵,玩一票。

  司马懿接待蜀国使臣很隆重,搞了个饭局,其间问蜀国使臣:您家丞相近来忙什么呢?那人说:我家丞相忙得废寝忘食地步。司马懿再问:他都忙些什么事呢?那人说军中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要经他批准。

  司马懿一听马上就乐了,心想这军中二十军棍的事儿应该谁来管?都是主管管的事儿。这主管上面是总监,总监上面是副总,副总上面是总经理,总经理上面是总裁,总裁上面是老板(董事长)。你诸葛亮号称统十万兵马,那就是个集团企业的总裁。可他管部门主管的事,他管得过来吗?这不是要活活累死自己吗?所以司马懿一等那人走了就对部下说:我想诸葛亮事无巨细,我等以静制动,打持久战,诸葛亮必不长久,后来果真如此。

  诸葛亮作为高管,在五丈原的军中自个儿活活累趴在地。说好听点,是忧国忧民,事必躬亲,鞠躬尽瘁。说难听点,就是权力欲过于旺盛,怀疑属下的能力,舍不得放权给他人,欠缺优秀的人事组织和干部管理的能力。不善分权,管得太细太多,管的面太大,还事事追求完美,这就造就成诸葛亮致命的弱点之一。

  在这点上,他应该向孙权学习,你瞧人家活得多潇洒,凡是敌军来犯,就大撒把让别人处理。先是让周瑜上,再让鲁肃上,又让吕蒙上,他们个个都尽心竭力,三十五岁上下就都操心死了,而孙权却足足活过了七十岁。

  《周易》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张驰是互补的,不是相克的,如果你太驰了,你会不求进取,如果你太张了,你会折自己的寿。由此在管理上,主管越是工作狂,下面越是懒人多。因为凡事都是你说了算,属下不拨就不动,如果各岗位职责不清,员工丧失工作主动性,“油瓶”倒了也会视而不见,因为领导没下令嘛。

  美国有两个心脏病专家,名叫弗里德曼和罗森曼,他们发现心脏病的起因不是功能性障碍造成的,而是人格特质造成的。他们将人分为两大关:A型人和B型人。前者的突出特征是进取心强,工作投入,追求完美,容易焦虑,后者的特点是心态平和,不争强好胜,比较从容不迫。

  医学研究表明,前者比后者患心脏病的概率大五倍。诸葛亮就是典型的A型特点人,所以五十四岁就英年早逝。司马懿是AB兼有,所以活到了七十三岁。

  由此联想到国内酒店企业里诸葛亮式的老板、高管为数不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