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饭店节能环保要走对路子
2014中国饭店业设计与装修改造大会主题演讲中,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能所副总工李建认为,饭店节能环保要走对路子才行。
(迈点网讯 王燕)10月10日,由中国饭店协会设计装饰委员会主办的 “2014中国饭店业设计与装修改造大会暨采购洽谈会”在上海绿地万豪酒店隆重开幕。
本次大会围绕投资转型、提质增效的主题,由北京通达建讯公司承办。万达、金茂、绿地、保利、宝龙、喜达屋、希尔顿、洲际、美高美、今典集团红树林、锦江、金陵、开元等100多家酒店投资方、管理方、30多家设计装饰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能所副总工李建在大会上以“饭店节能环保要走对路子”为主题做了演讲,他认为节能环保是饭店永恒的课题,建设这个课题有很多途径和方式,但一定要走对路子才行。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下午好,感谢饭店协会又给了一个机会在这里沟通。实际上我本人从事饭店工作27年,在这里我向在这个行业困难中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不离不弃的同行们表示深深地敬意。
我的题目是饭店节能环保要走对路子,怎么走对路子呢?我们首先要站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寻找正确的方向往前走。
我们看看什么叫饭店?饭店有一个特点,它一定要以建筑为特征,而且通过提供服务来赚取利润。酒店建筑的特点,设备多、人员密集、业态复杂,所以在节能减排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不同标准的星级饭店运营管理方式不同,所以复杂的同时节能潜力也很大。它的能耗远高于一般的建筑,比一般的普通建筑要高8—10倍,但是它的采暖负荷比其他建筑少。
我们为什么要节能?首先经营者要省钱,如果离开了省钱大家就没有动力,我们要提供省钱的建筑,还有担忧能源短缺,这是政府层面上的能源安全,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石油50%以上都是进口的,走马六甲海峡,如果一旦冲突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会产生很大影响。还有树立个人形象,我们有时候检查的时候如果做得好社会形象会比较好。另外就是接受节能建议,还有与他人竞争、遵守社会规范、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成就感。
我昨天从北京出来,早上收到一条微信,说打开窗帘以为自己眼瞎了,遛狗的时候看不到狗。这一路我观察,到了安徽以后雾霾天气刚刚有一点好转,在同一地区可能要差60、70,有些地区已经400了,污染非常严重。另外刚才上午大家讲了北京土地经济,房地产高度发展已经给酒店业带来的很大影响,带来的问题首先是设计问题,我们现在谈到设计问题的时候,尤其谈到机电设计的时候问题非常多,但是在酒店设计的时候我们装修设计、建筑设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唯独机电设计还是很保守。系统有很多问题,设计比较粗犷,还有设计小了承担责任,设计大了没有问题。另外施工阶段,我在过去3年当中在国内看了200多家酒店,而且我看酒店一定要从最低处到最高处,施工基本上都没资质,有资质的基本上都不干活,在工地现场想找一个二包是不可能的,低成本中标。我和很多管理总监谈了他们也是这种感受,到试运行的时候室内环境欠佳。
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达到最佳的组合,而且新技术、新材料日趋完善,我们今天看展台有很多新的技术,而且有的人在介绍新材料的时候都透露了很好的信息。另外北京的酒店我做过了解,实际上中国酒店业到底多大规模谁都说不清楚,只有公安局和工商局可以说清楚,北京这个卫星图,带红点的都是酒店,这个酒店的规模、密度可能在全球也能排上前几位。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的银行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中国烟草和各大国企都会有,他们不叫酒店,叫培训中心或者党校,规模都几十或者上百,这个体量没有统计出来,实际上就是一个酒店。
绿色饭店的概念,健康、安全、低碳环保。不是光节能,如果一个酒店脱离了安全就不再有绿色的特点了。这是09年的时候有一次东方日报采访,说北京高楼林立,基本上很少采用节能技术,包括那些最高的还有未来最高的项目。安全隐患很多很多,别管是几星级,哪怕超五星,问题非常严重。很少采用环保技术,这是我们建筑体制出现的问题。如果一个酒店出了问题是谁的过错呢?我们家住在北京朝阳区,去年下半年朝阳区火灾发生的人员伤亡21人,实际上不止这个数。我们再看看电梯事故,这是国家安全局统计的,我们中国和欧盟发达国家每百万台点滴的伤亡比例,最近一个大学生被挤死了,还有两个客人摔死了,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做过很多饭店筹建,以前筹建的时候电梯安装很严谨,改革开放30年物价上涨了那么多倍,唯独电梯没有涨价,所以电梯事故多,是有原因的。国内高星酒店建造中常见机电问题,机电叫土建、装修、基建一体化,设计阶段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新技术研究的不足,装修的时候低成本竞标,更关注工程进度和装修成本。设计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施工质量,我们只能在运行和人的行为上下功夫,这两个做好的话改造的时候也能做到10%,无成本或者低成本。节能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况?节能和省能,不开设备,牺牲舒适度,你能源占收入的百分之多少,5%还是45%,本身它和节能比例没有什么关系。一般国内的五星级酒店基本上能源比占10%以上,国际品牌一般4—5%。北京26家五星级酒店,它的能耗差距有多大,我们这个数据是按每平方米,因为酒店功能一样,纯物理指标,我们突然发现绿色这么低,红色这么高,差异这么大,黄色的放在那,我们要发现问题节能的时候抓两头放中间,我们认为中间相对比较合理。高的话要知道高在哪,低是低在哪。绿色的基本上是国内的五星级品牌,为什么?它不开新风,新风能耗比例在空调里占40%。高高在哪?最高那个能耗3点多,房价卖到4000元。低要低洼的合理,最低那个北京威斯汀,连续几年获得了中国饭店业协会和国家总工会的绿色表彰,做得非常好。每平米低于100,也就是它基本上所耗的能源是四星级的标准,但是提供五星级服务,我们看看平均值166,标高值98,节能潜力40%。这个酒店改造基本上没有花钱。
什么样是酒店节能的最终目的?提高能效还是降低能耗?美国绿色建筑标准,在中国很多开发商拿到认证了,但是我们发现利润认证挂牌的建筑而且不节能。我们过去和美国人学,他们是老师我们是学生,但是中国人在有些概念和系统方面都超越美国了,我们对建筑必须深入了解,必须知道它的使用特点和运行方式和服务需求。这是上海11家重点饭店,我们看看冷站潜力,汽车节能说百公里油耗是多少,不是说你挣多少钱花多少钱买的油,我们按这个比例。空调系统我们叫做COP值,我们可以做一个标杆,如果运行好的话我们可以做到5.16COP,花1个千瓦的电运送5个千瓦的能量,10家饭店只有一家酒店达到了一般。但是根据这个分析如果我们让它进入良好的状态,11家酒店节能潜力36%,36%合到节点量是2617万千瓦,我们按照平均9毛钱的话一年2000多万的费用。生活热水,说用多少吨不太合理,水温不一样,我们按热值算,上海酒店每个房间平均每天用232MJ。
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者信息少、技术知识不足、市场不足、观念障碍,经营者注重收入短期行为、缺乏危机意识。我们要破除这些观念,因为总经理有一个最主要的任务,首先要完成营业额。我们要理解行动学习,行动当中要理解我们过去的问题在哪,西方人的观点说我们东方人进步很快,我们会模仿,但是我们不善于观察、反思、总结经验。西方人总是拿数据说话,我们干了一辈子很少去总结,这是我们的缺陷,将来我们要改进。业主投入一个酒店的时候很纠结,要面对这么一些问题,它的资源是不够的。中国基本国策,节约资源,控制人口。这么多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但是酒店节能管好设计是前提,我们知道设计是最主要的问题,要解决关键的问题提升品质、减少费用、绿色环保。我们上午谈到隔音的问题,后面就是尽量采用绿色自然的技术去做绿色环保。我们建设一个酒店不同人员的身份,我们业主建立一个酒店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预算,第二考虑周期,银行贷款,必须周期内做完。会把质量放在后面,因为顾不上了。但是对于顾问来说,首先考虑时间,顾问在一个项目里不愿意把时间拖得太长,同时还注重质量,因为要承担责任,预算他不管的。但是酒店管理公司会把质量放在第一,因为它来管理,如果哪里质量不好没有办法达到一个服务标准。对时间要求也不高,对预算要求更不高,因为他不是业主。
不同身份怎么沟通?传达有效信息非常必要。我们一个业主想做一个顶尖的产品,中国富人不是比车了,而是比有什么牌子的酒店。从股东战略投资到建设阶段目标到运行管理到信息,在传递信息的时候业主方想说100%,但是表达能力不清,说出来80%,被听到的60%,被听懂的40%,实际操作的时候从战略大师,到设计院到农民工都是创造家,给你偷工减料。最后验收开业,然后就很麻烦了。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很好地沟通,我们业主和经营者要求的是省钱、品质、周期短、好用,国际品牌机电标准是否合理?为什么?因为新技术太多了,他们很多标准都是多少年不变的标准。我们也问国外的管理集团,他们说以前就是这么来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怎么节能?三砍二优化。砍总装机容量、砍多余的系统、砍设备的数量。优化能源结构、优化能源配置。我们看一下饭店生活热水系统,管道损失30%就没了,运行损失,50%没了。另外我们问过设计院,你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知道酒店谁在用能源吗?知道什么时候用吗?知道用的标准是什么吗?基本上都不知道,我们要理清,酒店就这么一些地方用,用的时间和标准都不一样。我们做一个统计表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做这种分析?因为设计者他们不懂管理需求,如果我们按这个需求去设计就会更匹配更合理。如果采用点对点的系统,我们管道系统没有了,投资是不是减少?运营也合理,哪个地方用,各干各的话,酒店出租率有20%的大系统是没有办法调整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去年做了一套方案,燃气费用在不同城市不一样,南方很贵,我们是省钱,哪个成本低切到哪个系统运行。我们觉得这样更匹配,所以能耗低,低多少?最少30—50%。磁悬浮模块冷机,它在高层建筑的时候可以不用减压,分到哪层,机房面积减少了很多。我们知道商业建筑的面积很值钱,如果按照这个来说,我们机房面积减少了,系统运行起来会匹配更合理。
我们上午讲了上海西郊宾馆和上海假日酒店用这个技术改造,我们传统冷机是离心机,百分百负荷不是很多,它的COP值比传统的高很多,这个冷机的效率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一了,已经超过国外品牌了。但是很多管理集团不太愿意接受中国品牌,而且这两天上海建科院正在开现场会。我们系统安装交给你基本上要进行调试,出冷风了给你了,不做各种水平衡调试,系统能耗就很高。我们很多项目做了变频,我们在研究冷却塔的时候,冷却塔的技术含量最低,提升潜能最大,为什么?所有生产冷气机的厂家都是配别人的塔的,厂家制作的时候水分比较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到现场进行检查,然后帮助一块调试,用合理的方法操作,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流行的话题。节能技术是条件管理是保障,能源管理是新的领域,还有节约材料。
我们刚才谈的是技术和设备,这里还有制度、流程、组织和文化。这是我们设计的酒店组织机构,一个酒店节能是否成功取决总经理的态度。国外说把总经理推到节能第一线,他不支持你也做不好。这个节能组织机构比较特殊,餐饮部门前后分开,为什么?这个在我们酒店管理当中就是分开的,餐饮总监管不了,而且厨师最难管。把这几个部门抓住了,工程部是大头,通过宣传培训、检查制度评估,一套系统支持我们。
组织机构加规范的管理怎么样做事呢?首先制定管理的制度,制定目标指标、考核指标、编写文件、定期总结并跟进、接受年检。节能是有条件的,这个是冷冻机的曲线,这个是广东省的曲线,在佛山或者东莞10月份可能就可以不开冷机了,但是深圳不行。什么时候节能,这是节能的潜力。8月份满负荷的时候要保证,我们把蓝色、红色的扣下来,这是节能的目标方向、节能空间。我们首先要考虑我们的指标体系,找出不合理的用能部位。第三步,找出不合理的设备是哪台设备,按照这个思路逐一排查,最后把能源的潜力挖出来了。另外节能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你的。我们中国分5个气候带,每个气候带都有不同的特点,要因地制宜,不要用更多的技术追求节能,我们用合理、匹配的技术。香港、新加坡的气侯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中国不一样,纬度这么大,气侯差异化非常大,所以要因地制宜。另外我们综合了过去所有的经验,我们要有理论基础,这叫硬实力,我们要怎么管理叫软实力。但是还有使用特点,我们去研究,把它做成一个产品,智慧机房。我们准备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成都、重庆包括西北去研究,我们积累数据,以后不用值班人员开设备了,不合理告诉你,还能预测未来的能耗。我们不要说你用能,最后还要看你用了多少能。我们第一要改环境品质,评分总结的时候要根据系统,你的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分数是多少。电梯、你的空调系统,我们看分数值一直到100。如果一个好的系统我们叫玫瑰图,玫瑰花是打开的。我们看红的,能耗指标得分很高,但是它的品质得分很低。我们看蓝的品质得分比较高,能耗指标也不低。
一个合理的体系应该怎么去平衡它?我们买设备是为了保证酒店的舒适度。酒店节能四步走,首先我们改变工作流程,节能10%以上。第二步,调整能源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改变一下。第三,提高系统效率,把不合理的设备找出来提高它的效率。第四,优化用电时间,我们是分母电价,晚上用电和白天用电相比省钱了。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