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2011亚太区及中国酒店经营业绩报告
亚太区在未来3-5年将新增41040万间客房,中国地区占到55%,印度占到亚太区客房数的19%,中国未来3-5年新增供给量将是18%,印度新增供给量是48%。
时间:2012年3月1日14:15-14:30
地点:广交会威斯汀酒店三楼宴会厅
人物:于思聪STRGlobal中国区经理
各位嘉宾代表,现在论坛进入今天的议程。在全球范围内跟踪了1300多个酒店市场,表现经营业绩,以及在酒店投资和运营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STRGlobal机构将会在今天的论坛给我们做精彩的,关于中国酒店业的总结,现在有请STRGlobal中国区总理于思聪女士对亚太区及中国酒店经营业绩做演讲。
于思聪:首先非常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参加2012亚洲酒店论坛,也非常感谢组委会给到STRGlobal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亚太区以及中国市场酒店发展的状况。
本身今天的数据发布应该由我的同事何雯进行的,但非常抱歉,她今天临时有事情不能到场。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于思聪:,是STRGlobal中国区客户经理。
我首先介绍一下STRGlobal,然后我们会和大家分享亚太区酒店市场的表现状况,随后是重点,中国及其主要城市酒店市场的表现状况,最后会和大家分享亚太区以及中国新增供给量的状况。
2008年全球三大酒店数据公司STR等三家公司成立了STRGlobal,我们覆盖了全球550万间客房,作为数据提供机构,STRGlobal关注并仅关注酒店数据,包括酒店的供给量、需求量、盈利数据和筹建项目。我们非常和上面列到的酒店管理集团合作,不仅有喜达屋,凯越、洲际等酒店,还有海航、港中旅等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我们非常希望和这些酒店一起树立行业标准,推进标杆建设。我们为酒店的开发商、投资商、咨询公司、行业协会提供各种类型的酒店数据报告。
简单介绍一下数据来源,酒店以及酒店管理集团将可售房的数量每月和每日提交到STRGlobal平台,同时我们会提供给酒店一份标杆数据管理报告,这份报告会涉及竞争群以及市场在出租率、平均房价、每间可售房收入提供出来,我们给行业里面的咨询公司、开发商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供应商提供各种类型的报告,内容涉及到盈利树脂、供求量、需求量,以及未来的筹建项目。
下面分享亚太区酒店市场的状况。这张图表示了2011年每家可售房收入的变化,仅有中东和非洲地区由于政局动荡的原因导致了1.8%的下降,亚太区每家可售房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8%,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图中绿色的箭头表示2010年每间可售房收入的同比变化率,亚太区虽然增长了9.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明显放缓。
这张图表表示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每间可售房收入平均房价以及入住率滚动12个月的变化情况,滚动12个月指包含当月在内,向前数12月的平均值,我们以2011年12月为例,这个点的数据表示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平均值。图中蓝色的曲线表现滚动12个月每间可售房收入的状况,我们观察蓝色曲线请大家参考左手边以美元为代表的数据轴,我们可以欣喜的发现,2010年9月份,亚洲区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每间可售房收入滚动12个月超过了历史最高点,并在持续上升。
图中橘色的柱状表现了同比变化率,12个月同比变化率指的是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相比的比率变化。我们观察绿色和橘色柱状的时候,我们需要以数据轴作为一个对比,我们以0作为一个分解点,可以看到2010年中下旬,滚动12个月和平均房价均实现正值增长,但进入2011年,滚动12个月入住率及平均房价的同比变化率增长的幅度明显下降,特别是入住率的增长幅度接近于0.这张图表现的是有数据统计的亚太区的市场中选取了13个主要市场,将他们2011年全年的平均房价、入住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比率变化图。图中同样的,橘色柱状表现了入住率的同比变化率,而绿色的柱状表现了平均房价的同比变化率。通过图表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入住率方面增长率比较高的是曼谷、普吉岛、而在平均房价方面增长比较高的前五个市场分别是香港、雅加达、巴厘岛、新加坡和首尔。在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出现下跌的是新德里、东京和上海,上海主要受到2010年世博会数据的影响,同时东京和新德里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纵观所有的市场,我们会发现虽然在平均房价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市场,像香港,但入住率增长上压力比较大。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亚太区的数据分享,希望可以帮到有境外投资意愿的业主更好地了解亚太区酒店市场的表现状况。下面我们会和大家分享中国以及主要城市的酒店表现概况。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区样本酒店的状况,现在STRGlobal在中国一共爱1264家参与酒店,分该了341743间客房,在系统中并没有按照传统的五星、四星将酒店进行分级,我们根据酒店的平均房价、品牌和全球的定位,分为奢华酒店、超高端酒店、高端酒店、中档偏上酒店,中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在客房数方面,中国区样板酒店所占比例是超高端酒店占到25%,高端酒店和奢华酒店分别占到21%和20%,中档偏上是17%,中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所占比例较好。我们从城市看中国区样板酒店,我们选取的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三亚、杭州、广州、成都,占到了中国区参与酒店的56%,而这10个城市当中北京和上海又分别占了29%,剩下的8个城市分别占到7%和4%不等。
这张图表现了滚动12个月中国酒店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比例变化。我们看到中国区市场和亚洲区市场一样,在2009年基本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图中橘色表示了滚动12个月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需求量自2010年开始明显上升,值得关注的是进入2011年需求量的增长幅度明显放缓,图中绿色的表现了滚动12个月供给量的变化率。自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中国区的供给量比较平缓,维持在个位数的增长。
这张图表表现了中国酒店市场滚动12个月、每间可售房收入和入住率、平均房价的变化,蓝色的轴线表现的是滚动12个月每间可售房收入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12月份,中国区滚动12个月每间可售房收入达到了人民币474元,基本上达到了2008年12月份的水平。与历史最低点相比增长了109元人民币。同样的,图中橘色部分表现了滚动12个月入住率的情况,绿色是滚动12个月平均房价的情况,同样可以看到在2010年滚动12个月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同样的进入到2011年增长的幅度也都明显放缓。
我们在中国同样选取了17个主要城市,将每间可售房收入、平均房价和入住率变化表现在下图中,我们看到厦门市场在入住率和平均房价的共同作用下,每间可售房收益达到了33.98%的增长。而上海市场则是由于2010年世博会经营状况的影响,每间可售房收入呈现了18.21%的下降。当我们去观察这17个市场在入住率方面的增长情况,我们会发现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厦门、宁波、北京、青岛和成都,而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在入住率出现了下跌的城市分别是武汉、杭州、苏州和上海。我们观察绿色的柱状,也就是平均房价的同比增长率,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香港、武汉、厦门、沈阳、深圳在平均房价增长上,在17个城市中排名前为。我们选举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以及三亚、重庆、天津这三个新兴城市,我们会分析平均房价与大家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曲线是香港滚动12个月入住率表现状况,远远高于内陆其他城市绿色曲线是天津滚动12个月入住率的情况,与主要一线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当我们观察曲线幅度的时候会发现,仅有上海和广州市场滚动12个月入住率有了一个下跌的趋势。但是同时我们看到其他市场增长的势头也都明显放缓。
这张图则表现了刚才提到8个城市滚动12个月平均房价的表现状况,最高曲线是香港的表现状况,一直领跑于内地的其他城市。蓝色曲线表现的是三亚酒店滚动12个月平均房价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曲线有一些凸点,说明了春节期间对三亚酒店市场全年平均房价的影响。这条绿色曲线表示的是北京市场滚动12个月平均房价的状况,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经过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场滚动12个月平均房价有上升,随着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我们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下降,但是到了2010年基本上已经止住了这个趋势开始回落,但值得我们担忧的是,针对北京市场来说上升的趋势相对面临的压力很大,截至2011年12月份,北京滚动12个月平均房价的数值远远没有达到2007年的表现状况。平均房价表现差强于其他市场的是下面的这一条重庆市场的曲线。
最后我们想跟大家分享是亚太区以及中国新增供给量的状况。亚太区在未来3-5年将新增41040万间客房,中国地区占到55%,印度占到亚太区客房数的19%,中国未来3-5年新增供给量将是18%,印度新增供给量是48%.再看一下中国未来新增供给量,在我们覆盖的238443间客房中,超高端酒店占了34%,奢华酒店占到了27%,而高端酒店占到了26%,中档偏上占到了13%.就计划开业项目来说,亚太区目前有1390家筹建中酒店,219家前期筹划项目,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筹划项目的区分。我们把尚未确定设计师的项目确定为前期筹划项目,我们把施工计划确定,项目开始投标和投标结束,开始动工的酒店称之为筹建中酒店。2012年在亚太区新增132287间客房,2013年再新增106728间客房,2014年有75240间客房,2015年新增30730间客房,亚太区未来3-5年新增供给量将增加15%.我们看中国区计划开业项目,有613家筹建中酒店,74家前期筹划项目,在2012年中国区新增客房数量将达到72350间,2013年中国区将新增61182间客房,2014年新增40897间,2015年新增18070间,中国未来3-5年的新增供给量增长16%,略高于亚太区的表现状况。
我们把中国主要城市的新增情况做一个分享,单从客房数量来说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上海、三亚、天津、重庆和成都,但是当我们参考现有的供给量来说,我们看供给量的增长幅度最大的城市排名前五是三亚、天津、重庆、青岛和大连,三亚供给量的新增达到46.14%.跟现有供给量相比,排名考后的五个城市是南京、杭州、上海、深圳河北京,北京未来3-5年将新增3.96%的客房数。
最后我们想跟大家分享中国主要二线城市的供给量预测,提到预测我想分享一下STRGlobal新推出的预测报告,包括选定市场未来5年酒店每个月盈利指标,以及供给量、需求量的预测,目前针对于亚太区我们仅提高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和悉尼的报告。
我们选举了武汉、苏州、三亚、青岛、成都、杭州、宁波、厦门和西安这几个市场,图中直线部分表现的是从2006年至2011年实际的供给量状况,虚线部分是供给量预测,我们看看最上面是杭州市场的供给量情况,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杭州市场还是维持在高位。我们可以看到三亚市场供给量增长幅度非常大,供给量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其他城市的是武汉市场。
以上就是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数据报告,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