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VS蚂蚁短租 谁能成为中国短租市场的“王”
时至今日,房源对于两平台来说都已不是问题,双方已开始在国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旅游+整租”新战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迈点公寓讯 于博文)或有意,或巧合,小猪与蚂蚁短租,二者今年的大动作都同期进行。6月,小猪短租更名小猪,蚂蚁短租归于途家。11月,小猪融资6500万美元,蚂蚁短租宣布未来2年将获得1亿美元资金支持。那么,小猪和蚂蚁短租,哪个才是未来这一市场的王者?
一、成立时间
小猪:2012年8月,陈驰创办了国内首个C2C模式的在线短租平台——小猪短租,经过四年多发展,小猪短租已更名小猪,并提出了“居住自由主义”的新slogan。
蚂蚁短租:2011年11月8日,成立之初的蚂蚁短租只是作为赶集网旗下一个有独立域名的短租房网站;2012年底被拆分为独立公司,现为途家旗下短租品牌。
作为两家均师从Airbnb的短租品牌,蚂蚁短租虽比小猪成立早将近一年,但小猪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仍然在坚持Airbnb模式的短租网站,从模式的连贯性上来说,小猪选择了从一而终。
二、发展历程
小猪:成立四年来,小猪在全国301个城市已拥有超过十万套房源,每天有近1万的用户使用小猪的分享住宿,预计2016年平台业务量同比增长将达到500%。在今年8月份,该公司COO王连涛预测其2016年全年小猪GMV将达10个亿。
蚂蚁短租:根据蚂蚁短租公开的资料显示,截止到目前,蚂蚁短租在中国300多个城市及旅游目的地拥有30多万套房源。
单从企业披露的房间数目上,蚂蚁短租略胜一筹。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蚂蚁短租主要侧重整租,甚至还曾在2014年将其平台上占70%的合租房源全部下架。
小猪早期发展主要照搬Airbnb模式,主打单间房屋分租模式,也就是鼓励房东将某一间房拿出来从事分享经济,当时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房源短缺,二是需要培养短租市场及用户。
时至今日,房源对于两平台来说都已不是问题,双方已开始在国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旅游+整租”新战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三、融资情况
小猪:
蚂蚁短租:
从二者的融资历史中,可以看出小猪的投资都来自晨兴资本、君联资本、愉悦资本、中信资本、和玉资本和今日资本等财务投资者。而蚂蚁短租新东家途家的投资方中,却有着像携程、HomeAway和雅诗阁这样的战略投资者。从投资者的性质来看,财务投资者可能会给予企业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四、品牌进化
小猪:成立四年的小猪短租今年6月15日宣布改名,去掉“短租”一词,改为“小猪”。 原本的slogan是“有人情味的住宿”,现在换成了“居住自由主义”。根据小猪CEO陈驰的说法,“小猪以住宿短租业务起家,但未来想做的不仅仅是短租,而是建立一个满足新中产阶级的多样化平台,包括开展保洁服务、连接管家平台、就业、装修、摄影、智能设备、长租、旅游等业务。”小猪透露,将适当的时候拓展海外业务,真正实现游客的居住自由主义。
蚂蚁短租:6月22日,途家网CEO罗军宣布,蚂蚁短租与途家合并,国内最大住宿分享平台成立,蚂蚁短租将成为途家的全资子公司。未来,蚂蚁短租与途家将继续保持各自品牌及运营的独立性,核心团队架构保持不变,蚂蚁短租CEO申志强将直接向罗军汇报。
10月20日,途家宣布与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达成战略协议,并购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旗下的公寓民宿业务。携程及去哪儿的公寓民宿频道入口、团队和整体业务将并入途家,成为途家的一部分。蚂蚁短租又增添携程、去哪儿两大OTA平台在短租民宿上的流量入口,再树短租民宿行业里程碑!
从品牌进化历程来看,小猪已跳出短租的圈子进化为住宿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蚂蚁短租则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由原有的58、赶集的流量,加上年中开始导入的途家流量,再加上近期刚刚导入的携程、去哪儿网民宿流量,其能量不容小觑。短期来看,蚂蚁短租在用户获取上可能会更胜一筹,且短租市场的马太效应正逐渐开始显现!
五、市场表现
小猪、蚂蚁短租近半年迈点品牌指数MBI数据表现
从上图中能较直观的看出,在迈点品牌指数MBI数据表现上,蚂蚁短租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近半年的品牌指数中,蚂蚁短租仅在9月领先过小猪,其余月份指数排名均在小猪之后。而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0月,二者的指数双双达到449.07。
迈点品牌指数MBI反映的是品牌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既包括客户主动检索的行为习惯,也包括主流及行业媒体的关注度,同时还与本身品牌的线上运营能力直接挂钩。未来,是蚂蚁短租一举超越小猪,还是小猪继续保持领先,我们拭目以待!
七、遭遇困境
1、房源有限。无论是拥有10万套房源的小猪还是号称拥有30万套的蚂蚁短租,目前均已顺利度过无房出租的市场空白期,但市场中可用房源毕竟有限,二者新增房源均已无法像早期那样以指数量级规模增长。有业内人士认为,短租市场的存量房时代可能已经到来。未来短租市场上,最后的赢家可能不是扩张最快的,而是房源留存率最高的。如何在房源留存率这点上做文章,值得包括小猪与蚂蚁短租在内的每一家短租平台深思。
2、政策风险。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出台对短租进行的法律限制。但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政府一定会对短租市场出台与网约车类似的规范文件。而文件何时出台,如何规范短租市场发展,是否会对短租设定非常高的门槛,诸多的不确定性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政策风险。
3、资本制约。2016年,多数风投企业趋于谨慎,今年获得投资的企业较往年也大幅减少。小猪CEO陈驰坦言,本月完成的D轮融资金额并不如前几轮高。虽然小猪和蚂蚁短租先后获得6500万和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但若在市场上展开像早期滴滴、快的一般的竞争大战,上述资金可能稍显不足。另外,品牌还面临着投资者对盈利能力和变现等现实条件的掣肘。在短租市场,接下来的路可能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平坦。
那么,小猪和蚂蚁短租,您觉得谁能笑到最后,最终成为中国短租行业的“滴滴”呢?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