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还是途家? C2C与B2C的魔兽争霸

迈点公寓 · 王会会 · 2016-12-03 07:49:0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Airbnb中国与途家,是否会上演Uber中国与滴滴一样的战争?最终的结局是与其相似还是大反转?这场酝酿已久的战争,似乎才刚刚开始……

  (迈点公寓讯 王会会)共享经济之所以流行开来,是因为它与生俱来的“有爱”,换句话说也就是“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这种共享的理念没有指定的物品或是概念,小到一缕阳光、一份报纸、一部手机,大到一台机器、一部车、一处房子……一切有剩余价值的东西,都有被“共享” 的可能。

  以Uber与Airbnb为例,二者都是共享经济中的杰出代表,同样也都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今年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意味着网约车从此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Uber在中国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挣扎后,最终以Uber中国并入滴滴、且将于11月底正式退出中国的结局草草收尾,滴滴无疑是这场战争中的大赢家。

  然而,共享住宿的概念至今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共享住宿的发展仍然有随时违法的可能。本文以风靡于国内外的两大共享经济住宿平台Airbnb和途家为例,来分析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理念与模式的重要性。

  Airbnb中国与途家,是否会上演Uber中国与滴滴一样的战争?最终的结局是与其相似还是大反转?从近一年两者的举动上来看,这场酝酿已久的战争,似乎才刚刚开始……

  一、先发制人?后发制人?

  Airbnb在全球的布局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独角兽企业,但从2015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四处碰壁,紧接着便“无动于衷”。

  从成立时间上来看,途家虽然比Airbnb成立时间晚三年,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Airbnb却比途家晚了三年,这就给途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途家或许比Airbnb强上不止一倍。

  Airbnb:2008年8月成立,在全球191个国家近4万个城市拥有超过200万房源,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屋短租平台,2015年8月正式进军中国市场,11月初,正式推出“Airbnb中国”。

  途家网:2011年12月1日正式上线,目前已覆盖国内335个目的地和海外1018个目的地,收录国内房源40万余套,是全球公寓民宿预订平台。

  近大半年的时间,途家的发展都呈强势之态。一年之内连续收购蚂蚁短租和携程、去哪儿的公寓民宿业务,宣布拆分线上线下业务,扩展海外市场,不否认有上市的可能。

  而在2016年接近尾声的时候,Airbnb在中国连续签约四个城市、宣布重大转型、传欲收购国内在线短租C2C平台小猪,其频繁举动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Airbnb的持续发力,是否会撼动途家在中国市场的独角兽地位?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仔细观察二者的战略布局就会发现,实际在整个2016年,国内的在线短租市场都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其中最强的两大对标选手,就是Airbnb和途家。

  一)属于途家的2016前半程

  6月22日,途家收购蚂蚁短租,蚂蚁短租将成为途家的全资子公司。蚂蚁短租此前公布的数据是,国内300多个城市拓展超过30万房源。也就是双方联合以后,途家网的在线房源将接近60万套,市场覆盖范围和密度都有进一步突破,也由此占领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9月9日,途家与同程旅游达成战略合作,深挖公寓民宿旅游市场潜力;

  10月20日,途家宣布其与携程、去哪儿网达成战略协议,并购携程、去哪儿网旗下的公寓民宿业务。携程及去哪儿的公寓民宿频道入口、团队和整体业务并入途家,成为途家的一部分。同时,途家创始人罗军发布开启第二个五年计划,着力打造生态系统与线上线下业务分拆。

  相比之下,Airbnb在国内市场并没能迅速火起来,其发展可以用“惨淡”二字形容。在整个2016年的大部分时间,途家亮丽耀眼,Airbnb在中国却黯淡无光。

  10月底开始,事态开始有所转变。

  二)属于Airbnb的2016后半程

  9月22日,Airbnb完成最新一轮5.555亿美元融资,10月29日便宣布与中国4座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还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1月初,Airbnb正式推出“Airbnb中国”,也意味着其开始发力中国市场。

  11月17日,Airbnb爆炸式地推出新业务平台“Trips”,把住宿体验、行程体验以及人文体验三者融合到一起。据悉,“Trips”包含了体验、攻略和房源三大主要功能,未来这一平台还计划增添航班和服务两项功能。

  11月03日,小猪宣布完成C+及D轮融资,总额达6500万美元。正当众人把目光聚集在小猪与途家之间的白热化竞争时,却传来Airbnb即将收购小猪的消息。从二者的“师徒”关系来看,如果Airbnb收购小猪成功,将省去其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很多麻烦。

  目前小猪在全国301个城市拥有超过10万套房源、近千万活跃用户,并且在国内形成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加上Airbnb强大的品牌支撑,未来想象的空间巨大。“Airbnb+小猪”PK“途家+蚂蚁短租+携程+去哪儿”,谁将取胜将是一个新的谜题。

  二、C2C与B2C之间的战争

  途家学习了Airbnb的C2C模式,并结合中国市场的发展特征,成功引入了B端,形成更适合国内市场发展的B2C模式。

  Airbnb中国与途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B2C模式与C2C模式的竞争。

  Airbnb连接两个C端——房东与房客,房东将需要出租的闲置房源挂在Airbnb网站上,差旅人士通过网站或者APP直接对接房东,联系住所。途家网则是由途家获取房源(大部分来自地产商集中式的房源),帮房东打理房源,通过收取物业费、增值服务费、交易佣金获利,租客通过途家网直接订购房间联系入住,这种形式对房间的介入程度较高,属于B2C的商业模式。

  令人不解的是,国际范十足的Airbnb在中国却频频受阻。有报道称,早在2012年,Airbnb在香港就设立了办公室,不过因为地方政府指责其抬高房价,不得已转到新加坡。虽然Airbnb也在很早就推出了中文版本,但对中国市场一直是隐忍不发。

  归根结底,是其C2C模式在中国市场运用尚不成熟的原因。

  一方面,它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国网民的需求。和中国短租平台通过电话号码直接联系房东不同,在Airbnb平台上,用户只能通过给房东留言来联系,这并不符合中国用户的联系习惯。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暂时还不容易接受房东与房客共在一个屋檐之下的模式。中国人的房屋观念里,对于房屋的拥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里面牵扯到更复杂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的房屋短期租赁行业比较年轻,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得到完善。不只是中国,放眼全球市场,C2C的分享经济模式都有遭遇瓶颈的可能性。

  最近就有媒体报道称,Airbnb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被当局罚款63.5万美元。当地政府表示,Airbnb被罚款是因为该公司没有遵守当地法规,发布了未经当局批准的供旅游者住宿的房源。当地法律规定,任何公寓或房源向游客进行分享租赁前,都须获当地旅游机构许可。

  据了解,Airbnb并不是初犯,去年12月份其也曾因类似原因被罚约4万美元。此次与Airbnb一并受处罚的还有其同行者HomeAway。虽然两家公司对于这次处罚都表示“不屑”,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当地更好地发展共享经济,利用闲置资源赚取外快。但政府并不这样认为,一系列失窃、纠纷等问题的出现,都时刻牵动着政府的神经。

  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政企矛盾,背后实则存在着一个隐形的“杀手”——信用体系。当理念碰上法规,合情未必合法,Airbnb这次受罚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市场也是一样,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市场还没有做好接受C2C在线短租模式的准备,Airbnb在中国的发展受阻也不足为怪了。

  相比于Airbnb的坎坷之路,一直坚持B2C模式的途家,其发展反倒显得顺风顺水。在途家整合了携程系内部的度假短租业务后,已经拥有了超过40万间房源,并已从投资者募集逾4亿美元。

  从短期的发展状况来看,途家模式似乎更为适合国内在线短租市场的发展。这一点从小猪近几年的发展也可以看出,默默耕耘数年房源数量是10万多套,与途家差距明显。加上Airbnb在中国的7万套房源,即便“Airbnb+小猪”,现阶段也只有17万套左右的房源,其发展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三、前景很大,压力也不小

  据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占GDP比例不足1.6%),其中非金融类的规模不足一成。而美国分享经济总量已超3万亿元(占美国GDP的3%),并且非金融类占比超过九成。相比而言,我国的分享经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但是,聚焦国内市场,尚开发的在线短租市场潜力巨大。旅游市场的兴旺、住宿供需不平衡以及自由行成大势所趋,这三大因素让国内在线短租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

  第一,亿级旅游市场带来的住宿需求。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达到41.2亿的旅游人次,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这么高频的出行必然会带来住宿需求数量和频次急剧上升。但是,当前酒店无法承载如此之大的住宿需求,民宿短租成为传统酒店的补充,并且发挥作用不断扩大;

  第二,千万亿的闲置房源做万能供给端。中国最大的特色是空房多,接近6300万套闲置房,一种是多次购房,投资为目的,房源空置;另一种是季节性自住房;

  以途家网的发源地三亚为例,三亚淡季房屋空置率达到60%以上,除了温热的冬季外,这个旅游城市的房子多是空房。外地人购房都是季节性居住,通常是为了养老、度假、休闲娱乐,其他时候都是闲置;

  第三,旅游住宿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蚂蜂窝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自由出行规模42.5万,其中75%的用户出行关键词是个性化、有趣。非标准化的民宿有个性鲜明的房东,独具特色的居住环境,还有洗衣、做饭的设备,能保证人们拥有更加特别的旅行体验。

  在Airbnb正式发力中国在线短租市场之前的空档期,国内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矩阵,从新一期的阵容来看,途家、小猪、蚂蚁短租、木鸟短租发展势头正猛;自途家收购蚂蚁短租之后,便形成了途家、小猪、木鸟短租三足鼎立的局势;如果Airbnb收购小猪,那么国内在线短租将会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焦点将会聚集在Airbnb与途家之间,且这一竞争财刚刚开始。

  那么,它们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谁会更有前景?

  短期来看,Airbnb中国和国内短租平台相比,在市场调研、品牌塑造和团队建设不够本土化。和国外Airbnb的开放环境相比,国内民宿短租开发尚少。在没有形成良好信任机制的前提下,Airbnb团队多是国外精英领队,对中国特色环境不够了解,并且主张和陌生人进行全面分享,显然用户是拒绝的。

  相比之下,途家已探索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式,在用户、需求及供给端口更有侧重,注重挖掘和传统酒店重合的商务人群,采用托管式管理、服务更标准,用“类酒店”的标准民宿分羹传统酒店市场。

  即使Airbnb的生意不局限在短租、民宿这样的非标住宿业务上,慢慢向旅游度假业务扩展延伸,无论是旅游度假业务的竞争对手携程,还是专注于短租民宿业务的竞争对手途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Airbnb想要获得短期快速的发展,可以通过收购小猪这种形式解决;但想与途家&携程在中国市场来一场持久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