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任务:锦江之星“沈阳版小汤山”建设团队后勤保障服务记
疫情当前,人人有责。整个酒店团队,36名员工,均自愿放弃休假即刻回到工作岗位。
了不起的任务:锦江之星“沈阳版小汤山”建设团队后勤保障服务记
2020年的春节被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彻底打乱了节奏,病毒来势汹汹,以让人猝不及防的速度蔓延至全国,人们不得不宅在家里,原本热闹的春节格外冷清,酒店行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大年初二清晨,锦江之星沈阳东北大学酒店总经理于家瑞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一个超过300人的团队,将从大年初二开始,预计入住10天左右。在全民“禁足”的特殊时期,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团队是什么来头呢?他们就是“沈阳版小汤山”,即“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沈阳)”工程的建设者们。
工程建设者们奋战在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为服务好这一特殊的团队,于家瑞紧急召集酒店员工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在他将情况向大家介绍后,员工们纷纷表示,疫情当前,人人有责。整个酒店团队,36名员工,均自愿放弃休假即刻回到工作岗位,为保障“沈阳版小汤山”顺利完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酒店全体员工,达成一致,共同坚守
紧接着,于家瑞立刻向上级报备,并带领员工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在区域公司的帮助下,他联系了所有能联系的资源,购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订了详尽的应急工作方案,所有工作在大年初二当天准备就绪。
疫情面前,义无反顾
年初二开始,酒店全员每天对240间客房进行清洁与消毒、对500多进入酒店人员实行一测二问三消毒(即测量体温,询问行程是否接触过疫区,提供免洗洗手液供客人消毒)、对公共区域每2个小时进行一次消毒。对感冒生病的客人,重点关注,巩固酒店防疫大堤。
大年初四,又一项艰巨的任务出现了。医院的改造工程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工作人员几天时间内增加至500多人,需要额外增加100间客房。为了保障这次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区域公司协调,决定让距离较近的锦江之星品尚沈阳中山公园酒店一起担负接待工作。沈阳中山公园店总经理付国才在仅有两个前台和三个客房员工的情况下,没有二话,加入了这场防疫战斗中。最高峰时,两家酒店共同接待了360间客房。
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大年初五,中建二局自有食堂已无法满足现有工人的用餐需求。工程负责人找到于家瑞,提出希望酒店能提供一日四餐,每餐300-500人次左右的送餐请求,并且盒饭的费用标准每份只有15元。疫情当前,盈利已抛至脑后,而最让于家瑞犯难的是,同时面临着供应商休息、食材短缺、人手不足等问题。如此大量的餐食制作,对于餐厅仅有2名厨师2名餐厅服务员1名洗碗工的东北大学店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知情况后,锦江之星沈阳兴工北街麦德龙酒店的客房经理吴艳等两名客房服务员、两名厨师立即前来增援,中山公园店的餐厅师傅们也一同加入了战斗。
酒店为工程建设团队支援用餐,守护在一线奋斗的战士们
齐心协力,共克难关
为了解决采买困难,于家瑞又亲自肩负起了买菜及送餐的艰巨任务。为了提高效率,他向朋友借来了面包车,每天往返于酒店、医院施工现场和生鲜超市之间,不折不扣地成了“于师傅”;在厨房忙不过来时,他还自己上灶,瞬间又变成了“于大厨”。
左图为:于家瑞甘当送餐师傅,往返于酒店和工地
右图为:酒店员工为餐食进行打包分装,确保安全送达
为了不耽误送餐,员工们从清晨五点到凌晨一点,日复一日。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大家却毫无怨言,仍坚守岗位。最高峰时,一餐的用餐人数激增至800多人,全天累计盒饭数量超过2000盒。锦江之星沈阳市太原街医大一院酒店、锦江之星沈阳陆军总院酒店和锦江都城沈阳三好街酒店也加入到支援的队伍中。在他们心中,“锦江”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这个春节对于于家瑞而言,是窗外的万家灯火和自己距离酒店只有3公里却十几天没有回去的家,是朋友圈里不断刷屏的欢声笑语和家里两个总是抱怨爸爸很少陪自己玩的孩子,是为抗击疫情尽匹夫之力的决断和锦江之星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传承。
2月3日晚23时,经过8天的昼夜奋战,“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沈阳)”交付使用,在这场与疫情和时间赛跑的战斗中创造了“沈阳速度”,为沈阳市打赢抗击疫情的战役赢得了宝贵时间。在这次“沈阳速度”的奇迹里,很多人也许不会知道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和坚守:这个春节,他们没有超长的假期,也没有“从卧室到客厅”的休闲,只有重复了无数次的清洁、消毒、量体温、送盒饭、买菜和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在使命和责任面前,他们是没时间看望父母的孩子,是累到没有精力与远道回乡的孩子们共叙天伦的父母。他们肩负了沉甸甸的责任,几百人的住宿与饮食,几十名员工的防疫防护。
于家瑞帮厨房分担工作,努力做好抗疫支援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锦江人的精神、也是锦江人的风彩!在这场“战疫”中,他们是一千多家锦江之星酒店员工的缩影,他们也是像你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悬壶济世的才华,也没有高瞻远瞩的精干,在历史的丰碑中也许不会有他们的名字,但是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他们却愿意竭尽全力,燃起星星之火,为英雄们在黑暗中照亮前行之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