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酒店·不时不食:一口青团子,吃定江南春天
因为青团子日益出圈,苏州以外的城市食客,也渐渐接受了这个青色的团子的口味。
以“诗礼之家,书香传世”为企业愿景的书香酒店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自2003年8月第一家酒店开业以来,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香集团以苏州为根据地,不断拓展,至今已在 江、浙、京、沪、鲁、黔、桂、滇、琼、湘、蒙、鄂、皖13省22市发展了60余家书香文化主题酒店。旗下拥有“书香府邸酒店”、“书香世家酒店”、“书香门第酒店”、“书香心泊酒店”等多个多元化关联品牌。
“五香四美”作为书香酒店的企业文化,其中的“食香”文化,更是书香人引以为豪的部分之一,多次在央视中露脸,也渐渐让大家把苏帮美食的目光转向书香品牌。
苏州人“不时不食”的饮食习惯,在春季体现的尤为明显。时至清明,青团子这一个最多只有一个月的“快”销产品已经风靡大街小巷。因为青团子日益出圈,苏州以外的城市食客,也渐渐接受了这个青色的团子的口味。“青团子,色如碧玉满口香”。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描述青团时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用,色如碧玉。”这里的青草,各地并不相同,有的地方用的是青菜叶,有的地方用的是艾叶,苏州人多喜欢吃用浆麦草汁制作的青团,并视为最地道的青团。书香酒店2021年的青团子依然选择了老少皆宜、沿袭传统的豆沙味、芝麻味、蛋黄肉松味的青团子。豆沙口味无论是哪儿都卖的最好的,这是最原始的青团子的口味,保留着最本真的味道。芝麻的香味与青团的清香相得益彰,一口下去,拥有着流淌感的芝麻涌入口腔,满口留香。蛋黄肉松口味的青团子,是唯一一款咸口的,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青团传说
青团子最初的来源,如今已很难考证,民间传说鱼大禹治水游官。传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用疏导之法,开挖三条江,从太湖引流入海,使得太湖流域水位降低,为太湖流域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深得苏州人的爱戴。直到今天,太湖流域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如今在太湖边还有大禹庙。
苏州的先人为了纪念大禹,将小麦叶汁加入糯米粉中做成了青团子,供奉在大禹墓前或供应处,表示冬小麦长得很好,同事表示苏州人民不忘大禹的治水恩德。久而久之,相沿成俗。至今清明上坟,苏州人仍以青团子作供品。
现在大多数青团店使用的浆麦草汁相传为晚清时期一位名叫赵慧的人发明的,其制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