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店!ZMAX HOTELS·广州天河太古汇店落成迎客
ZMAX HOTELS·广州天河太古汇店共有6种房型,还有内置惊喜的彩蛋房,满足多种出行需求。
不知不觉中,这一年就步入了深冬时节。北方城市已在大雪纷飞中开启了暖气,而广东还在入冬的边缘试探不停。天空刮起一丝冷风,广东人都按捺不住激动。
Part 01 得知要降温的广东人「都赶着回家」
别的地方降温是循序渐进,每天降点温和入冬,广东的降温是触底反弹,直降到底然后立刻回温。白天出门还是二十四五度,太阳一落山就能降至不到十度。不搞快点回家,那就要在街头挨冻。更紧急的事,是要把压箱底的厚衣服拿出来洗洗晒晒,抓紧穿上。不然一觉睡醒,气温回升,可能就会错过本年度穿它们的机会。广东人渴望冬天到来的原因,只是想穿一穿新买的大衣。
Part 02得知要降温的广东人「都乱穿衣服」
天气节奏紊乱,导致广东人的穿衣模式也很混乱。当一天内经历春夏秋冬四个温度成为日常,再看见穿羽绒和短袖的人同行就不会感到出奇。不仅如此,为了应对这种大温差的生活,广东人还会适时开启冬日限定穿衣法则。 「上长下短」穿衣法,也被老广称为"上面蒸松糕下面卖凉粉"。上身长袖下身短裤,既能给核心区域保暖,又能通过双腿来散热控温;而「洋葱式」穿衣法,则是把一年四季的衣服叠在一起穿,外面大衣中间衬衣里面短袖,这样就能根据不同温度自由的穿脱,既保暖又好看。
降温的广东就是T台,穿搭的花样实在是多。如果有外地朋友要在这个时节来广东,却不知要带什么衣服,这边给出的建议是"带你喜欢的"。这时候的广东你想穿什么都行,只要够有型、够CHOK。
Part 03 得知要降温的广东人「都要打边炉」
北方使用的室内暖气,需要供暖厂先用锅炉把水烧热,然后这些热水就会顺着铺设好的管道进入建筑内的暖气片里散热,从而增高室温。最开始烧锅炉都用煤炭,但资源有限,所以要优先供应给最冷的城市。 当时我国参考了苏联老大哥的供暖标准(一个地区气温≤5°C的天数,在一年里≥90天才需要供暖),选了一批需要优先暖起来的"最冷城市",它们基本都分布在北方。后来烧锅炉的资源多了,但南方的建筑压根没留供暖设施,所以就算冬天体感温度只有一两度,也仍旧无法享受暖气。 加上南方潮湿,为了保证室内通风散热,房子的设计和构造大多是墙壁薄、窗户大,所以一降温就会出现室内比室外还冷的情况。因此,得知要降温的广东人,都会想要组个火锅局。聚一聚、暖一暖,在精神上先行入冬。 从潮汕牛肉火锅、毋米粥底火锅、海鲜火锅、鱼肉火锅,吃到花胶鸡、椰子鸡、猪肚鸡、羊肉煲……每周聚两回,也能顿顿不同聚餐一整月。然后降温的日子就过去了,冬天也过去了。 虽然广东没有冬天,但真的很推荐大家在冬天来广东。天气温暖穿搭自由,绿树红花景色在线,交通网密集出行便捷,食材丰富随时令而变。若是第一次来广东,游玩首站力荐广州。被称为"美食之都"的它,除了款式多、味道鲜的美食,城市故事也同样值得细品。
Part 04 看得见的建筑,看得见的历史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广州是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的商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城市也随贸易逐渐扩大。当初的"海舶所集之地"黄埔古港,纪录着那时的繁荣兴盛。 清朝闭关锁国,指定广州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城市扩张也达到封建王朝的顶峰。曾经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十三行"现已成为服装批发中心,从往来生意人的身影中依稀可窥见当初商贾云集的画面。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国门从广州开始被强行打开。特殊的通商口岸优势,使广州成为接触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带。借鉴西方建筑经验,并结合当地的需要,广州的马路两旁开始出现骑楼。一楼大门前留空当人行道,既可供路人遮阳避雨,又可供商人展示商品,极具地方特色。
Part 05 ZMAX HOTELS,将骑楼元素融入设计
随着现代城市的扩建,新兴商业的冲击,曾经光辉的骑楼逐渐暗淡。因此,我们决定将"骑楼"这一蕴含着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历的代表性元素,融入当地的ZMAX HOTELS中。在酒店的室内空间,展现岭南街道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交织的氛围。ZMAX HOTELS·广州天河太古汇店的大堂接待区,采用广州骑楼的结构形式,将地方文化融入空间。 公共大堂的设计灵感来自被誉为岭南文化"活化石"的宗祠,半开放共享式的空间布局,采用石材铺装,放置的沙发座椅线条潇洒利落,现代气息与古朴文化并存。 客房是以黑白灰及原木色为底色的极简空间,设计时更多采用木饰面、人造石等富有肌理、质感的自然材质,粗糙中可见细腻,整体呈现出沉稳内敛的气质。
(图片来源ZMAX HOTELS)
ZMAX HOTELS·广州天河太古汇店共有6种房型,还有内置惊喜的彩蛋房。拥有可提供早餐的餐厅、可洗可烘干的洗衣房,满足多种出行需求。无论是商务逗留,还是旅游度假,均能在此获得舒心惬意的住宿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