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程酒店七夕活动:以 “爱的功德箱” 重构情感连接,让温暖跨越边界
在这个被快节奏生活裹挟的时代,怡程酒店用一场跨越边界的“爱的征集”,提醒着人们停下脚步,记录并分享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在七夕这一传统节日被过度商业化、聚焦情侣经济的当下,怡程酒店于8月18日至8月31日期间,推出了以 “爱的功德箱” 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与市面上多数七夕营销不同,该活动跳出“情侣专属”的框架,将“爱”的范畴延伸至朋友、家人乃至陌生人之间的温情互动,通过多维度的参与形式与情感共鸣设计,重新定义了节日营销中的情感连接方式。
“爱的功德箱”:多元参与,线上线下全闭环
本次“爱的功德箱”活动以UGC内容征集为核心,同步搭配入住福利与节日惊喜,形成立体的参与体系。在小红书平台上,用户可通过图文或视频形式,分享入住怡程酒店期间发生的任何有爱事件——无论是与伴侣在酒店露台共度的浪漫夜晚,与闺蜜在客房畅聊的深夜时光,带父母体验酒店服务时的温馨瞬间,还是受到酒店工作人员主动帮助的暖心经历,均能成为内容素材。参与者只需在笔记中@怡程酒店和@青猫会官方账号,即可参与评选。活动将依据内容质量、情感真挚度等维度,为优质创作者送上拍立得、情侣牙刷、定制挂件等兼具纪念意义与实用价值的礼品。此举延续了怡程“交换春天”活动中“用户生成内容”的传播逻辑,借助社交平台裂变效应,将个体故事转化为品牌情感资产。
除线上内容征集外,酒店还为线下入住客人准备了多重福利:活动期间入住的客人可获赠积分券,用于礼品兑换;七夕当天入住的客人,更有机会参与刮刮卡抽奖活动,奖品涵盖免费房型升级、酒店周边产品等,进一步提升节日入住体验。更通过线上互动与线下体验的双重设计,提升用户参与度,打造闭合式全链路用户体验流程。

怡程酒店七夕活动banner图
超越节日的长期主义:服务即情感的底层逻辑
从营销逻辑来看,怡程酒店此次“爱的功德箱”活动突破了传统七夕营销的“情侣刚需”陷阱,通过拓宽“爱”的定义,实现了目标客群的扩容。数据显示,近年来七夕期间的消费主力中,朋友结伴出行、家庭短途游的占比正逐年上升,单纯聚焦情侣的营销活动已难以覆盖这部分客群的情感需求。怡程酒店将“爱”延伸至友情、亲情、陌生人之间的善意等多元维度,不仅贴合了当下消费者对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需求,更传递出品牌对“温暖”的包容性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对“温暖”的追求,并非局限于节日营销的短期行为,而是其“东方人文关怀”品牌哲学的具象延伸,深植于怡程酒店的品牌基因中。
如今年夏季怡程酒店推出的“清爽怡夏”活动,全国门店同步推出融入小红书高赞配方的夏日解暑饮品,以酸甜口感驱散暑气的同时,更将年轻化消费趋势转化为标准化服务,链接Z世代消费群体;而焕新升级的智能洗衣房,则通过定制光谱照明与隐藏式收纳、配备高效率商用机洗烘一体机,大幅提升宾客对酒店整体品质的感知,持续强化品牌高端形象与口碑价值。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共同构成了怡程酒店“以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也为本次 “爱的功德箱” 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内容土壤 —— 用户分享的每一个“有爱事件”,都是品牌日常服务的生动注脚。

怡程酒店洗衣送回服务
从功能服务到情感场景,以情感共鸣提升品牌价值
在酒店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单纯依靠价格战、硬件升级已难以形成持久的品牌竞争力,品牌营销将从“流量争夺”转向“情感共鸣”,通过UGC内容征集的形式,让用户成为品牌故事的创作者与传播者。这种“用户生成内容+情感价值输出”的模式,不仅降低了营销传播的生硬感,更借助真实的用户体验增强了品牌信息的可信度。
从行业视角看来,“爱的功德箱”活动为节日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节日营销不应局限于特定的节日符号,而应挖掘节日背后的情感内核,并与品牌自身的价值主张相融合。正如怡程酒店所展现的,当品牌将“爱”、“温暖”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服务细节与互动形式时,便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超越功能需求的情感连接,让品牌温度可持续沉淀。
随着活动的推进,小红书平台上已涌现出不少用户分享的“怡程有爱瞬间”,这些真实的故事正在形成二次传播,让 “爱的功德箱” 不仅成为一个活动符号,更成为怡程酒店传递温暖的精神载体。
在这个被快节奏生活裹挟的时代,怡程酒店用一场跨越边界的“爱的征集”,提醒着人们停下脚步,记录并分享生活中的温暖瞬间。而这种对情感价值的坚守,或许正是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密码。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