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倒爷基地” 日坛宾馆拆除

迈点网 · · 2010-02-23 14:07:13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迈点网】昨天,日坛宾馆拆除后的工地等待开槽施工,冬日下的工地萧条而冷清。而对很多从事东欧对外贸易的人来说,这里就是一块宝地,...

  【迈点网】昨天,日坛宾馆拆除后的工地等待开槽施工,冬日下的工地萧条而冷清。而对很多从事东欧对外贸易的人来说,这里就是一块宝地,当年就是从日坛宾馆开始,发展出了雅宝路外贸商圈——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凭借中俄贸易吸引生意人云集,见证了众多商户“骑着自行车来做生意,开着汽车离开”的发达之路。

  昨天下午,日坛宾馆原址已变成一片平地,除了传达室的看门人外,现场一片冷清。从去年12月底开始,日坛宾馆停止营业,进行改扩建工程,原有的三栋楼都被拆除。在停业前夕,宾馆的294个房间里,一半住着来自国内各地,主要是广东、浙江一带的商人,他们长期租住房间当做自己的办公室,和来自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外国人谈生意。另一半则住着从这些国家来的买家,他们在各个房间走上一圈,就能谈成生意。熟悉雅宝路历史的人都知道,日坛宾馆正是雅宝路商圈的鼻祖,其他商厦里的生意一如往日,而日坛宾馆却将暂别一段时间。

  回忆

  创立雅宝路“订单模式”

  在日坛宾馆原址的北侧平房中,办公室主任杜惠志留守办公。杜惠志和很多同事都是在1984年日坛宾馆建成开业时参加工作的,至今已二十余载。杜惠志说,日坛宾馆是继建国饭店、长城饭店之后,成为首批涉外宾馆的,入住的多是大使馆相关工作人员。

  从1991年开始,随着中俄贸易的开展,日坛宾馆以及国安宾馆等三处开始成为中俄商人交易的场所,来自广东、浙江的商人长期租用客房,兼做展示厅,将衣服、鞋子进行展示,供俄罗斯人来挑选,被选中的样式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这一模式也一直延续至今,并成为雅宝路绝大多数商户的经营模式。雅宝路也受日坛宾馆的带动,发展成如今商厦林立的格局。

  商户骑车来 开着大奔走

  杜惠志回忆,刚开始商户流行做皮夹克,后来变成棉服、牛仔裤,根据俄罗斯人的需求不断变化。最初来的商户说白了就是“倒爷”,自己没有产品,展示的大多是老乡的衣服,如果顾客看上,商户立即通知老乡赶制。商户赚了钱后,有能力向正规方向发展,“倒爷”渐渐消失。

  “90年代挣钱真是容易。”说到雅宝路商户的挣钱神话,杜惠志亲眼所见了不少。“骑自行车来经商,几个月就开着汽车走。”杜惠志说,当时发了财的商户买的第一部车是拉达,后来生意越做越好,开大奔的多的是。“这次重建,很多商户都恋恋不舍。经营最久的都十多年了,很多人都想重张后还来。”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对日坛宾馆的商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此次日坛宾馆重建,宾馆方面并未表示与大环境不佳有关。杜惠志说,近年来周边已新建了10家宾馆,宾馆的竞争力受到影响。目前暂定两年后重张之时,将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回归本行做住宿业。 (北京晨报)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