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招聘:让“剩斗士”逆袭“圣斗士”
科技时代,人海战术早已是海湾战争之前的事了,招聘如战场,最佳东方一直提倡人岗匹配原则,坚决摈弃简历轰炸的做法。

2013年末,电视剧《咱们结婚吧》热播,迅速掀起全民“结婚热潮”,收获好评无数,“剩斗士”一词已然成为都市单身青年的无冕头衔。于观众,能在年末欣赏到“民政局‘盖戳男’逆袭成功,抱得女神归”的喜剧必是莫大的乐趣;于酒店管理者,时刻被员工跳槽、用工紧缺等顽症所困扰,面对“用工荒”,不禁感叹自己也成了“剩斗士”。
招聘面试犹如相亲
如果把招聘面试比喻为相亲,一点也不为过。剧中,男女主角各自母亲不断给儿女安排相亲,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精神可嘉。酒店招聘又何尝不是!某知名酒店的人事主管感叹道:“哪里有招聘会,我们就往哪里跑,好不容易收了些令人满意的简历,面试后却发现符合岗位需求的寥寥无几;有些优秀的求职者同时面试好几家,稍有不慎就与之失之交臂;国际联号在国内不断扩张,凭借品牌号召力,薪资吸引力抢人,可谓来势汹汹;酒店人事管理者不但要招到合适的人,还要坚持与成本、时间、竞争对手抗争,酒店招聘难,难于上青天呀”。
从招聘形式上看,现场招聘费时费力,成本高,效果越来越有限,加上最难就业季的推波助澜,网络招聘可谓再次风生水起,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但高增长的背后又是什么?
网络招聘难舍“人海战术”
两点一线的生活让越来越多上班族成了“剩斗士”,婚恋网站随之火热,动不动就来个万人相亲大会,以规模换效果的做法结果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网络招聘亦是如此,许多网络招聘先行者一路披荆斩棘,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简历量、访问量,让这个行业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一股强大力量着实不易,但雇主看重的终究还是签约率、留任率。某酒店一总监透露:上个月从网络渠道聘用了14个年轻员工,由于无法胜任岗位,已经走了10个了!”。网络招聘过度看重数量,较少顾及质量,无意中加重了酒店招聘的工作量,要求网招重质重量的呼声越来越高。
科技时代,人海战术早已是海湾战争之前的事了,招聘如战场,最佳东方一直提倡人岗匹配原则,坚决摈弃简历轰炸的做法。
人岗匹配两大法宝:岗位匹配度、岗位胜任力
找人不易留人更难,恰似结婚不易相处愈难,《咱们结婚吧》中男主角凭借其幽默特质、智慧头脑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平息姑婿等矛盾,不得不承认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职场亦是如此,一个员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岗位匹配度和岗位胜任力是关键,正如人力资源管理鼻祖戴夫•乌尔里克(Dave Ulrich)所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两个阶段的员工能力需求:一是在现有经营目标和商业模式下员工的能力需求;二是未来发展战略将会产生的员工能力需求。岗位匹配度是针对现时需求而言的,岗位胜任力则更多的着眼于未来发展,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才是留住人的上上之策,对于酒店等组织而言,如何在面试时、甚至筛选简历时就判断出对方的岗位匹配度、胜任力将是个棘手的问题。
人岗匹配:网络招聘力所能及
仅靠雇主来判断员工是否匹配岗位需求是不完善的,最佳东方认为:岗位胜任力的冰山模型水上部分是对岗位匹配度最直接的展示,这清楚的表明网络招聘平台有义务共同担起责任:岗位匹配度可从经验、知识和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大海捞针式的推送简历,终不如对症下药来得快速有效。有经验,有知识,有技能的简历是求职者匹配企业现时需求的直观表达,更是企业衡量求职者岗位匹配度的基本标准。
区别于岗位匹配度,岗位胜任力更多的关注员工能力能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要求,这当然离不开人员培训,但较高的岗位匹配度能有效减少人员培训成本,网络招聘不仅仅是将合适的人介绍给雇主,更应考虑雇主未来的人工成本。
摒弃“人海战术”,提供雇主期望的简历,介绍合适的人才,是网络招聘的必由之路,更是雇主的对网络招聘期望。
我不是服务员,我是礼仪传道者;我不是厨师,我是厨艺大师;我不是水电工,我是工程专家……,员工有这样的自信来源于人岗匹配,酒店“剩斗士”逆袭为“圣斗士”其实有章可循。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