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武功山景区的自白:生于8亿年前的我经历了怎样的地质变迁?

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景区 · 2022-05-19 17:23:32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今天,我们将穿越地质时空的长河,回到元古宙,透过武功山的前世今生看地球的沧海桑田。

     说到武功山景区,我们可能会知道它位于江西省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武功山景区的主峰白鹤峰(金顶)是江西省境内第一高峰,以高山草甸、峰林陡崖、陡坡飞瀑、低丘岗阜温泉链等四层立体式地质地貌景观而闻名于世。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武功山如此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将穿越地质时空的长河,回到元古宙,透过武功山的前世今生看地球的沧海桑田。

微信截图_20220519172211.png

  地球的内部不是均匀的,在地球形成后的漫长时间里,地球的内部形成了多个圈层,把地球内部的结构比喻为一个煮熟的鸡蛋,中心的蛋黄是“地核”,包裹着蛋黄的蛋白是“地幔”,最外面的蛋壳则相当于“地壳”。虽然地幔呈现为固态,但是却能够极其缓慢地运动。地球深部的炽热岩石加热后变轻,缓缓上升,到达地球浅部。地壳如同薄板一样“漂浮”在地幔之上,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挤压或拉张在其边缘或内部发生碰撞或分裂,形成海岭、裂谷、海沟、群岛、山脉等。

  地球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这长达46亿年的历史被分为若干地质年代,冥古宙(46亿年前-40亿年前)、太古宙(40亿年前-25亿年前)、元古宙(25亿年前-5.41亿年前)、显生宙(5.41亿年前-至今)。古生代时的武功山:从寒武纪到二叠纪。

  武功山的形成要从元古宙说起,在距今8~5.7亿年前,由于扬子与华夏陆块发生碰撞,武功山地区处于深海―次深海环境。那时候,整个地球却处在“雪球地球”的大冰期。

  在距今五亿年左右,经历了“寒冬”的地球,迎来了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由于地壳上升,海水相对较浅,武功山地区处于浅海—大陆斜坡的环境。此时海水的深度和温度非常适合远古海洋生物繁衍,武功山地区开启了海洋动物的乐园和三叶虫的时代。这些动物死后,他们的遗体便保留在了浅海-大陆斜坡相的寒武系沉积地层中形成了化石。

  白垩纪早期(约1.4亿年前),岩浆的侵入和山体的上隆,又一次的地动山摇,华南龙对江西龙说:“我们快跑吧,再不跑火山就要爆发啦!”这一跑就是八千万年。这期间,火山又没有爆发,他们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掉进了侏罗纪花岗岩的节理裂隙之中,他们挣扎着从节理中爬了出来,生气的朝花岗岩踢了一脚,扬长而去,殊不知,这一脚下去,花岗岩又多了一组垂直节理。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6600万年前的某一天,地又动,山又摇,华南龙又对江西龙说:“我们快跑吧,不跑火山就要爆发啦!”这一次,他们没能跑掉。远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一颗直径约一万米的小行星从天而降,撞击到了尤卡坦半岛,撞击形成的巨厚的由有毒气体和灰尘组成的云层,遮天蔽日数年之久,华南龙、江西龙饿死于宜春,恐龙灭绝。

  近在欧亚板块的西南边缘,印度板块逐渐靠近并发生碰撞,地球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喜马拉雅期,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系-喜马拉雅山以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受碰撞的影响,华南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拼接后称为华南板块)近东西向的挤压,武功山进一步隆升达到海拔约2000米,此后外力作用渐渐占了上风(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分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等)。山顶的志留纪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土壤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故形成了高山草甸;山腰的侏罗纪花岗岩受两组垂直节理的控制,风化剥蚀形成了峰林陡崖;山坡的花岗岩由于隆升、断层、侵蚀作用变得高、陡、滑,故形成陡坡飞瀑;山脚的断裂带附近,沿断层等渗入地下的大气降水吸收沿断层等上升的深部热量成为热水,再沿断层等上升到达地表而形成环武功山温泉链。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