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与庐山有关的数字,彰显庐山风景区独特的魅力
庐山,这座充满魅力的名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
庐山,这座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名山,北靠长江,东南临鄱阳湖,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它不仅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数字,深入探寻庐山的独特魅力。
一、地理数据
1、长宽:山体呈长椭圆形,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 ,整体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
2、面积: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自身面积约280平方千米,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291.56平方千米。
3、海拔: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相对高度比周围平原高出1440米,尽显巍峨之姿。
4、山峰数量:山体呈椭圆形,由90余座山峰组成,自古命名的山峰多达171座 ,每一座都有其独特的风貌与故事。
二、景观数据
1、景点:拥有220多处景点景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涵盖山峰、瀑布、峡谷、溪流等自然景致,以及寺庙、道观、别墅等人文景观。
2、湖潭:共计14处,著名的人工湖芦林湖于1954年筑坝蓄水形成,湖水清澈,与周边的青山绿树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瀑布:有22处 ,水流飞泻而下,气势磅礴,其中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
4、桥梁:芦林大桥是庐山的标志性桥梁,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既实用又美观,成为庐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交通设施
1、公路:核心景区建有南山、北山两条登山公路,还有环山公路、支线公路等,公路总长度约100公里 ,蜿蜒曲折的公路如丝带般环绕山间,方便游客往来。
2、索道:设有2条索道 ,如含鄱口到大口瀑布的索道,让游客能从空中俯瞰庐山的壮美景色,感受别样的视觉震撼。
四、气候条件
1、降水:山下九江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而山中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降水量可达1950 - 2000毫米 ,充沛的降水滋养着这片土地,让庐山四季都充满生机。
2、气温:年平均气温11.6℃,牯岭多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最高值15.2℃,最低值8.7℃ 。一年中150天平均气温在8.0℃以下,日最低气温在0℃以下日数超75天 ,夏季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0℃,冬季最低气温可达 - 16.8℃ ,冬暖夏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3、雾季:每年平均有雾日192天 ,云雾缭绕是庐山的一大特色,云雾变幻莫测,让庐山宛如仙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4、风速:多年平均风速5.3m/s,相当于3 - 4级风,风向随季节变化,春夏季盛行偏南风,秋冬季多偏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9.3m/s,极大风速40m/s,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117.6天 ,山风呼啸,更显庐山的豪迈之气。
五、生物资源
1、植物:庐山市植物资源丰富,有裸子植物9科34属95种,被子植物154科864属2015种,共2110种;庐山高等植物近3400种,有210科、735属、1720种 ,各类珍稀植物在这里茁壮成长,森林覆盖率高达76.6% ,绿意盎然。
2、动物:有33种兽类、117种鸟类,鸟类共171种 ,在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越冬的候鸟达100余万只 ,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六、历史文化
1、历史:东晋慧远大师创建东林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岁月的沉淀让庐山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大约形成于300万年前的庐山,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
2、诗词:3500余位文人墨客登临庐山,1500余位文坛巨匠留下16000余首诗词歌赋,从古代的陶渊明、李白、苏轼,到近现代的文人雅士,都被庐山的美景所吸引,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3、石刻:留下1300多帧摩崖石刻和大量书画作品 ,这些石刻和书画作品是艺术的瑰宝,也是庐山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4、宗教:“一山藏六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在此和谐共生 ,不同的宗教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5、建筑遗迹:历史上有寺庙360所,道观200余处,专家统计庐山寺院超800座 。民国时期别墅多达712栋,保存完好的18国风格别墅600余栋,东谷老别墅群中名人别墅300余幢 ,每一栋别墅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1895 - 1920年,传教士建13座教堂 。庐山大厦(庐山传习学舍)、庐山图书馆(庐山抗战纪念馆)、庐山大礼堂(庐山会议旧址)这民国三大建筑,见证了诸多重要历史时刻。《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学规》)总计444字 ,影响深远,是古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6、名人:3500余位文人墨客登临庐山,他们的足迹遍布庐山的每一个角落,为庐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七、旅游数据
1、游客接待:①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3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2.6%。②2023年,庐山市景区购票303.95万人,同比增长121.9%,累计接待游客1499.17万人次,旅游收入121.80亿元。③2024年,庐山市景区入统省平台闸机客流量1784.96万,同比增长65.63%。其中,庐山核心景区闸机客流量931.6万人,同比增长27.27%;庐山核心景区购票人数219.04万人,同比增长28.09%。④今年以来(1-2月):核心景区闸机客流178..22万人,同比增长41.81%;核心景区购票人数40.12万人,同比增长33.31%,购票收入5434.49万元,同比增长33.76%;索道购票人数30.18万人,同比增长14.64%,购票收入2838.47万元,同比增长14%;观光车购票人数27.96万人,同比增长93.47%,购票收入1805.09万元,同比增长55.06%。
2、景区:2023年的市场主体1945家,2024年 2074家,同比增长6.6%。
3、宾馆饭店:暑期宾馆预订率70%左右,6月部分酒店入住率70%,平时入住率70% - 80%,节假日90%以上 。景区内有11家三星级和8家四星级提供餐饮的酒店或饭庄 ,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和餐饮服务。
4、民宿:①2022年,庐山(含庐山市4家)有46家民宿。②2023年,庐山市新增精品民宿80余家。③2024年,庐山市的秀峰村、钱家畈、通书院、好汉坡等4个乡宿聚集区有150余家乡宿,且酒店民宿的数量迅速增长至450余家。
5、旅行社:数量众多,2024年庐山市(局)向60余家合作旅行社发放800万元奖励金 ,推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八、水系情况
庐山境内水系发达,2千米以上涧港20条,总长178千米 ;集水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河港10条,分别是横塘港、长虹港、流泗河、长垄港、垄中港、钱湖港、秀峰港、花桥港、陈家港、虎口冲港 ,这些水系不仅为庐山增添了灵动之美,还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
庐山,这座充满魅力的名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这些数字只是庐山的冰山一角,它还有更多的精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