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长城文旅融合发展》案例在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做主题分享

山海关景区 · 2025-04-25 17:26:17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山海关景区通过“四大策略”激活文化遗产魅力。

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开幕式于2025年4月25日上午在河北省迁安市开幕。这场以 "长城精神" 为纽带的文旅盛会,不仅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创新的深度对话平台,更是推动长城沿线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

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副会长、第一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廖雪梅受邀在大会上,进行了《山海关长城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分享!

山海关段27.639公里长城,浓缩了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精华,其“海上长城”“平原长城”“山地长城”“峭壁长城”“河道长城”的复合形态构成罕见的文化景观矩阵,堪称“天然的长城博物馆”。作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以得天独厚的“长城”资源为依托,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厚重的历史“动”起来、凝固的文化“潮”起来,山海关景区通过“四大策略”激活文化遗产魅力。

01项目聚势: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山海关景区紧扣长城文化、依托区域产业、严控投资成本、多维营销手段,将项目转化成产品,形成有效市场,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焕新之路。

02节庆焕彩:传统文化绽放新活力

系列传统节庆活动完成现代转型,用非遗活态传承,依据客户画像决定节庆内容,打造非遗节庆品牌,做自己的节走世界的路。

03场景塑新:多元交互构建新路径

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得天独厚的“长城”资源为依托,用空间叙事革命、用科技点亮关城,重视双重历史观,拥抱新质生产力!

04产品迭代:深化垂类培育新赛道

以“长城文化公园城市”为理念,打造“1+N”研学矩阵,实现文化教育、文化旅游和文化创作的“三文联动,创新传统观光不会过时,深耕垂类市场空间无限!

经过不断探索,传统景区焕发新的生机,2024年,山海关景区以691.02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十一”黄金周跻身全国5A景区客流前50强。2025年,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连续三个月进入榜单前50,成为河北独一份的骄傲。分享最后,廖雪梅浅谈了两点运营体会:

一是人是第一动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之根。积极启动远航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的导师制,职工每日养成训练坚持每日赋能晨会制度,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

二是坚持战略淡定,做有文化的产品和友好体系建设是产业发展之本。旅游市场瞬息万变,坚守文化底色,把握产业演进规律,构建动态管理体系;实施"精准触达+情感共鸣"营销组合拳,建立"监测-评估-迭代"的闭环机制,通过持续市场复盘保持策略弹性,方能在波澜壮阔的文旅新周期中行稳致远!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