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丘山景区|手心翻转处,万物生光芒

云丘山景区 · 2025-05-22 22:02:37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云丘山景区|手心翻转处,万物生光芒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为集中展示新时代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广泛弘扬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部署开展了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评选表彰活动。

2025年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旨在弘扬自强精神、树立助残典范,表彰那些以创新实践推动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集体与个人。

此次,大会一共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会上,云丘山“希望农场”荣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不仅是对其十年助残实践的至高认可,更彰显了国家“共同富裕”战略下,对弱势群体就业赋能与社会融合的深层关切。
图片
助残不是单向施予,而是让每个灵魂在平等参与中实现价值。大会不仅是对个体的褒奖,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深刻诠释。它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残疾人事业是衡量社会公平与温度的重要标尺。

十年助残路:从“被定义”到“被看见”

2015年,云丘山与台湾公益组织携手,将“手心翻转计划”落地云丘山间。十年间,它以“农业疗愈+技能培训”模式,助力身心障碍者撕掉“残缺”标签,成为土地的诗人、麦田的艺术家。

图片

手心翻转农场项目计划”旨在帮助身心障碍者从单纯的受助者转变为生产者,通过自己的双手种植有机蔬菜,掌握一技之长,树立自信心,获得劳动报酬,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实现自力更生,活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图片

为使残疾学员能够安心培训,云丘山景区2017年以来,陆续投入资金,建设农场有机作物栽培培训区和舒适的宿舍生活区。宿舍区为学员提供独立的私人空间,并计划于2025年再次投入经费,改造卫生、明亮的用餐环境。基建和装修累计投资达千万元;此外,云丘山景区每年还资助约120-150万元,用于身心障碍学员的培训和生活管理。这些举措解决了许多学员、家庭和社会的实际问题。目前,通过培训,学员实现的部分运营收入每年可达40-50万元。

图片

这场“手心翻转”革命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温暖回响;扶志:用土地疗愈创伤,让身心障碍者在播种中重燃对生命的掌控感;扶智:开设有机种植、手作等课程,赋予可持续生存技能。
云丘山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助残不是宏大叙事,而是让每个“特别”的生命找到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图片
这座以三百万年冰洞奇观闻名于世的山脉,却将最璀璨的星光留给了那些折翼的天使,他们在云丘山农田里,用翻土的双手托起尊严,以蹒跚的脚步争取新的自由,写就了一部部比冰川更凛冽、比云海更磅礴的生命奇迹。
图片
在现代社会,人类进步的标志,从不是强者更强,而是弱者不弱。

荣耀的注脚:山河与共生的交响  

当表彰大会的掌声落幕,希望农场的土地依然在生长答案,有人种下蔬菜,有人收获尊严;有人烘焙面包,有人重塑人生。

奖牌终会褪色,但土地记得每一双手的温度。云丘山能做的,是让更多‘静默的灵魂’被听见。

图片

诚然,人虽无法逃避苦难,但亦可以永远保有争取新希望的勇气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希望农场存在,新的希望存在,云丘山存在。

生命不息,希望永远。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