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景区“三孔古礼传习·非遗活化工程”入选2025年非遗进景区“五好”案例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旅游体验“深”下去。
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发布《关于2025年非遗进景区“五好”案例名单的公示》,经过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由三孔文旅申报的“曲阜三孔旅游区:三孔古礼传习·非遗活化工程”入选2025年非遗进景区“五好”案例。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旅游体验“深”下去。近年来,三孔文旅依托于曲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儒家文化特殊的资源优势,以三孔景区、颜府等文物景区为基地,努力探索“活态传承、场景体验、创新表达”新业态,推动非遗项目与旅游景区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传承项目,让游客在游览中感悟礼乐文明,在互动中传承文化根脉。
曲阜三孔旅游区
三孔古礼传习·非遗活化工程——让孔府非遗回家
案例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三孔旅游区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朝拜圣人之地,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而著称。
本案例是以孔府档案记载的2000余户役户传承技艺为基础,通过“非遗进景区”模式打造的综合性文化保护与沉浸式体验项目。整合祭孔大典、雅乐演奏、孔府菜(糕点)制作、碑刻拓片、皮影戏表演、古建营造等6大核心非遗门类,构建“展示+体验+传习+消费”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本案例通过系统化整合孔府非遗资源,不仅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更探索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同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主要做法
演艺体验。2006年祭孔大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创意简化祭孔大典的流程,游客可化身“鸣赞官”“乐生”“舞生”,参与到古礼仪典体验活动当中,在春季祭孔、国际孔子文化节、秋季祭孔等重要时间节点,邀请国内外文化学者和儒家文化爱好者来中国开展学术交流、论坛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近距离感受祭孔大典的文化魅力,在景区推出晨钟开城仪式、暮鼓关城仪式、祭孔展演等常规演艺项目,极具中国元素,突出展示了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府皮影戏,创新打造儒家文化剧目,在寓教于乐中传播儒家文化。
文创产品。在“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文物走出库房,引领中国文创”的创意理念指引下,专注文创产品研发,打造了“三孔礼物”“孔庙祈福”“孔府造物”“孔府嫁妆”等多个品牌,在景区及周边拥有二十多家商店,景区内商店主要经营文物复仿制品、孔夫子系列、儒家文化系列、儒家元素系列、小状元系列、圣府茶韵、诗礼传家系列、儒家文化经典书籍、孔府糕点等,目前已经拥有多达四十多个系列,两千多种商品。
同时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品牌推广、产品营销、渠道带货、设计提升等业务,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推广旅游目的地文化,构建旅游消费新模式。
孔府菜博物馆。孔府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菜系项目,依照孔子的食学思想,利用孔府东学九如堂为核心的建筑群落、丰富的文物复仿藏品、详尽的宴食仪程仪轨,打造了中国最正统的孔府菜博物馆,让国内外游客更深刻地了解孔府菜的宴食嬗变历程,理解孔子的食学思想精髓。
品牌活动。每年的春节期间,在孔府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孔府过大年”,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不断向世界传播三孔“家”文化、“礼”文化和“福”文化。
2025春节期间,通过设置圣府贴春联、三星赐福、福字拓片等非遗活动,让现场游客沉浸式体验千年孔府一脉传承的春节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