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北京酒店业投资发展报告
2015-2016年北京地区酒店市场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与利润都出现一定程度上升,在经历短暂“寒冬”后,酒店投资集团纷纷寻求新的投资方向。
2015-2016北京酒店市场解读
2015年,北京地区接待旅游总人数达2.7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3%;实现旅游总收入4607.1亿元,增长达7.6%,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为酒店业带来了新动力。
2015-2016年北京地区酒店市场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与利润都出现一定程度上升,在经历短暂“寒冬”后,酒店投资集团纷纷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将目光转向中档酒店市场,同时聚焦中等规模酒店。虽然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但与地区酒店市场最息息相关的口碑情况,却出现下滑。下面本报告将从四个方面对2015-2016年北京地区酒店市场展开深度解读。
解读一:评星热持续降温,新型划分标准更受追捧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星级饭店共有528家,与2014年相比下降9.12%。其中四五星酒店合计减少8家,1-3星合计减少45家。
而换一种方式统计,目前,北京地区共有高端、中档、经济型酒店9868家。其中,高端酒店627家,占比达6.35%;中档酒店704家,占比达7.13%,经济型酒店8538家,占比86.52%。
数据背后,一方面反映出传统的星级酒店划分标准下,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内酒店不再一味追求星级,而是根据自身实际水平进行定位,这也为酒店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
解读二:短暂寒冬后,酒店投资方向开始转变
2015年酒店行业整体投资收缩,以开业酒店为例,2015年全年北京地区开业的酒店数量超过500家,而中高档品牌酒店数量仅有3家。与去年形成巨大对比,2016年上半年中,北京地区开业的中高档品牌酒店多达8家。在经历短暂寒冬后,北京地区酒店投资更趋理性,中档酒店板块受关注度随新兴品牌的持续出现也不断提升,成为投资新宠。而从客房数及分部地区来看,朝阳区依旧领先其他地区,更受投资欢迎。
解读三:朝阳区仍是酒店集中区,中型体量酒店占比大
以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北京地区年度前50名的酒店为例,50%的酒店集中在朝阳区,其次是东城区,占24%。可以看出,它们大多集中在城市CBD。这些地方商业、经济发达,各类配套设施完善,相对来说更易吸引客群。
另一方面,从北京地区前50名(标准同上)的酒店客房数量统计来看,300-400(含)间的中型体量依然是该地区的主要酒店规模。对于酒店而言,中等规模在管理上更灵活,其运营成本相对而言也更低。
解读四:酒店消费者口碑亮红灯,酒店运营需加强
根据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显示,2015年11月-2016年6月,北京地区前50酒店的口碑在持续下降。
对于北京地区酒店而言,消费者口碑的下降是一个信号,需要重视。由于北京地区酒店业发展较早,一些传统标杆酒店随时间推移,逐渐出现了设施设备老化、服务质量下降的状况。而硬件与软件跟不上市场与消费者的新需求,必然引起口碑下降,继而带来连锁反应,导致酒店出租率、收入都受到影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品牌必须针对市场形势作出应变,才有可能免于淘汰。
离开了品牌的护佑,地区酒店自身的运营状况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除今年5月,北京地区酒店整体运营指数出现上升外,其他月份都在2以内波动。如何通过有效运营,提高酒店口碑传播,这值得每位酒店运营者深思。而运营,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阶段酒店在同质化竞争中的制胜法宝之一。
一、北京地区旅游住宿业概述
(一)2015北京旅游住宿业数据解读
2015年,北京地区接待旅游总人数达2.7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3%;实现旅游总收入4607.1亿元,增长达7.6%。其中国内旅游市场表现良好,接待量与旅游收入实现了同步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居民在京游达1.06亿人次,增长4.9%,这与近年来国内假期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
与国内旅游市场表现对应,北京入境旅游市场降幅收窄,接待入境游客比上年下降1.8%,降幅较上年缩小3.2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达46.0亿美元,同比下降0.1%。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二)2015北京地区星级饭店经营概况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星级饭店共有528家,与2014年相比下降9.12%。其中四五星酒店合计减少8家,1-3星合计减少45家。整体来看,2015年北京地区的酒店数量呈下降趋势。
与酒店数量相反,2015年度,无论从出租率还是平均房价、利润总额来看,北京的酒店市场都呈现出良好态势。出租率上,2015年北京星级饭店出租率达60.6%,同比2014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平均房价为520元,同比去年上升了1.36%;2015年北京星级饭店利润总额达52866万元,同比2014年上升了322.96%。
二、2015-2016北京地区中高档品牌酒店开业情况分析
(一)不同类别酒店开业情况
2015年1月-2016年6月,北京地区共开业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11家,其中有限服务中档酒店占比最大,达63.64%。这也体现了高端酒店趋向饱和后中档板块持续不断发力的市场情况。这一点从出租率上也可看出,中档酒店在15年的出租率在61.4%左右,同比14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
(二)开业酒店客房数分析
2015年北京星级饭店共有客房数108600间。根据迈点旅游研究院(MTA)开业酒店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1月-2016年6月,北京地区新开业客房数量达2102间,而16年上半年北京中档以上开业酒店共有客房数量1170间,占近一年半新开业客房数量的55.66%。这个数据一方面反映了2015年全年北京地区酒店市场投资偏冷,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经历短暂寒冬后,酒店市场在未来或将迎来复苏发展期。
(三)开业时间分析
从开业时间来看,15年6月及16年5月两个月份开业酒店数量合计占比达54%。此外16年5月开业的酒店多以中档酒店为主,可以预见中档酒店市场将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进驻。
三、2015-2016北京地区代表性酒店消费者偏好分析
(一)北京地区酒店整体口碑解读
根据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数据统计,2015年11月-2016年6月北京地区的月均口碑指数在19.68-27.19的范围内。其中最高月份为15年11月,其平均点评指数达到27.19;最低月份为15年12月,平均点评指数只有19.68。自16年开始,北京地区酒店市场的口碑整体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4-6月其点评指数稳重有降。在新开业酒店并不多的客观背景下,酒店设施老化情况加重、旅游淡季的出现等情况均是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可能因素。
(二)代表性酒店口碑分析
以北京TOP10酒店为代表,其点评指数平均值在29.91-33.93之间,相较于该地区平均点评情况而言,TOP10与其它酒店差距并不大。TOP10之间的彼此差距也非常小。说明该地区口碑整体情况较稳定。
四、2015-2016北京地区代表性酒店运营分析
(一)北京地区酒店整体运营解读
近8个月中,北京地区运营指数除16年5月平均值达到了2.29外,其它月份表现平平,指数都在2以下。尤其是单体酒店,其线上运营没有太多突出亮点,且运营内容单一,综合导致北京地区整体运营指数表现不佳。
(二)代表性酒店运营分析
从北京地区TOP10酒店的表现来看,TOP1近8个月运营指数平均值为18.57,而TOP10的这一数值仅有3.65。数据反映出北京地区酒店在运营把握上的巨大差距,优秀运营者很少,大多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对于酒店运营的研究与探测,在未来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运营也很可能成为同质化竞争中的重要突破口。
五、未来三年北京地区酒店市场发展展望
走入2016年后,根据各方相关数据看,北京地区酒店市场逐渐开始回暖,主要表现在:2016年上半年,各类型酒店平均房价、出租率等指标都在上升。另一方面,2016年上半年北京地区新开业中档及以上酒店相较于2015年明显增多。
1.高端酒店市场发展展望
高端酒店在2016年上半年里的新开业数量非常低,反映出这一市场领域愈渐成熟。而随着高星酒店在一二线城市愈渐饱和,未来北京地区的高端酒店竞争将更加激烈,传统品牌积累的部分优势将逐渐消失。
2.中档酒店市场发展展望
中档酒店在2016年上半年里的新开业数量节节攀升,各大品牌纷纷占座,反映出巨大的市场前景与可能。但就目前而言,中档酒店市场的品牌识别并不强烈,预计未来2-3年内,将会有更多中档酒店品牌争夺市场,试图树立品牌形象,而中档酒店的建设也将随行业发展变得更加规范。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