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文旅景区运营发展报告

迈点研究院 · 邢晶晶 · 2025-11-21 09:50:0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消费作为拉动增长的“主引擎”持续发力,而文旅消费凭借其对就业、民生的强带动性成为激活经济活力、联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导语: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消费作为拉动增长的“主引擎”持续发力,而文旅消费凭借其对就业、民生的强带动性成为激活经济活力、联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与此同时,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的深层变革,作为重要主体的文旅景区,亦通过多种创新模式(文商体旅融合创新、票根经济消费联动、新业态新产品开发等)逐步突破传统“门票依赖”。

一、发展背景: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多维政策发力、国内与入境游市场双轮驱动、文旅消费新变革

经济基础持续稳固。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5.1%。

政策支持多维促进。2025年,国务院、商务部、发改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外交部等多部门出台与发布有关文旅消费提振、文旅产品供给、文旅金融支持、入境免签、离境退税等支持政策,促进文旅产业向好发展。

国内游与入境游市场双轮驱动。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需求旺盛,政策红利释放、消费潜能激活,居民出游人次达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同比增长18.0%;居民出游花费4.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中国游”“中国购”热度持续攀升,尤其以北京、上海为代表城市入境游强劲复苏。前三季度北京市入境旅游总收入50.2亿美元,已超2024全年;上海市入境游人数超630万,已达到2024全年的94.3%。

文旅消费结构性变革。文旅消费客群细分与圈层化,出现情绪疗愈、精明消费、社交货币圈层认同等特征与趋向;文旅消费形态与结构发生转变,从传统观光向沉浸式体验转型、从“围着景区转”到创造旅游新空间,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成为主流;反向旅行、奔县游、小城游等逐渐成为游客新宠,“去中心化”与消费下沉趋势凸显。

1.jpg

2.jpg

3.jpg

 二、品牌指数:全国A级景区供给规模扩大、景区年度品牌指数呈一定下滑、北京与上海市景区品牌指数引领、文化演艺及科普型主题景区品牌影响力提升

(1)A级景区概况

我国A级景区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6541个,比“十三五”末即2020年增加3209个;A级景区游客接待能力呈现提升,2024全年接待总人数67.6亿人次,相比2019年增加2.85亿人次;但从景区的创收水平看,2024年所有A级景区总收入4814.2亿元,比2019年A级景区总收入减少231.52亿元,单个景区营收下滑;整体对比分析,A级景区数量增加、接待人数恢复提升但营收却出现下滑,表明行业竞争激烈、A级景区的运营能力有待提升。

4.jpg

 5.jpg

(2)国家5A级景区品牌指数分析

年度与月度指数表现:对比2023年、2024年,2025年5A级景区品牌指数呈现下降态势、同比品牌影响力削弱;相对而言,月度表现相对平稳。

各区域5A级景区品牌指数表现:受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头部景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抬升,华北地区品牌指数领先。细分指数维度,华东地区5A景区的点评指数最高、华中地区的运营指数表现突出、华北地区媒体指数与搜索指数引领,各区域5A级景区品牌传播各有优势。

各省份5A级景区品牌指数表现: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引领,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京沪两地景区品牌建设工作较为领先,聚集诸如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上海东方明珠、上海野生动物园等一批知名景区。其次为西藏自治区,2025年恰逢成立60周年庆,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5A级景区品牌指数位列全国第三。此外,山西省文旅延续去年热度,依托“文化底蕴”、突出“清凉避暑”、借势“影视传播”等全省5A景区品牌影响力持续走高,品牌指数位列全国第四。

5A级景区细分维度指数表现:搜索指数上升,表明5A级高等级景区在游客出游计划中仍占较大比重;运营指数增长,5A景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宣推力度加大;媒体指数在四个细分维度指数中的波动最为明显;点评指数个别月份略有起伏,整体相对平稳。

代表性5A级景区案例分析—沙坡头景区:以沙漠与星空为特色名片,细分赛道出圈。2025年沙坡头景区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指数整体上扬,9月品牌指数428.84、5A级景区排34名;在沙漠型细分主题景区中,排名持续稳定在前三。

6.jpg

 8.jpg

9.jpg

(3)国家4A级景区品牌指数分析

年度与月度品牌指数表现:年度品牌指数同比去年有一定下滑,月度整体呈上升态势。

各省份4A级景区品牌指数表现: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引领。北京市集中一批历史遗址型4A级景区,如居庸关长城、地坛公园等,品牌知名度较高;上海市4A级景区以上海博物馆、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等科普型景区领衔;天津市4A级景区则以天津方特欢乐世界、天津欢乐谷、海合安天津极地海洋公园等主题公园型景区为特色。

4A级景区细分主题品牌指数:文化演艺型、科普型、主题公园型位列前三。近年来,伴随互动式、沉浸式旅游的深化,以及文博+旅游、演艺+旅游、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文化演艺型、科普型、主题公园型等景区深受游客青睐,受市场关注度高,整体品牌影响力提升。

代表性景区案例分析-万岁山武侠城:构建沉浸式文旅生态,流量与口碑齐飞。2025年万岁山武侠城景区的品牌指数和排名均呈明显的上升与增长态势;仅2025上半年接待游客总量已达101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39%,综合营收 6.04 亿元,已超过 2024 年全年营收。

其精准定位与差异竞争、极致性价比策略、沉浸式互动体验、内容持续创新、低价引流促进二消及营收增长等运营举措值得行业学习。

10.jpg

4A省份.jpg

12.jpg

三、运营创新:景区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以盈利为主流、景区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跨界营销与票根经济火热、景区数字化助力运营提质与管理效率提升

(1)景区类上市公司业绩:前三季度13家公司中12家实现盈利,但同比增速放缓

2025年前三季度13家景区类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宋城演艺营收与净利润均处于引领地位,公司轻资产战略成效逐步显现;除ST张股(即张家界)亏损外,其余12家景区均实现盈利。增速方面,营收同比增速最高的为九华旅游(17.4%)、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的为桂林旅游(425.76%),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的共3家,即九华旅游、ST张股、长白山。

 7.jpg

(2)景区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多元举措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入境游大幅增长

以九寨沟、乐山大佛、张家界、湖南郴州莽山、甘肃张掖丹霞等景区为代表,各景区通过“推出网络入境游客护照直通车服务、设置AI翻译机与应用AI翻译屏、全球主流信用卡支付、国际文旅推介、赴国外开展景区营销、国外旅行社踩线宣传、新业态与精细化服务创新”等

多举措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接待游客数增幅显著。如截至10月24日,九寨沟景区接待入境游客37.30万人次,同比增长45.60%;2025年1至10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境游客已超110万人次;2025上半年,莽山狂揽韩国游客2.58万人次,同比激增320%。

(3)景区跨界营销与票根经济热度攀升:景区+体育、影视、演唱会等深度融合,激活文旅景区新消费

“文旅景区+体育赛事”领域,以“苏超”、“浙BA”、“湘超”、“川超”、“渝超”为代表,2025年文旅+体育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各地文旅部门借助赛事推出门票套餐、门票优惠、跨城市区域景区联动等,进一步拉动景区游客人流量、促进游客景区消费。

“文旅景区+影视动画”领域,“跟着影视去旅行”成为旅游新风尚,从年初的《哪吒2》到暑期与盛夏的《浪浪山小妖怪》、《南京照相馆》再到国庆前夕《沉默的荣耀》,2025年影旅融合的热潮持续发酵,全国各地多景区借势开展营销、凭电影票根免景区门票等,如南京栖霞山景区凭《南京照相馆》电影票免费入园。

“文旅景区+演唱会”领域,2025 年多地文旅部门联动头部歌手演唱会推出“票根换景区福利”,成为“演艺+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流量互导实现城市文旅与演出经济的双向赋能。如7月临沂市文旅局推出“跟着刀郎游临沂”景区优惠福利,凭刀郎演唱会门票,可享受临沂市10家景区免门票入园;8月1日至4日,赣州发布“乐迷只需凭借邓紫棋演唱会门票即可免费畅玩赣州市所有国有景区”政策。

(4)景区数字化程度加深:科技驱动景区运营提质与管理效率提升

据国新办8月发布数据,“十四五”时期,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逐步提升游客体验与景区管理效率。例如黄山的数字孪生系统帮助管理员优化登山路线和防护措施、湖北神农架“空中摄影师”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开封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千年之约》XR沉浸式电影立实现科技与文化的碰撞。黄果树景区运用裸眼全息影像、AI建模以及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打造《再回西游》夜游项目,过夜率提升65%;西安城墙“数字方舱”应用于景区的文保、应急、防汛等板块。

四、趋势探讨:景区“免票潮”的AB面、景区如何玩转“票根经济”、景区如何应对游客新消费、“十五五”时期景区企业战略使命

(1)理性看待景区“免票潮”,推动景区从“流量狂欢”到“质量深耕”

近一两年来,全国各地的门票优惠、“票根-花样免票”、“特定人群免票”等轮番上演,那么对景区发展而言,免票到底是利还是弊、在短期的“噱头”和长远发展之间如何平衡?

景区“免票”兼具 AB 两面,A面实现流量破局与产业重构,可集聚人气、撬动区域经济、提升公共属性与社会效益、倒逼业态升级;B面暗藏内卷困境与可持续挑战,存在财政压力、体验透支、消费转化不足、品牌同质化及转型滞后等问题。因而,需通过区域协同与品牌共建、产品场景重塑、消费跨界融合、二次消费创新、体验升级与生态保护并重、数据赋能精细化管理、差异化精准运营、多元融资产业联动等路径,实现从流量狂欢到质量深耕的转型。

(2)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发展,景区如何用好“票根”实现从“单一门票经济”到“综合消费链式经济”的转变

2025年,文旅消费领域“票根经济”新模式应用广泛, 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发展更广更深。一张小小的票根,让文体旅商体实现了跨界融合与业态打通,直接拉动各地服务性消费市场。如以江苏“苏超”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比赛期间,主场城市比赛日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11.7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8%,其中接待外地游客1440.30万人次,同比增长23.22%。

那么,景区如何利用好“票根”并释放“票根经济”的乘数效应?各景区可进一步强化跨界联动,构建“票根+N”消费生态;以客群画像驱动权益设计,精准运营与营销;通过技术赋能,打造数字化票根体验等。

(3)游客消费迎来新变化,景区如何应对与破局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文旅发展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文旅进入游客定义新产品、引领新消费的时代。美食、体育、夜经济等成为旅游流量担当、情绪价值成为游客出游的核心诉求和重要吸引力等,在此背景下,作为大众旅游的本底资源、旅游经济的经典业态的传统景区运营受到挑战、竞争压力加大。

景区该如何面对游客消费的新变化,该如何开辟新路、实现破局?打破门票经济桎梏,重构景区消费新生态;深度挖掘文化,促进景区从观光到体验的模式转变;虚实融合构建新场景,重塑游客体验;圈层社群运营与IP孵化、因地制宜设计开发符合各年龄段的文旅产品,精准触达细分客群。

(4)迈向“十五五”新时期,景区企业的战略使命与责任担当

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景区是旅游市场的核心吸引物,景区企业则是重要的经营与管理主体。2026年,即将迈入“十五五”新时期,景区企业需从哪些方面着手,践行“文旅强国”的战略使命?一是做好文明互鉴的传播者,创建国际景区,打造国家文化名片;二是做生态安全与文明理念的践行者,创建低碳景区,推动绿色旅游发展;三是争当产业升级的引领者,创建品质景区,创新文旅运营模式;四是当好共同富裕的促进者,创建共富景区,赋能城乡融合发展。


关于迈点研究院

迈点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是聚焦文旅与地产研究咨询的大数据中心。

迈点研究院长期致力于文旅和地产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用“数据生产力”改变认知、提升企业效能,为寻求进入与扩大文旅与地产业务的企业与公共机构,提供基于情报+数据+服务的多元化大数据解决方案。化“数”为“据”,辅助企业制定重大决策,识别投资风险。

迈点研究院率先深入文旅与地产相关品牌资产研究,将无形的品牌资产通过有形的数据维度呈现,创新开发了品牌动态数据监测系统MBI(迈点品牌指数)、MCI(迈点竞争力指数)、MVI(迈点短视频传播力指数),被誉为“行业福布斯”榜单,并以此为依据,为需要科学规划项目资源配置的客户,提供战略、运营、组织的咨询服务,提高项目空间资产价值,提升项目运营定价权与收益,稳健财务增长;同时,迈点研究院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咨询和公共事业建设,是国内聚焦文旅与地产领域战略、运营、组织以及兼并购方面的专业咨询机构。

2009年07月15日,迈点研究院首份报告对外发布;

2011年11月01日,迈点品牌指数MBI正式上线;

2013年11月27日,首份年度酒店品牌白皮书发布;

2014年12月01日,迈点竞争力指数MCI重磅上线;;

2015年07月01日,文旅产业链品牌价值评估系统发布;

2016年02月01日,住房租赁、物业、商办品牌价值评估模型亮相;

2016年11月20日,携手TalkingData打造产业大数据运营平台;

2016年11月21日,携手人民在线打造消费舆情大数据平台;

2018年07月26日,携手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打造品牌生态系统;

2018年11月01日,景区、文旅集团品牌评估模型亮相;

2019年01月11日,住房租赁品牌蓝皮书入围“2018年版皮书综合评价TOP100”;

2020年07月15日,酒店行业首本品牌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2年02月14日,迈点短视频传播力指数MVI重磅上线;

2022年07月03日,餐饮业品牌评估系统发布。

2024年06月27日,县域文旅融合榜单正式发布。

经过十余年的互联网大数据沉淀,迈点研究院建立了完整的文旅和地产大数据平台库,涵盖投资开发、品牌建设、运营管理、客群营销等多个版块;覆盖超6000家旅游住宿品牌、900000家城市单体酒店、50000家餐饮品牌、100000家景区乐园品牌、1000家文旅集团品牌、2000家住房租赁品牌、2000家商业办公品牌、1000家物业品牌以及30000家上下游产业链服务商品牌等……

联系我们

邮箱:res@meadin.com

电话:0571-87672164

企业微信:

图片.png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