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的旅游权利努力奋斗——戴斌院长与旅游集团领导人高端对话观点摘要

迈点网 · 2022-12-15 14:41:3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对有关政策促进、产业创新与旅游复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022年12月12日,在中国旅游集团化发展论坛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与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冰、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炜、马蜂窝创始人CEO 陈罡、上海锦江旅游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郑蓓、海昌海洋公园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张建斌、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丁、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昊在线进行了有关政策促进、产业创新与旅游复苏等问题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分享如下。


图片

对话内容如下:

戴斌:2022年,我们旅游集团在线上线下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我想请徐昊董事长跟我们分享一下,听说昨天听完会后很多的中层干部都到您的办公室里去聊,我想知道都在跟您聊什么?

对谈嘉宾:徐昊

图片

增强行业的复苏信念,推进业务的突破创新

徐昊:谢谢戴院长,各位旅游界的同仁好。昨天我们听完研究院的成果发布之后心情非常激动。发布的成果使我们对国内游、出境游、住宿、餐饮以及旅行服务等整个旅游产业的复苏节奏更加清晰,对旅游业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在行业发展的特殊时期,希望和信心有时候确实比黄金还宝贵。我们也希望通过参加这次中国旅游集团化发展论坛,能更好指导我们在后疫情时代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复苏,促使贵州旅游蹄疾步稳,越来越好。

戴斌:谢谢徐董,您来这个企业之前做过贵阳的常委副市长,之后您从政府来到企业工作,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徐昊:其实我原来也参与过企业建设。2009年按照组织的安排,参与组建贵阳市工业投资集团。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更多是宏观谋划和指导,从企业来讲,必须脚踏实地,一项业务一项业务地去实现和突破。从政府到企业、从宏观到微观、从公共服务和政策管理到现在需要在市场上去参与竞争、去寻求合作,这一系列的转变还是颇具挑战的。

戴斌:谢谢徐董,我介绍一位老乡给您认识——马蜂窝的陈罡陈总。陈总也是从贵州走出的企业家,这段时间也在深耕贵州旅游市场。陈总,您对贵州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产业化期待,有什么建议吗?与徐昊总这边有达成什么样的合作吗?

对谈嘉宾:陈罡

图片

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将是旅游业未来市场

陈罡:疫情发生以来,我跟徐总一直保持着深入的沟通和探讨,我们不仅探讨了旅游行业在疫情之后新变化,而且还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将是旅游业未来市场,尤其是创造新兴用户需要的服务形态。疫情的发生,促使旅游产业创新和旅游产业复苏深度耦合。当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自下而上的产品创新耦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新的迸发。比如,黄果树的夜游项目,将水秀演艺和科技光影放到了贵州的青山绿水中、放到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里,再结合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打造出中国知名的水秀产品。再比如,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利用暑期开展漂流项目,使游客能够感受到“爽爽的贵阳”。

戴斌:刚才您提到“爽爽的贵阳”,使我非常感兴趣。您能不能深入介绍一下,是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支撑起来“爽爽的贵阳”?

陈罡:“爽爽的贵阳”是一个口号式的提法,交付给市场则需要线上线下的结合、实体资产和线上资产的结合。我们去年在贵州引入了新一代市场服务主体——主理人,用于打通贵州旅游线上和线下的连接。我们将新型旅行社的代表、户外俱乐部的创业者等引入到马蜂窝的平台,通过数据赋能、内容支持、服务对接,实现新业态和老实体的互动结合。促使C端消费者获得更加个性化、更加深入的服务体验、促使新老旅游业态的互利共赢,我想这才是“爽爽的贵阳”最好的验证与表达。

戴斌:谢谢,您公司的“周末请上车”也是非常好的产品,我们也希望把这些概念真正在当地变成产品,变成项目,真正助力地方的发展。

对谈嘉宾郑蓓

图片

强化旅游目的地酒店布局

戴斌:下一个问题来请教一下郑总。锦江在酒店方面极具实力,同时也向旅游目的地建设方面发力。因此,锦江作为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者旅游集团20强的一线方阵,应该与地方如何耦合,以此促进地方发展呢?

郑蓓:目前,我们锦江酒店已经在全球120个国家有12000家酒店、20万间客房,从酒店规模来说已经是全球第二。但是我们的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程度和世界知名的酒店集团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我们酒店板块未来要做两件事,第一是酒店的业态,以前我们是以中高端商务酒店为主,今后可能还要发展以休闲、度假、分时、租赁以及高端公寓为主的业态。第二是目的地布局,以前我们在商务城市布局比较多,今后我们的酒店要跟着游客的目的地来布局,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国内国外的游客的休闲度假目的地里布局更多的休闲度假酒店。因此,锦江旅游板块的定位,也将由过去传统的旅行社转变为全国领先的文旅和会展综合服务商。通过IP引入、客流导入和运营管理,在旅游、酒店、餐饮、客运等板块促进文旅目的地的打造。同时,我们希望能够联合业界的各位同仁,包括IP运营、投资建设、策划以及露营、亲子、演艺的供应商,能够踊跃参与今年将由我们锦江牵头成立的文旅目的地产业联盟。

戴斌:再请教一下郑总,如果锦江集团在上海进入旅游市场的话,空间布局思路是什么?需要哪些合作伙伴?会重点投哪些产品?

郑蓓:其实疫情三年,全国所有的旅游目的地都有一个升级换代的需求,今年我们也接待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省份的代表团,都希望锦江能够去投资运营管理。

锦江本来是一个以酒店为主业的旅游集团,我们的旅行社板块和旅游客运板块在三年之中受到重创。于是,去年集团开始做战略梳理和研判,既然要做文旅目的地,就应该跟酒店一样,基于游客的需求、基于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走到哪里,我们文旅目的地的布局就可以去哪里。

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合作伙伴?锦江虽然产业链比较全面,但仍旧无法涵盖文旅目的地上下游的所有产业链。去年锦江集团还成立了新的城市服务板块。城市服务板块去年注册的时候,在工商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类别,我们也是跟工商商量,把我们的城市服务公司注册出来。什么叫城市服务?基于“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基层治理”来服务于所有城市的校区、园区、社区和景区。其中标志性的项目就是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顶尖科学家论坛的社区。该社区由城市服务板块负责所有社区的管理运营以及人才公寓的管理,由酒店板块来运营,一家高星级酒店、一家酒店式公寓加上会展中心,由旅游板块负责会展营销和驻场服务,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极具挑战。

关于投资的问题。锦江在疫情期间率先推出了赋能加盟商的酒店产业基金。我们通过产业基金赋能锦江酒店品牌的加盟商,帮助其做投资改造,维持品牌的运营。今年,集团再次推出了新一期的产业基金,主要聚焦于酒店以及文旅产业链的募、投、建、管、退。其中,锦江有一部分自有基金,联合了金融、保险战略合作伙伴来赋能全国各地的旅游目的地升级改造。

对谈嘉宾周冰

图片

省内推进“王”字形产业布局,省外强化陕西旅游品牌建设

戴斌:谢谢郑总。我和锦江保持密切合作多年,希望在旅游目的地板块的发力上能够和我们酒店一样能够走得越来越好。您提到建立旅游目的地的产业联盟,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会感兴趣。说到这里,来请教一下陕旅集团的周总。《长恨歌》、延安保育院、《丝路之声》、《长安十二时辰》等文旅项目均受到各方关注。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陕旅集团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周冰:戴院长好,各位嘉宾好!刚才戴院长替贵州贵阳吸引投资,振兴贵阳旅游。戴院长振臂一呼,希望再帮陕西呼一呼,把陈总、郑总吸引过来,我在陕西欢迎大家。

疫情发生以来,陕旅集团在省内省外的基本建设和项目建设从未停滞。我们曾经在2020、2021年同时有11个项目在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项目已陆续竣工。我们在省内形成了王字形的结构布局:在陕北有一横,4个项目;在关中有一横,11个项目;在陕南有一横,3个项目;一纵,陕西地头南北长,形成一个王字形的结构。在省外有7个项目,如上海有酒店;在三亚有10平方公里的综合开发;在四川、甘肃都有自己的投资。同时,在陕西文化投资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和百老汇打造的《丝路之声》将会在明年4月17号的国家歌剧院进行巡演。常态化文化演出《长恨歌》改版为《冰火长恨歌》,不仅使夏季项目在冬季焕发了活力,同时也解决了游客在野外观演的取暖问题。

在产品运营方面,我们积极使用数字化技术,维护了旅游项目和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营。在疫情期间,陕旅集团旗下50多家酒店大部分保持盈利状态,属实难得。

戴斌:周总,您讲到这里我插一句话。我经常讲,有病治病,没病生活,这样才是慢慢恢复常态。疫情期间50多家酒店还能盈利,非常了不起,希望继续保持下去,更多的集团跟上来。您继续!

周冰:我们的营销在疫情期间持续加力,我给集团的同事讲,吃饭咱可以省一省,出差不能省,做广告不能省。越是困难,越不能在营销方面节约费用。借此给大家推广一句陕西的旅游广告“越秦岭、阅黄河、悦陕西”,这个广告词是陕旅集团旅游产业创造的。陕旅的广告“心随陕旅·一路奇迹”,来到陕西看到奇迹,你能来陕西,本身就是奇迹,陕西也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奇迹。二十大以后,国资委批了陕西两大支柱产业,其一就是文化旅游业。因此,希望旅游界的同仁多关注陕西,促进陕西文旅的复苏发展。

访谈嘉宾张建斌

图片

推进国内国际双IP联动,助力主题公园场景营造

戴斌:谢谢周总。我经常说,我们生活既要往后看,不能让来时的路上灯灭了,也不能看不到未来。在这方面,请建斌总跟我们分享一下,海昌海洋公园在全国各地布局后,经营思路上又有哪些变化呢?  

张建斌:谢谢戴院长,非常高兴在这个振奋的时刻参加这个大会。大家都在谈春天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其实一直在期盼这一天。我个人认为,现在我们是在行业恢复阶段,但是不会特别快,企业还是要全力以赴奔跑。第二,即使恢复了这个机会是不是你的?还是要去积极地准备。我们海昌旅游集团在产品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探索文旅结合的新机会,二是促进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以前,我们是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传统主题公园企业,而如今,我们结合产业特征,引进了正能量、内容新、运作成熟的国际IP——奥特曼,打造了包括奥特曼博物馆、奥特曼游艺中心、奥特曼冰封剧场、奥特曼主题餐厅和奥特曼电影光之店在内的,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奥特曼主题娱乐区。

奥特曼主题馆今年7月24号开业,8月份全月的收入已超千万。当然,我们也在积极推进自主IP的建设。比如,将科技赋能的的机甲产品与现有的11个海洋形象的产品进行融合,实现沉浸式演艺巡游的升级。通过海洋机甲战队、七萌团、美人鱼Emily自创IP,做内容方面的深度发展。 

戴斌:我们非常愿意看到海昌海洋公园把IP和空间场景营造,进行了有效结合。基于本地文脉新的产品,我想请问一下王炜王总,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是怎么思考文化战略的? 

对谈嘉宾王炜

图片

扎根市场,向阳而生

王炜:我们需要去挖掘旅客的需求,尤其是深层次的市场需求在哪里。由此,我们创研产品、深挖产品,让产品渗透进更深层次的市场。40多年前,春秋的业务不局限于企业组织的集体旅游,而是着眼于游客个人市场。在成立初期,春秋通过每周发一班承载1400多人的火车,创造了“火车跟着市场走”的发展契机。之后,春秋又包游轮、又包飞机,最多的时候一年内承包了六万架次飞机。有了这样的发展经验之后,我们提出了“春秋是飞机跟着市场走,人才跟着飞机走”的发展口号。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便将前面说的一年六万多个航班的飞机,1/3全国飞三亚,全国飞海南,通过旅游的力量,人流带动了物流,物流带动了资金流,资金流又反哺了信息流,整个产业链建立起来,促使三亚乃至整个海南整体上有了大的变化。在春秋航空公司建立起来之后,虽然是航空公司,但是我们姓旅,航旅结合也好,旅航结合也好,我们继续围绕航和旅持续发力。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所有的航空公司里面我们是唯一一个文旅部领导的航空公司。  

戴斌:昨天有一个消息,春秋航空的上座率和准点率在国内获得了两个第一,是这样吗? 

王炜:是的,在整个市场复苏的过程中,春秋结合市场的需求不断创造新产品。我们的基因还是围绕着市场,包括春秋是一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扎根于市场,我们是水泥地板上的小草,小草要扎根市场,深深扎根,向阳而生,阳在什么地方?还是市场。

戴斌:老百姓对旅游的需求。

王炜:对,确实是老百姓对旅游的需求。只有深挖这一点,我们才能知道市场在哪里。受疫情影响,我们国内游客出国旅游受阻,国内长线旅游有时也无法百分百满足其旅游需求。我们只有深入挖掘本地旅游市场资源,通过导游讲解、资源挖掘、产品包装等方式促进本地微旅游的发展。比如,上海有永不拓宽的马路46条,我们围绕愚园路、武夷路、淮海路等这些马路,积极展示每栋建筑背后的一两百年的历史。

作为一个旅行社来说,我们春秋的服务方向,除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外,还需要去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到中国来旅游,这才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实际体现。

对谈嘉宾任丁

图片

美食+康养:开拓老少皆宜的旅游市场

戴斌:这方面,我还想推荐另外一个城市、也是我蛮喜欢的一个城市——成都。成都除了有《成都》这样脍炙人口的歌曲,还有春熙路、锦里等特色街区。因此,任总,我想听听在整个四川旅游发展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对市场的关注点在哪里?

任丁:四川旅投集团成立于17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助推全省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刚才戴院长提出的这个问题,第一我们关注年轻人,旅游消费年轻人是主体,在年轻人消费当中一个是餐饮。安逸酒店集团总经理是四川烹饪协会的会长,我们前几年也在锦江宾馆举行了川菜技能大赛,集团内部也举办过川菜技能大赛,把川菜的品牌进一步打响。而且还要走出去,既吸引到成都来,而且川菜也要走出去。疫情之前,每到周末,很多外地游客会专门打个飞机到成都来吃上一两个有特色的川菜、过个周末。

戴斌:听说,有人专门选川航的飞机出行,是因为川航的飞机上提供麻辣烫,餐饮对人的吸引力特别大。

任丁:是的。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是非常雄厚的,老少皆宜。因此,我们集团也关注到了中老年的康养市场。大健康板块是我们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一是与全国综合排名第二的华西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医院、康复酒店;二是与中医结合,我们建立了多个中医馆,中医熬的汤药现在也是非常受大家的关注和欢迎。此外,我们正在峨眉山打造太阳谷康养基地,占地面积将达到22.4万平方公里。

对于旅游文化,我非常赞同戴院长提出的“文化既要看过去的历史,还要看到未来的指引”的观点。四川是文化资源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正在努力打造文化强省。未来,集团将积极推进四川省重点项目——天府国际动漫城的建设,发展二次元文化,以适应年轻人的市场需求。

总结

戴斌:过去我们投资一个地方是看有没有资源,您有一座山,他有一座庙,我有一条河流,他有一片草地,这是资源。后来看你有没有资本,当地有没有能耐拿到一些更大的资源。可是我们看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一起,是看我们有没有共同的商业思想和共同的价值观。

对于旅游集团20强这样的企业而言,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均集中到中央对我们旅游业的要求上,就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怎么去深度融合?上午胡和平部长专门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我看来,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生活中国梦的美好生活的文化,这个千万要牢记。无论是做文化建设还是旅游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为了父老兄弟美好生活的需要。

反过头来说,只要我们产业的投资、项目的研发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结合起来,我们怎么可能会被一些眼前的困难所击倒?我一直在讲,旅游业要做阳光下的生意,至少对我们20强旅游集团的企业而言,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做阳光下的生意,把我们的价值观弘扬出去。在疫情期间我去企业调研,他们说我们现在怎么去定义自己?应该是美好生活的运营商,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我们要的是一种视野,今天的旅游者要有看到未来的能力,我想通过今天的对话,慢慢把我们旅游商业共同体建立起来。这个旅游商业共同体应该是以旅游集团20强为代表的一线旅游企业做基础支撑,这些人在一起,不仅仅是熟悉做个买卖做个生意,而是应该对国家的旅游业发展方略、指导思想,特别是商业价值观有重新塑造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

我们这些人聚集起来,让新时代的旅游思想慢慢地清晰,这个思想是什么?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有的游、游得起、玩得好、玩得放心。只要我们为了人民的旅游权利努力奋斗,中国旅游集团终有一天会成为世界旅游集团,让我们为这一天而努力奋斗。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