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人才新观念(一):不看学历看能力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领导在用人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许多领导者仍固守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直接影响企业选才用人的准确度。导致在选人和用人上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之中。
题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领导在用人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许多领导者仍固守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直接影响企业选才用人的准确度。导致在选人和用人上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之中。
在国内的一些企业里,用人看学历和文凭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酒店业也不例外,有些酒店在招聘选拔人才时,不切酒店实际,只看学历,不注重考察能力,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博士生多多益善,研究生来者不拒,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中专生不要不要。将学历作为一条硬杠,而且还要追查是否是名校毕业,达不到要求的免谈。这种用人的误区导致目前假文凭泛滥,为假文凭贩卖培育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点评】
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等于人品。几年的大学或研究生教育,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和体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是能力的通行证,再说目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从高校毕业的人才普遍与实践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学过了不等于会用,会用也不等于能用好。尤其是学历越高的人如果有一种优越的心态,把自己看成时代的宠儿,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没有从基层做起的决心和精神,会严重制约其发展。
事实证明,在许多企业里没有学历、文凭的而脱颖而出的人才大有人在,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不胜枚举。当然,笔者并非要人们放弃学历、轻视文凭,而是要借此大声疾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当年梁漱溟考不上北大,蔡元培慧眼识真才,破格让他当上了北大的教师;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人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成功的秘诀是惟才是用,松下电器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制造人才的公司”。 毛主席、华罗庚等人自学成才,也没有大学文凭,但是,他们却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业绩。用人单位万万不可以文凭取人,那样不仅会埋没许多人才,而且会增加用人的成本。(文/胡玉富 博客地址)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