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一)

迈点网 · · 2011-12-01 11:40:4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本次调查共搜集到了8500多个各种活动的信息,删除200多个不属于会议的活动,属于会议的有 8270个,每个会议都有13项统计指标,形成了十多万个统计数据。将这些统计数据分为6 个统计分组,即基本统计、地点统计、时间统计、国际会议统计、附设展览统计和交叉统计,最终形成22项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共搜集到了 8500 多个各种活动的信息,删除 200 多个不属于会议的活动,属于会议的有 8270 个,每个会议都有 13 项统计指标,形成了十多万个统计数据。将这些统计数据分为6 个统计分组,即基本统计、地点统计、时间统计、国际会议统计、附设展览统计和交叉统计;最 终形成 22 项数据统计。

  1 基本统计

  基本统计包括 5 项统计,即按会议市场分类的统计、按会议规模分类的统计、按会议学科分 析的统计、按会议承办单位分析的统计和按会议内容分类的统计。

  1.1 按会议市场分类的统计

  在本次调查统计中的 8270 个会议中,公司会议、事业单位会议、政府会议和社团会议的数量及占比如图所示。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从表和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我国的会议市场中,各类会议的排序依次是公司会议、事业单位会议、政府会议和社团会议。其中公司会议独占半壁江山,市场份额高达 49.9%,这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情况基本相符。我国事业单位多达 126 万个,事业经费充足,事业单位的许多 工作都是通过会议这种形式完成的,因此事业单位会议在整个会议市场中的份额排在第二位也在情 理之中。我国从今年开始至 2015 年将逐渐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方向是“甩掉两头、留下中间”, 即一部分事业单位回归行政机构,另一部分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事业单位的总量将会减少,相应的 事业单位会议的数量在未来几年中也将有递减的趋势。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政府会议也会 呈现递减的趋势。社团会议的数量屈居最后一位,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社团组织机构的总量 较少,仅为事业单位的三分之一;二是多数社团会议需要市场化运作,社团组织负责人在决定举办 每一个会议时都相当谨慎。

  1.2 按会议规模分类的统计

  下图显示的是本次统计的会议规模情况。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本次统计结果与以往对一些会议酒店所做的抽样调查基本相符,即会议规模的数量由小到大依次递减。即参会的人数越多,会议的数量越少。参与本次统计活动的会议酒店基本涵盖了我国大多 数知名的会议中心和会议酒店,统计前曾预测规模大的会议数量应该会相对多一些。但统计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下图显示出我国会议规模的大小与会议数量的多少呈现反比例。会议参会人数越少,会议数量越多。人数少于 100 人的会议占到会议总量的 47.1%,而 500 人以上的会议 却仅有 10.1%,说明我国的会议规模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还很大。ICCA 在《2010 年会议统计报告》中披露,人数在 500 人以上的会议占到会议总量的 28.3%,是我国同规模会议数量的三倍。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会议的规模也应该有增大的趋势。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page]

  1.3 按会议学科分类的统计

  由于政府会议和公司会议以工作会议和培训会议为主,很难按学科进行分类统计,因此本项仅对社团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进行学科分类统计(参见表2-3 和图 2-4)。

  表 2-3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图 2-4 

  ICCA 的《2010 年会议统计报告》中的 25 类学科中属于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的学科的共有 12 类(参见表 2-4)。这些学科的会议数量仅占会议总量的 32.1%,而其它自然科学类12 的会议数量占的比例高达 67.9%。

  表 2-5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1.4 按会议承办单位分类的统计

  表 2-6 和图 2-5 的数据显示,占据会议总量 74.0% 的会议是由会议主办机构直接交给酒店承 办的,这部分会议主要是政府会议和中小企业的培训会议。这些会议的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会 期多为一天,主办单位仅使用酒店的会议室和餐厅,没有必要去委托给会议中介机构。社团组织, 即学会、协会和基金会等机构通常都是由社团组织内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会议筹备工作,因此 8.3% 的社团会议也没有委托给会议中介机构。能够委托给会议服务公司和旅行社的会议仅占本次调查的9.1% 的比例,这个比例数值与 500 人以上规模会议所占 9.6% 的比例相接近。从信息搜集的过程 中也能看到会议规模越大,委托给会议服务机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未来发展趋势是委托给会议服务机构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多。

  表 2-6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page]

  1.5 按会议内容分类的统计

  我国会议市场中存有六类主要的不同内容的会议。本项统计中给出了这六类会议的数量和所占 比例(参见表 2-7 和图 2-6)。数据显示,我国会议市场中有 60.0% 的会议是工作会议,也彰显 出中国会议市场特色。

  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学术交流会议和签约发布会议,它们之间的比例相差仅为 0.5 个百分 点。学术交流会议主要是社团组织和事业单位举办的会议;签约发布会议大部分是公司举办的会议。 培训会议排列第四,仅占总量的 5.6%,这个市场份额比预测的比例低了不少。表彰报告会议的比例也占了近 5.3%,这类会议也凸显出中国会议市场的特色。

  表 2-7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2 地点统计

  每个会议工作者都十分关心会议的举办地点。每年的 8 月,ICCA 发布的《会议统计报告》中, 对举办会议的国家和城市,按会议数量的排名,都会成为我国会议业界工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本 次会议统计分析报告的重点之一也尝试按会议举办地点进行统计。本次关于地点统计包括 4 项统计 内容,即按地理区域会议数量的统计、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会议数量的统计、按城市会议数量的 统计和按会议举办场地分类的统计。

  2.1 按地理区域会议数量的统计

  按我国七大地理区域举办会议数量的排序,依次是华东、华北、西南、华南、东北、华中和西北(参见表 2-8 和图 2-7),与各区域实际举办会议的情况基本相符。华东的省市主要位于长江三 角洲,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和山东也都是我国会议产业最活跃的省市,排名第一是很客观的。 华北排在第二得益于北京,作为首都具有中国最大的会议市场。西南地区排名第三,充分反映出成都、重庆、贵阳和昆明等城市是近几年我国会议行业发展最快的区域,这是由于我国西南地区交通 的限制发展展览业比较困难,因而当地政府采取优先发展会议行业的政策有着紧密的关系。

  表 2-8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2.2 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会议数量统计

  共有 18 个省和直辖市参加了本次统计活动(参见表 2-9),这些都是我国举办会议活动比较 多的省份。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江苏、北京和浙江。由于江苏省 11 座城市参加了本次统计活动, 其中即有南京、苏州这种全国知名度很高的会议城市,也不乏吴江、太仓等一批中小城市,因而使其排序位居第一。北京排名第二,我国知名度最高的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和九华山庄均参加了本次统计。浙江排名第三也得益于该省的会议城市比较多,杭州,宁波,嘉兴和乌镇等一批会议城市也都积极参加了本次统计活动。

  表 2-9

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2.3 按城市会议数量的统计

  本次共有 39 个城市的会议酒店提供了会议信息,按照举办会议数量进行城市排名,排在前10 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南京、杭州、济南、成都、昆明、广州、上海、黄山和长沙。这些城市 都是我国公认的最活跃的会议城市。由于本次统计仅从会议酒店一个渠道搜集到会议数量信息,而 一些城市的会议中心或会议酒店没有参加本次统计活动,因此本次会议城市的排名只能作为参考。2011 年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有更多城市参加这项统计活动。

  相关阅读:2008中国会议酒店调查分析报告(二)

        2008中国会议酒店调查分析报告(一)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