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1年1-9月份旅游经济指标简析
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提高重点旅游区域管理建设水平,提升海峡旅游品牌形象,延伸旅游产业链,培育旅游经济新增长点,并围绕“十二五”旅游规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前三季度,全省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提高重点旅游区域管理建设水平,提升海峡旅游品牌形象,延伸旅游产业链,培育旅游经济新增长点,并围绕“十二五”旅游规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前三季度,全省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
一、旅游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全面增长
1-9月,全省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达10221.1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1.7%;旅游总收入突破1千亿元,达1114.13亿元,增长17.9%。其中,国内游客累计接待9961.7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62.40亿元,增长19.3%;接待入境游客259.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0%,实现外汇收入23.19亿美元,增长14.1%。第三季度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相比,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三大指标的绝对值均为最高,分别为3679.44万人次、355.79亿元、402.02亿元,占1-9月份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6.9%、37.0%、36.1%。
(二)国内旅游市场
1、欢庆建党九十周年,“红绿结合”旅游倍受关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旅游发展迎来新机遇。我省各级旅游部门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从旅游项目带动、特色产品打造、旅游市场开发、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着力,特别注重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绿色旅游的结合发展。
4月,中国青年旅行社组织的全国首趟红色旅游专列从北京发往长汀,福建红色文化开始向首都辐射。5月,龙岩市红色旅游系列景点、闽北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系列景点等14个县(市、区)的16个红色旅游建设项目,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二期)》。6月,我省与广东、江西签订《闽粤赣三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广合作协议》,闽粤赣37个原中央苏区县联手建立无障碍大旅游区,共同做大做强“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品牌。“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和“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线”2条省际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深受游客热捧。1-9月份,古田会议旧址累计接待游客92.48万人次,增长19.0%;长汀红色旅游旧址群累计接待游客25.17万人次,增长33.3%;武夷山大安源红色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79万人次,增长29.8%。特别是“七一”前后,全省各个红色旅游景区都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客流量均比平时增长好几倍。
“红绿结合”的旅游模式大大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同时推动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迅猛发展。我省乡村旅游(农家乐)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周边、名胜景区周边、特色村镇为主体的发展结构,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品牌,市场日渐成熟。1-9月份,上杭五龙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50.40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宁德上金贝累计接待游客14.2万人次,增长11.8%;莆田九龙谷累计接待游客37.00万人次,增长22.0%;漳州古山重累计接待游客10.30万人次,收入112.47万元。
2、特色节庆增添活力,景区游客稳定增长
今年我省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围绕“中华文化游”的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在着力抓好主题定位、内容策划、项目招商、对象邀请、品牌塑造等环节的同时,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有效拓展旅游市场,力求实现节庆活动效益最大化。如首届福州温泉旅游节,厦门的海峡两岸龙舟赛、中秋博饼文化节,泉州的郑成功文化节、“闽台戏棚”文化旅游演出月活动,漳州的海峡两岸(东山)关帝文化节,龙岩的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三明的泰宁丹霞文化旅游节,莆田的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南平的武夷山山水茶文化旅游节,宁德的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白水洋亲子泼水狂欢节等等。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游览观光,特别是我省A级重点景区业绩显著,游客接待量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3、出游方式多元发展,中短途线路热度不减
随着我省旅游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游客出游理念的日趋成熟,周末出游人数激增。以动车、自驾、自助游和旅行社组团游为主要出游方式的省市周边中短途旅游线路依旧红火。
如今,厦门至北京,连接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地区的高铁线路已经开通,随着动车“公交化”,省内动车沿线正形成“同城化”的生活圈,省内及省际区域间人们相互往来的频率和流量正放量剧增,为旅游区域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前三季度,我省继续借助区域旅游协作平台,推广一程多站式的高铁旅游线路。搭乘高速动车已由最初的新鲜事物变成海西居民不可或缺的出行首选,动车开通以来一直处在高位运行状态,逢年过节就“一票难求”。其对旅游市场的拉动作用随处可见,动车沿线的各地及主要旅游景区(点)的游客接待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1-9月份,福州市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12.2%,厦门市增长15.3%,泉州市增长13.2%,莆田市增长16.8%。
全省交通路网、汽车租赁、公共旅游信息服务等的日趋完善,自助游、自驾游已成为游客出游新动向并日趋成熟。特别是自驾游场面火爆,自驾游客以省内的福厦泉、闽西北周边县市和广东、浙江、上海、江西、江苏等省市为主,并呈现不断辐射扩张的态势。年初福泉、厦漳“四改八”扩建工程胜利通车后,渔平高速、南惠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车程缩短,通行效率提高,为更多自驾或组团出游的游客提供便捷。如春节期间,厦门市接待国内自驾车游、自助游客流占游客接待总量的九成以上,三明市共接待自驾车8775辆,同比增长35%;五一期间,泉州的自助游、自驾游客占游客接待总量的比重高达75%以上。自助游、自驾游的个性化旅游趋势越来越明显,这表现我省旅游方式已从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型旅游、观光度假型旅游转变。
4、假日旅游需求旺盛,显示极大经济拉动效应
假日旅游需求旺盛,已成为拉动我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春节黄金周、五一小长假所在的2月份和5月份,全省各接待国内游客1087.67万人次、1276.75万人次,分别成为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国内游客接待量最大的月份。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集中的第二季度,全省国内旅游收入311.99亿元,增幅为前三季度最高,达19.9%。第三季度有长达2个月的暑期助阵,旅游市场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7、8月我省国内游客接待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比增分别为33.5%和20.0%,增幅较前几个月均有提高。
今年中秋节假期恰逢教师节,两节同庆,旅行社和景区纷纷针对教师给予优惠,“尊师牌”和“赏月牌”并驾齐驱。中秋小长假,游客出游主要集中在1-2日的周边短途游线路上。其中,厦门市周边游人数占整体出游人数的76.1%左右,旅行社组团人数排名前三的武夷山、白水洋、南靖土楼等旅游景点亦均在省内。9月份,虽有受台风等天气影响,但因中秋小长假等的拉动,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达118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7.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8.33万元,增长13.5%。
5、宣传营销效果凸显,区域合作更加深化
我省围绕“2011中华文化游”主题,精心策划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特别是福建土楼旅游区异常活跃,相继在北京、杭州、乌鲁木齐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展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内各种旅游博览会亦不乏福建的身影,如2011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2011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暨北方旅交会、浙江旅交会、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等;加之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9月在南昌开幕,旅游区域间合作不断深化。省内各地市、各旅游景区(点)的宣传促销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据1-9月份移动手机用户漫游数据显示:我省传统客源市场--长三角地区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增幅达22.7%;同时,重点开拓的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也增势喜人,分别为15.4%和21.8%。
其中对我省影响最大的要数9月初举办的9.8投洽会和第七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累计接待境内外客商和游客5.3万多人次,效果显著。[page]
(三)入境旅游市场
前三季度,台胞和外国人领涨入境旅游市场,港澳市场保持平缓增长,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势头。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游客259.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0%,比去年同期扩大4.5个百分点。其中:外国人93.90万人次,增长21.5%;接待台湾同胞91.27万人次,增长20.3%;港澳同胞74.28万人次,增长5.4%。
1、台胞市场高速增长
9月,恰逢一年一度“中秋”传统佳节的到来,不少台湾同胞选择回大陆探亲团圆,两岸大、小三通航线再现旺盛人气。今年中秋小长假期间,大三通方面:福州空港客流量激增,三天榕台直航航班就达24架次,约0.33万人次的台胞旅客返乡过节,比平时增加30%;小三通方面:“两马”航线运送台胞近300人次,厦金航线载客10361人次、53个团队出入境,而泉金航线共营运台胞679人次回乡团聚,各口岸分别迎来台胞出入境的高峰。海峡旅游博览会及“2011年海峡两岸高校中秋帆船赛”等活动,更是进一步吸引了台胞入闽观光旅游。当月,我省接待台湾同胞11.21万人次,同比增长21.2%,环比增长17.1%;1-9月,全省台胞市场增势喜人,总体保持较高增幅,达20.3%,客流量呈抛物线状,最佳接待高峰期出现在第二季度,达33.90万人次,这是由于在此期间不仅有清明、端午、五一等节假日,还有海交会、妈祖民俗文化节等系列会议、会展等节庆活动的影响,其他两个季度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
2、外国人市场稳步扩大
金秋时节,逐渐进入会议、会展高峰期。九月,多场盛会在我省隆重召开。上旬,9.8投洽会、第七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鹭岛厦门开幕,据统计,本届投洽会共有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118名境外人士参会。接着,厦门博饼旅游节,有来自12个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千名游客齐聚博饼民俗园,感受厦门独有的博饼文化;下旬,在福州举办的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全国性动漫展--2011中国动漫消费电子展,也有16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动漫行业专家和文化创意科技领域艺术家前来参展。当月,我省接待外国人10.66万人次,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27.3%。
前三季度,我省外国人市场保持上升趋势,第一、二和第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分别为21.3%、24.5%和18.5%。8月份,由省政府洪捷序副省长率领的福建代表团赴欧亚地区进行旅游促销活动,向境外的同行及当地华人华侨等推介福建旅游资源与项目,宣传效果初现端倪。1-9月,全省接待外国人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百分点。外国人五大洲际客源市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除美洲市场与去年同期持平外,其他洲际市场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分别为:欧洲39.6%、大洋洲37.5%、亚洲31.6%、非洲26.6%。其中,亚洲、美洲、欧洲接待量位居前三,亚洲游客接待总量最高,为50.38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19.4%,占外国人接待人数总量的53.6%,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3和4.1个百分点。亚洲市场中,日韩两国从第三季度开始,每月增幅均在10%以上,正逐步恢复灾前的旅游市场发展态势,前三季度两国入闽接待人数的增幅分别达12.5%和5.4%;其他增幅超过50%的国家有:朝鲜118.0%、巴基斯坦116.5%、缅甸111.7%、泰国87.7%、马来西亚73.9%、越南64.8%、新加坡61.9%,市场总量依旧是东南亚国家占主体;欧美等远程市场潜力日益凸显,增幅在20%以上的国家有:瑞士119.9%、瑞典67.5%、俄罗斯55.3%、西班牙50.0%、法国43.8%、英国43. 8%和加拿大22.9%,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
3、港澳市场增速平稳
为进一步提升“海峡旅游”品牌在港澳的知名度,3月底我局分别赴香港、澳门开展2011中华文化游港澳地区主题推广系列活动,逐步推进了闽港澳旅游双向的对接。随着我省招商力度的增强,宣传效果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港澳会议旅游考察团、旅行社及媒体来我省进行调研,福建的会展等旅游产品对港澳同胞来说也越来越具吸引力。前三季度,港澳市场呈起伏发展,但基本都保持增长态势,第一、二季度增幅分别为6.3%和2.8%,第三季度增幅达7.8%,比前两季度均有所扩大。9月,我省接待港澳同胞6.06万人次,同比增长0.6%;1-9月份,累计接待港澳同胞74.28万人次,同比增长5.4%。其中:接待香港同胞67.76万人次,增长4.3%;接待澳门同胞6.52万人次,增长19.3%。
4、各设区市入境旅游市场不断扩大
从各设区市入境接待量分析,排在前三名的依然是:厦门市、泉州市和福州市,1-9月份,接待入境游客分别为87.20万人次、60.39万人次和51.27万人次。厦门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效应日益显现。今年以来,一系列展会活动交替在厦门亮相(如:国际马拉松赛、海峡两岸元宵民俗文化节、海峡论坛、9·8投洽会和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加之,9月厦门开通了首条直航台南的航线,这是继台北、台中、高雄、花莲后,厦门直航台湾的第五个航点,国际港口的优势对厦门及闽南周边地区的入境市场起到了强劲拉动作用;作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口岸城市之一泉州市,其经济发展和自身地理优势,备受商务游客青睐,返乡探亲的台胞、华侨等日益增多,入境游客稳步增长。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省会福州以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打造“海峡牌”会展(如: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商交会、住交会、渔业博览会和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等),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外客商前来参展,有效地推进了福州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三大设区市所占全省入境游客量比重为76.6%,比去年同期增长11.8%。
从各设区市增速分析,增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龙岩市78.5%、南平市66.7%和宁德市46.3%。今年以来,龙岩市进一步深度挖掘客家文化底蕴,开发文化旅游精品,福建土楼(永定)不仅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而且还推出了歌剧《土楼》、以永定土楼为背景的央视热播剧《下南洋》等项目,“土楼游”知名度不断提升。1-9月,龙岩接待澳门同胞和外国人增幅分别达264.1%和110.6%,强劲拉动全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南平市紧紧围绕“闽台文化交流”和“宗教朝圣”等主题,举办武夷山国际旅游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台胞市场成效显著,前三季度接待台胞增幅高达97.9%。龙岩和南平市入境游客量占全省比重达8.9%,比去年同期提高近3个百分点。闽东城市宁德,入境旅游发展后劲十足,积极主动赴港澳等境外市场宣传推介旅游精品项目和产品,环三都澳区域的发展前景和商机引起境外人士的高度关注,招揽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考察观光。宁德市入境游客量占全省比重较去年同期也有所提升。入境旅游发展的规模和空间正在全省逐渐扩大。除以上三地市外,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的地市还有:三明30.1%、漳州23.5%。
5、旅游外汇收入持续增长态势
9月,全省旅游外汇收入达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环比上涨25.1%。从1-3季度情况分析,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5.8%、13.4%、13.1%,虽然有所收窄,但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态势。据入境游客人均花费抽样调查结果,我省外国人游客人均天花费最高,为194.3美元;其次是台湾游客人均天花费为189.7元,且比上年有所提高。1-9月,外国人和台湾接待人数占全省入境市场的比重分别为36%、35%,所占份额较大和人均天花费较高,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