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2年1-10月经济运行情况
1-10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92.18亿元,增长9.5%,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升0.1和1.2个百分点
1、工业生产企稳回升。1-10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92.18亿元,增长9.5%,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升0.1和1.2个百分点。进入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企稳回升迹象明显,7-10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6.9%、9.0%、11.7%,呈现回升逐月加快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0312.01亿元,增长6.0%,在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销售产值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78.4%,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趋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7%,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生产增幅领先。规模以上工业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6.9%、7.8%,小型企业仅增长3.7%。自主创新态势良好。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523.78亿元,增长12.4%,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4.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创出历史新高。
2、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1-10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7.09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比上月累计提高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新开工项目快速增长。1-10月,全市新开工项目2435个,增长23.9%,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25个,增长28.0%,计划总投资1102.36亿元,完成投资303.93亿元,占全部新开工项目的比重分别为70.2%和48.7%。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1-10月,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60.07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教育设施高速增长,分别增长875.7%、151.2%、48.6%和40.2%。民间投资支撑明显。全市国有投资937.72亿元,增长12.2%,非国有投资1909.36亿元,增长24.7%,其中民间投资1656.82亿元,增长23.3%,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5.1%。房地产投资放缓,销售持续活跃。1-10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64.98亿元,增长29.3%,比上半年回落6.5个百分点。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69.73万平方米,增长5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0.30万平方米,增长59.8%,比上半年分别提高27.1和30.1个百分点。
3、消费需求有所提升。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53.17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虽低于去年同期4.5个百分点,但高于上半年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093.28亿元,增长13.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9.88亿元,增长15.3%,增幅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5和1.2个百分点。分商品大类看,食品类零售增长14.9%,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长41.0%,金银珠宝类零售增长28.8%。汽车销售略有好转。汽车类零售额增长5.9%,高出上半年4.1个百分点。但机电产品及设备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分别下降34.1%和21.1%。
4、出口需求持续疲软。1-10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14.1亿美元,下降2.2%,其中出口总额345.6亿美元,增长0.8%,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6.3和18.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分别回落3和1.9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当月出口增长0.9%,增幅比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从出口主要商品看,出口机电产品增长1.6%,出口纺织品增长0.2%,出口服装下降7.0%,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下降3.8%。1-10月,全市进口168.5亿美元,下降7.8%。
5、财政收入由降转升。随着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活跃,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出现企稳回升。1-10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94.91亿元,增长3.4%,增幅同比回落20.6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升2.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6.58亿元,增长3.3%,由上月累计转增长后又提高2.4个百分点,呈现逐步回升的喜人态势。从四大税种看,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11.1%、4.4%和1.3%,个人所得税下降4.9%,营业税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率高达100.7%。
6、贷款增量趋于减少。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766.0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8473.71亿元,增长9.6%,中长期贷款余额为8278.5亿元,增长3.6%。前10个月新增贷款1187.5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48.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少增155.91亿元,中长期贷款少增71.09亿元。10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9438.74亿元,增长8.7%。
7、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为378.04万人、421.3万人、294.89万人、380.73万人和274.52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2%、11.1%、9.6%、8.8%和9.3%。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市财政支出564.59亿元,增长10.1%,其中教育、科学技术、节能环保、住房保障及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19.4%、25.2%、23.3%、13.4%和12.5%。
8、居民收入平稳增长。1-10月,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47.16元,增长10.5%,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居民四大类收入“三升一降”,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7.2%、3%和23.2%,财产性收入下降9.5%,转移性收入拉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个百分点。1-3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553元,增长12.4%,增幅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9、物价水平涨幅回落。1-10月,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5.5%。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5和2.4个百分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