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林:我的骑行日记 • 5.29

迈点网 · 2014-06-04 10:55:49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近日,开元董事长携团队玩起了骑行,出发挑战新藏线,以下是迈点网独家连载这位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董事长带来的骑行日记。

  5月29日 晴 气温24度-35度

  今天开始是本次挑战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共三天,需要完成537公里的沙漠公路。这个阶段从距离来讲,三天完成537公里,只要不遇到逆风等恶劣天气,预计问题不大,但途中能否找到住宿的地方是关键之所在。因为露营的话,水源是个大问题,其次高温问题也是一个大困难,不光是骑行中容易中暑,晚上露营也是个问题。一早还是七点出发,乘车从库车行驶180多公里到达塔里木沙漠公路的起点站。塔里木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中“塔克”是山的意思,“拉玛干”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荒漠”,引申有“广阔”的意义,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个沙漠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在全世界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最高温度可达67度以上,昼夜温差达40度以上。绝少下雨。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的,风速达每秒300米,大风吹出的沙丘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如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变幻莫测。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100年前将其称之为“死亡之海”,被认为“生命的禁区”。

  沙漠公路从东北向西南纵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心地区,沿途穿越了三个风沙地貌单元。

  上午9点30分我们到达塔里木沙漠公路的东北端,找了一家面店吃了碗面条当早餐。10点多来到沙漠公路检查站拍照留念。10点40分我们出发经历第一天的穿越行程。今天14个队员全部参加。因为已经接近中午,所以当日行程仅安排为155公里。但是包括队长在内,谁也不知道今天要骑多少公里,不知道沿途能否找到住宿地,问了检查站的民警和面店的老板娘,谁也说不清中途哪里可以吃饭和住宿,也不知道途中能否搭帐篷露营。大家对沙漠的概念基本还是空白。两辆保障车一辆做后勤服务,一辆车打前站联系吃住。

  进入沙漠公路前行30多公里处,进入了复合型的沙丘区,这里的沙丘属于是有零星复合型沙丘链的塔里木河沿灌丛沙丘区。地表有不少红柳和胡杨生长。公路两旁出现了大片奇形怪状、因为断山而死的胡杨林。传说塔里木河两岸几千年前植物茂盛,人口聚集,因地貌变化,塔里木河干涸,这里变成了无人区,留下的是干枯的胡杨树。新疆胡杨号称“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可见气候之干燥。对这些大漠恶劣环境下死亡与求生的胡杨,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而钦佩讴歌。

  一个多小时的骑行过去了,气温升高到35度以上。娇烈的阳光透过围脖和衣服,晒得浑身像冒火似的。鼻孔里吐出的气像火焰般难受。第一站休息我们骑了两个多小时。第二站以后,休息都只骑了一个小时,沿途没有一家餐馆,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偶尔有一、二辆汽车在沙漠公路上飞驰而过。一点多了,我们只好找了个灌木稍为高点的公路边,吃了几块蛋糕和西瓜充饥。

  阳光越来越烈,气温越来越高。有的队员一休息就喝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有的队员边骑边往头上倒矿泉水降温。我们大口喝水,一个小时起码喝三瓶,虽然仍不解渴,但能有效防止中暑。

  下午行到76公里处,我们进入了流动沙漠区。这里的沙漠约50公里范围内垂直顺着风向,向西北、东南走向,夹杂着1-3米高的沙垄,向南变成5-10米高的新月形沙丘链,非常奇特。此情此景只有在电影的画面中才能有。

  风景是奇特的,但气温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心里想加快速度,但高温让我们力不从心。

  此时,后勤人员传来一个好消息。在塔里木沙漠187公里处,有一家客栈可以吃饭和住宿。过了这个门方圆150公里就没这个店了。队长决定今晚先住下再说。

  下午18:20,我们到达这家沙漠中的“龙门客栈”,条件就不必多说,在这荒野的无人区中能找到这样的店本来就非常“奢侈”了。四个人一个房间,过厅就是餐厅。卫生间也有200米距离,但沙漠的晚上我想温度不会低到哪儿去,这点就不像在巴音郭楞乡那么可怕。再说在沙漠中,除了老板娘没一个女人,晚上就近解决也未尝不可。(这是老板娘说的)

  这个“客栈”其实是塔里木探察处一个工程队的食堂。改革开放后包给了一个江苏人,所以晚餐的菜肴还对我们南方人口味。“客大欺店”,吃饭时我们高声喧哗,工程队的工人也不反感。征得老板娘同意后,我们在门口涂鸦一番,老板娘还指点着我们在空白处多写一点。这样的尽兴只有在这无人的沙漠中才能体会。真可谓苦中作乐。

  几天来,必须一提的是队员杨爱国(长春-香港5000公里骑行时他是队长),除我们波波摄影师外,他是提供给我们照片最多的队友。虽然用手机拍摄的(按他的说法是,用专业相机整理上网比较麻烦),但取景角度、色彩效果非常不错。他在骑行中途每天拍照起码耽误1-2个小时,但他从来没给队里拖过后腿。足以证明他骑行的实力。除拍照外,每晚整理照片也得花1-2个小时,可见他做事的专致与认真。

  明后两天还是沙漠骑行。余下还有400多公里。据说途中只有在离我们出发地150公里处可以住宿吃饭,其他别无分店。那也就是说我们后天必须骑行250公里。不知这250公里的地形如何?不知后天是否会遇到逆风?是否气温再升高?在沙漠中信息完全中断,一切不得而知。努力完成明天再说。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