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林:我的骑行日记 • 6.04
近日,开元董事长携团队玩起了骑行,出发挑战新藏线,以下是迈点网独家连载这位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董事长带来的骑行日记。
6月4日,晴转多云,18-28度
今天是此行最艰难的开始,但对我来说,遇到最不幸的一件事,就是前天的拉肚子没有完全恢复。昨天中午的一餐美味,正宗的新疆大餐,使刚刚好起来的肚子又旧病重发,晚上竟然拉个不停。虽然队友黄一平给我服了药,早上起来好了点,但食欲全无,只喝了一碗稀饭。
早上七点出发,我告诫自己无论如何必须坚持,不能成为第四段——新藏线骑行的第一个退出者。
一个上午倒还好,始终没有落下。但中午吃了一包饼干和一个苹果,下午就不行了,拉肚子,肚子还很疼。此时第一个3225米的库地达坂还没有越过。下午天渐渐阴了下来,高原上的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汗水被寒风一吹,身体浑身发虚,肚子一阵阵疼痛。无奈之下只好边推边骑。下午三点终于熬过了第一个3225米的库地达坂,此时的骑行行程为123公里。
接下来还有39公里的路程。上上下下锯齿形的“俄罗斯丘陵”,在平时应该完全没问题,但在此时对我来说是个绝对的考验,不仅仅是体力和意志力,而且还担心腹泻引起的脱水,在高原上脱水,后果不堪设想。此时我已顾不上吃东西,肚痛腹泻,只是不停地喝水,并尽量往肚子里灌些食物,但骑行时间越来越短,下午还有7-8个无名达坂,其中有一个3341米的达坂。我们翻过一个休息一次,最短的半个小时就休息、补给一次(当然也一定要方便一次),此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坚持”。
下午七点四十五分,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库地,今日行程是162公里,我们比第一批到达的队友足足晚了45分钟,当然我们还不是最后一批。到达后,后勤组的老韩已经联系了前方检查站的军医为我看病,还惊动了检查站的首长、少校、团长亲自陪同,配了一些药物。
当我们提出是否可以输液?军医说非常抱歉,在这里条件有限,无法输液,建议我喝点葡萄糖,只拿出两支,早晚各一支,并歉意地说,方圆几百里,就这个医疗站,药品有限,只能这点。还是首长、少校说多给两支吧,才给了四支,并嘱咐了些高原脱水是大事,请勿小觑之类的话。当我们要离开付钱时,军医说,首长有吩咐,不收钱。我们连连道谢,道谢的不是不收钱,而是军人们的真诚。库地检查站,我永远记得你们。
此时我想到了军民关系——“军民鱼水情”在我们脑子里是根深蒂固的。但今天路上遇上一件事,确实令人非常不爽。中午休息时,我们在一个新建村庄(据说还是内地援建的)的广场上停车吃饭,一辆军车也停了下来,据说是压了广场的砖。一个老百姓拦着军车不让走,军车上的大兵也下来再三道歉了,但老乡却不依不饶的骂人(当然是用少数民族的话在骂人,我们也听不懂在骂什么),如果不是我们拦着,老乡的手早就打到大兵的脸上了。吵闹声吸引来了不少村民,他们也纷纷加入,搞得大兵报了警。一会儿来了个公安,也拿村民没办法。我们一看劝也劝不住,怕连我们一起被扣,就赶紧走人。后来我们发现前方有几辆同样的军车在路边停着,就告诉他们我们看到的情况,军车就马上掉头去处理此事了。我们不知道后来怎么处理了,但怕大兵们一时火大,真的不知如何了事。这个社会怎么了?“军民鱼水情”去哪了?就此也可见此地的民风之彪悍。
今天不幸中的大幸,是库地有个兵站(提供给新藏线上运输的军车住宿的地方),而且兵站的首长是我们浙江的女婿,因此晚上特地为我们烧了热水洗澡,并专门通知为我们做了米饭,当然晚餐我无法享受,只强制自己喝了两大碗稀饭,吃了药后九点多就睡了(我还从来没这么早睡过),不知是不是吃了药的原因(因为我很少吃药,药物作用就比较好),还是天佑我,一夜睡得竟然很好。
每天早晨六点的闹钟将我闹醒,感觉好了许多,洗漱刷牙后,看看大家没有动静,我就打电话给了队长。队长说今天做了调整,安排在上午十点出发,第一是因为前方80公里有个兵站,过了这个兵站就要到200多公里以外才有地方休息了,所以调整为骑行80公里到兵站过夜,尽量避免露营(高原上温差确实很大,晚上气温会降到0度左右)。第二这样安排有利于我的身体恢复。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其中一辆保障车坏了,返回叶城去修理了,配件要从喀什运过来,上午才能到叶城,修好后赶上我们起码在5号晚上。我再三说不要因为我影响大家,而且我感觉很好。队长说已经决定了,而且通知了大家,没有通知我是因为避免打扰我的休息。这样我也就无话可说了,但心里在暗暗地庆幸。因昨晚很早就睡了,日记是在早晨补写的,早晨醒来才知道,兵站的电是自发的,到晚上12点就关闭了,所以借用了刘整整自带的充电灯完成了日记。此时已是早晨七点二十分,天刚刚拂晓。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