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林:我的骑行日记 • 6.06

迈点网 · 2014-06-08 11:42:49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5月24日——6月17日,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陈妙林带领着开元自行车队的小伙伴们,开始了为期25天的中国西极征程。迈点网获得独家授权,发布陈总的最新日记,揭开这位大佬的心路历程。

  6月6日 晴 12度-26度

 

  我们目前遭遇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的计划,那每天都得露营。露营对我们这批人来说,艰苦倒不怕,就怕高原上的气候。高原上日夜温差相当大。在新藏线基本上是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行走,晚上的气温能降到0度左右,而且有时会刮风。如果露营,万一出现感冒生病之类的症状,完不成骑行事小,在高原缺氧情况下危及生命了事大,因为这里医疗条件有限,方圆几百里都找不到一家医院。因此我们尽量找能住宿的地方,条件差点没关系,至少不会挨冻受寒。但这样一来,对我们完成任务就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比如我们昨晚住在麻扎兵站,向前120公里有个集镇,再向前就是250公里可以找到住宿的地方了。120公里虽然要翻越一个4965米高的黑卡达坂,不过最理想的是,每天骑行160公里左右,但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今天的安排是从我们住的麻扎兵站(叶河兵站)前行120公里到一个叫“三十里营”的地方住宿。当然,大家欢声一片。因行程能否完成是队长的事,队员的目标是每天能完成,而且最好每天能舒服一点。

  我们还是早上7点出发。西部的天还没有亮。我一一地询问大家昨晚有没有睡好。绝大多数说睡不好,小刘竟然一夜没睡。我虽然睡得还算可以,但也是醒来4、5次,而且乱梦颠倒,人觉得很疲劳。其实,这就是高原反应。接下来能否调整好,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调整不好,那绝对是个大问题。听天由命吧!

  120公里骑行对我们来说本是件轻松的事情,但要翻越一个4965米高的达坂,就显得并不轻松了。特别是高原反应还在折磨着我们。

 

  队伍一出发沈翔说了句“为避免高反拖大家后腿先行一步了”,就离队而去。结果这一先走为他节约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骑行了三个小时左右,遇到一群大兵荷枪实弹的命令我们停下来,等他们的军车过了后才能通行。但沈翔因为只有一个人先行,大概是当时没有戒严而通过了。天哪,我们一等就是一个小时。等他们第一批大型卡车装载着几十辆坦克车缓缓通过后,我们以为可以通行了。但被告知还有几十辆车要一小时后才能通过。我们好说歹说,大兵们与前方联系后才放行,并告诫我们如果遇到军车要下车推行等等,我们答应后被准行。

  今天路况比昨日并没有好走多少,特别是快到山顶8公里左右,已是下午三点多,道路一下子变陡,曲曲弯弯。而且全部变成了泥沙路,车辆一通过便卷起了阵阵泥沙。我们已经筋疲力尽。高原反应正在侵袭着我们每一个人。此时前方卷起的风沙中我们隐约发现了一长队的大型军车滚滚而来。要是我们停下等他们的车队过去,不但要浪费很多时间,而且不知要吸入多少尘土。此时我们后勤老韩从保障车上下来,要我们抄便道登山而上,这样既可以避开军车,又可以节省点时间。我们5人就半推半拉着车子上山。要在平时这两三百米山道应该完全没问题。但这里的海拔高度已有4600米左右了,每爬一步就会大声喘气。

  我提醒大家步子不要跨得太大,要根据自己的节奏把握速度,有非常不适的反应一定要停下来。没爬一百米,车队里最优秀的队员之一,曾两次获得全国羽毛球比赛业余选手组冠军的小鲍鱼没有跟上来。他小声的嘟囔说,“老韩害我也”。他说我宁愿在公路上推,也不愿在便道上爬。我连连给他解释,骑是一个节奏,爬山又是一个节奏,节奏调整好了效果是一样的。看来是高原反应在打击他。又爬了几十米,他干脆坐下来休息了。我想这样也好,让他慢慢调节好自己的节奏。这样我们四人就继续推着车往上爬。

  300米长的上山便道我们足足爬了半个多小时。此时离山顶还有三公里,军车车队已经过去了,但沙石道路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等我们冲上黑卡达坂(海拔4965米),已经是下午4点钟了。我们计算了一下时间和距离。70公里上坡道路,垂直登高1400米,除去休息和被大兵拦住的时间,足足花了6个小时。此时看看已登上山顶的6位队员的脸色,每个人都嘴唇发黑,明显是高原反应的特征。

 

  接下去的50多公里路程是比较舒服的,基本上一路下坡。当行到下坡20公里处有个小屋,刘整整突然对我说,听刚才拦住我们的大兵说,这个小屋有个动人的故事:20多年前有个当兵的在昆仑山失踪了。他的老婆(当时还只有20来岁,是不是老婆有待考证)前来昆仑找这个当兵的,一年两年没有找到,她就在这个小屋里住了下来。她每天会在小屋门口,不管刮风下雨盼望着当兵的他能回来。当地当兵的管这个女人叫“昆仑女神”,她现在的生活就靠当地当兵的路过给她带点吃的东西维生。

  当故事讲完了,我回过头去看了看小屋,依稀发现好像有个女人站在屋前,但小屋已离我们快速下行的车子远去……

  此时我想回去看看这个小屋,看看这个善良而执着的女人。但又要我骑上一段上坡路回去,我已经感到有点累,同时我身边也没有带什么食物可以给她。我们的车继续向下滑行,但我的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甚至是越骑越后悔。为什么当时不能停下来,为什么不能回去。我们又向前走了20公里,但我的思绪还留在那个小屋。多善良的女人,多动人的故事……

  还有10公里我们快到目的地了。此时遇到了我们的保障车。我赶紧委托我们的摄影师波波代表我去看看她,并带点食物去。也许她此时已经疯了,也许她还在等她的兵大哥回来,但她还需要生活……

  5点40分,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塞图拉镇(又叫三十里营房),据说这里原来是个兵站(三十里营房)。因此处是昆仑山脉交通中心,此地正好是来往车辆歇脚的地方,所以形成了一个镇,所谓的镇也就几十幢房子。除了兵站,还有一个叫顺达招待所的旅店。原来我们打算住兵站的。因兵站房价要300元,这家旅店只要100元,而且老板娘也很客气,我们后勤人员就选了这里。住进后发现确实不错,虽然没有卫生间,没有洗澡的地方,但有热水,厕所也离得不算太远。而且不像兵站12点要熄灯,早上起来还需要用手机作电筒用。(我今早在麻扎兵站就是用手机作电筒完成了我早上所有的刷牙、洗脸、折衣服、整理行李等全部过程后,再用手机在房间里照一照,看是否有东西落下)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能找到这样条件的住宿,真是求之不得了。晚饭也在旅店吃的,虽然饭有点夹生,但在高原上也已经是很好了。(在4000米海拔75度水就开了)。因为老板娘是甘肃人,所以菜的量很大。我们点了八菜一桌,估计还有一半多,有点可惜了,但菜食口味很不错。吃晚饭时,队长笑着报告了一下以后几天的行程。说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和一个好的消息。不好的消息是后天开始进入真正的无人区,后天骑行任务是从红柳滩骑至著名的死人沟。骑行距离188公里。要翻越5260米的奇台达坂和5250米的无名达坂,骑行基本上在海拔4500左右的高原上。死人沟基本上无正规住宿的地方,能找到遮风避雨的地方就不错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个致命的挑战。而且从后天6月7日开始到9日三天,每天骑行基本上在188公里以上。好消息是我们这两天翻越的麻扎达坂和黑卡达坂是昆仑山脉最险峻的两个达坂,但在西藏境内的不算。天哪,这也算好消息。后天下午就要进入藏区了,不知还有多少险峻的达坂在等待着我们。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