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毛:新思路 迎接酒店新挑战

迈点网 · 2015-01-19 13:44:48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互联网狂飙为饭店业转型创造了无限机会,只要正确把握,中国星级饭店实现弯道超车并非天方夜谭。

  过去的2014年对酒店业来讲充满了艰辛,但大多数酒店还是迎难而进,不少酒店创新优化方向正确、措施到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酒店市场喜忧参半,有机遇,有挑战,关键还是如何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做文章。从上海的情况看,去年营收总额前十位的均是国际品牌酒店,RevRAR、GOP率同样也是如此。国际品牌酒店优于本土品牌酒店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本土品牌和单体酒店也在快速成长,其中也出现了不少成功案例,下面的几个案例与业界同行分享。

  “基础”不可忽视

  酒店最基础的产品,也往往是宾客第一需要的,去酒店干什么?吃饭、住宿、商务、度假……饭菜可口,要有特色,住得舒适,便利实用,有“家”的感觉。餐饮好能带动客房,客房好同样能带动餐饮,这是相对的。杭州西湖宾馆客房数不多,仅173间(套),2014年总营收1.2亿元,客房收入占总营收的55%,平均房价1580元。夯实基础,走精品之路是该酒店的基本思路。“我们强化的是产品优化,注重的是文化挖掘,关注的是宾客体验。只有产品与服务的不断优化,宾客的满意度才会有所保障,挖掘文化,设计特色能激发宾客体验的向往,特色是全方位的,产品与文化,经营与管理。一切围绕宾客体验,最大程度让宾客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吴建新总经理这番话朴实明了,体现了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一个单体酒店,能保持较好的业绩并在业界一直享有很好的口碑,实属不易。我曾去做过几次体验性暗访,感受到了该酒店的产品与服务,客房空调、床垫、洁具、夜床服务等细节均很到位。沐浴、洗发用品是意大利的“帕尔玛之水”及法国的“欧舒丹”,服务上也做得很好,他们的如意管家业务扎实,注重在细微处用心,以真诚让宾客体现惊喜和感动,在目前全行业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普遍下降的今天,西湖国宾馆有如此贴心、周到的服务,真的很难得。

  餐饮方面,西湖国宾馆首先注重菜肴的根本,严格把控食材质量关,其次是加工工艺,坚持绿色养生理念,美味的同时,吃出健康。好产品、好服务,取决于管理,该酒店的餐饮菜肴很有特色,在保留地方风味的同时,不断兼容其他菜系,形成了独特的菜系风格。亮点来自于苦心探究,西湖国宾馆除了领袖文化、园林文化外,还借势开发形成了多个产品亮点,比如:水上餐厅、草坪婚礼、湖畔茶居、音乐厅等等。每个产品都成为一个卖点、这些产品均与文化高度融合,并体现出附加值。由于基础产品过硬,加上服务到位、竞争的优势就自然凸现。面对公款消费的大幅削减,酒店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持了业绩稳中有升。

  国际品牌中那些业绩好的酒店,除了产品结构好等因素外,他们的基础性产品都是比较过硬的,客房实用性、舒适性、一次性用品、餐饮早餐等。其实,我们本土酒店与国际品牌酒店差距大多在于细节,而这些细节影响了宾客满意度,影响了平均房价,影响了竞争力。

  “特色”离不开标准

  从目前整个酒店市场看,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好酒店,好酒店体现在产品和服务,最终是经营业绩,企业的根本是经济效益,因此,没有效益的酒店无论建筑、装修如何豪华、特色如何鲜明都不具可持续性。近几年来,酒店业已认识到了产品同质缺乏个性的问题,于是主题酒店、精品酒店、特色酒店等多种新颖的产品相继问世,随之,各种联盟也纷纷成立。通过联盟平台实现产品、客源、技术等多方面的共享,这是件好事情。至少业界已关注了顾客的多元化需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消费群体,产生相应的产品和合作形式,这是市场的需求。只要在推动行业发展,探索各种适合自己的模式都具积极意义,应该肯定。但是,打造特色,不等于不要标准。标准是基础,基础扎实才能稳步推进。目前,由于公款消费的影响,有些酒店对星标产生了怀疑,淡化了星标的作用。其实,这是个误区。星标有利于企业标准化、服务规范化、操作程序化,有了这些基础,再融入个性化的东西,就会体现出企业竞争力。调研中我发现有些酒店文化特色鲜明,但核心产品与服务很不到位,产品价格低下,文化的附加值无法得到体现。

  有相当数量的酒店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上,采取最原始的削价办法,其结果是产品质量不断下降,优质客源不断流失。产品是基础,需要夯实,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打造特色,特色是改革常规产品,使产品具有文化内涵,形成与众不同的差异,有了特色就有亮点和卖点。同时要让产品具有文化的附加值,这才是真正的特色,特色酒店的产品价格应明显高于同城市常规的酒店产品。上海的安达仕酒店、英迪格酒店、扬子精品酒店都是典型的特色酒店,他们的客房价格比常规酒店高出一至二倍,出租率也不低。

  “降本”要找准切入口

  现在绝大多数酒店都认为增加营收难,所以在成本控制上加大力度,以至于有的酒店因降本过头而进入死胡同。科学降本、引用新技术在能耗上下功夫是合理的,人力资源优化也是必要的,其他方面的降本只要科学,都应该做,但有个基本前提,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

  每个企业情况不同,首先是因地制宜,要清楚自身情况,哪方面做的不错,哪些方面需要优化,不可盲目跟风,人家做的不一定适合你。

  绍兴的天马君澜大酒店在科学降本方面有新的探索,该酒店于2012年4月份开业,有243间(套)房,最大宴会厅880平方米,2014年营收8300万元,GOP率达到38%,餐饮毛利率、人力资源成本、能耗均在合理的范围内。“酒店管理就是抓好细节,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君澜始终在实践中创新、创新中提升”林琼总经理对创新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去年对人力资源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在保证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推行复合型、一人多岗,尤其是管理部门精简,主管以上管理员比一般酒店少50%,这个力度很大,中层以上高度精简带来的结果是成本大幅下降,管理效率提高。大家干得很开心,激情饱满,热情高涨。天马君澜精简管理部门和管理员的创新举措,得到了集团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将此创新模式在集团旗下酒店推广。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许多新的模式是可以探索的,抱住传统的做法,未必能适应新的市场。

  2014年底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先生的《剧烈震荡与深刻变革中的中国饭店业》一文中,对我国酒店业现状,存在的不足,未来市场需求及经营管理创新等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时代提醒我们,互联网狂飙为饭店业转型创造了无限机会,只要正确把握,中国星级饭店实现弯道超车并非天方夜谭。但这需要我们加倍地学习、加倍地思考、加倍地努力、甚至需要牺牲精神去面对”。张会长这段话对全国酒店行业极具指导价值,意义深远,但愿我们能在新的一年中以新思路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佳绩。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