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龙福:孝文化与酒店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孝文化是酒店的“软实力”,它对于保障酒店的健康发展,更新酒店的落后观念,推动酒店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传统文化传承的“古之国”;探索孝文化与酒店文化建设相结合,肯定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从古至今中国人非常重视孝文化的基础性教育和实践,使之形成具有孝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酒店带入“以孝治企”的酒店文化,酒店将拥有最强大,最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酒店文化”。例如古典《孝经》故事中的“二十四孝的《孝感动天》”,“舜”大爱大孝的精神感染了当时的“尧帝”,二十四孝的开篇“孝感动天”一直对国人有着明显的深远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的共同根性;如果把大爱大孝植入酒店文化,作为酒店文化的底蕴。《孝经》里的二十四孝开篇第一孝就讲“孝感动天、其实就是讲的尧舜之道”,提出的“心系父母,心诚感恩之心”最后感动了“尧帝”,这就是孝的“仁爱”和“责任”精神的体现;当今社会提倡的“产业报国,造福社会”,然而传统文化在逐渐消失,所以国家才大力提倡宣传传统文化,不光是在宣传上,还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看看我们国家习主席就知道了。
这些都是孝的“报恩”和“忠诚”精神的体现,“孝文化”能够对员工的素质、社会责任感、人生观、世界观等的教育起着巨大作用,会让当代年轻人在迷茫的人生路上找到一种真正充满利家庭、利酒店、利社会、利国家的正能量。“孝文化”主题思想是倡导“亲情感化”、“责任教化”、“忠诚转化”,将给予我们以深刻长远的启示。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这不正是证明了《太上感应篇》所说的,「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道家另一大德,吕洞宾,尊称吕祖,在《劝孝文》中说:「世之人,善莫大于孝,不善莫大于不孝。」老子在《道德经》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说,在六亲不和的家族里,有行孝的人,才最难能可贵。舜是个耕田的人,他并没有想到会当帝王,可是他的孝行,却召感福禄自来而成为天子。可见《孝经》里面不光有孝道的经典传承,同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酒店企业的管理、修身之道。
酒店企业通过培训教育,建立“孝文化”管理机制及文化墙报、孝文化制度、酒店孝文化基金的执行,就会在酒店团队成员里面营造出良好的“孝文化”氛围,我们以“亲情感化”的方式,把孝的亲情作为员工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酒店从培养员工的家庭亲情观念着手,然后让员工体验酒店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员工的亲情感、温暖感,促进酒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完全有效提升酒店员工忠诚度。
责任教化:把孝的责任作为员工素质教育的着力点。责任意识是孝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同时又是酒店精神文化的核心之一,酒店首先教育员工对家庭要有责任感,造福家庭,然后对酒店和同事要有责任感,以促进酒店的和谐发展。
忠诚转化:把孝的忠诚作为员工素质教育的立足点。中国古代孝文化有一个基本命题就是孝与忠的转化,员工如果在家庭不能孝尽父母,那么对酒店不可能尽职尽责。只有员工尽职尽责促进酒店的发展,酒店就会着力解决员工的困难,于此同时又促进员工尽职尽责,进而形成良性循环。酒店通过人文关怀培育员工对酒店忠诚,因为忠诚是酒店保持稳定、充满活力、长期发展的基石。
以孝治企:将传统孝文化的核心精神融入酒店文化建设中,使员工在酒店中找到了自豪感、归属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酒店的凝聚力,团结、奉献、进取精神。 通过以上对酒店传承孝文化治理酒店的理论实践,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和加深了孝文化对酒店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孝是酒店伦理精神的基础:
古人认为,孝道就是最根本的道德,行孝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应该从根本的事情上下功夫,根本的事情做到了、做好了,再做其他事情也就容易了。《孝经·天子章》中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个懂得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一个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说:“治身莫先于孝。”他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从孝敬父母开始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用“孝”来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才能保持最大的稳定,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瑞;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可见,孝不仅是维系家庭中长幼伦理关系的规范,也是维系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基本规范,是维系整个社会尊卑上下等级秩序的根本。所以古人有诗道:“仁人事亲如事天,百行诸德孝为先;孝顺父母得天佑,延年益寿世代贤。”孝的这些可贵的伦理精神正是酒店伦理精神的基础,酒店人际关系就是要讲仁爱、友悌、忠诚、感恩;酒店经营就是要讲诚信、责任、大义等等。换言之,酒店伦理精神也正是孝的延伸,源于孝的伦理精神。孝文化是酒店伦理精神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酒店的核心价值观。
(二)孝是酒店素质教育的起点:
孝是众多伦理道德规范中最早出现的规范之一,是一切美好德性的本源,是行善的起点。把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可以说既简捷方便,又效果卓著。所以,《孝经》一开篇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基础,一切道德教育都是以孝道教育为开端的,“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想让老百姓相亲相爱,没有比教育百姓行孝更有效更灵验的了。其实,道德教育的“教”字,就是从“孝”字演变来的,“教”也就是“孝”字加使役的偏旁,意思是“使......孝”,就是引导、启发孩子感知、回报父母的慈爱和恩德。可见,孝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教人行善的根本。历代王朝都把孝道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把孝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源头活水。人有了爱心,有了仁德,自然会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才能避恶行善,才能有益于他人、社会、国家。所以,孝是道德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的开始。酒店也是如此,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如果从孝教育开始,通过孝道德教育与实践打好道德基础,进而才能养成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认同度、待人友善、为人正直、处事公正、忠于酒店等道德品质,成为道德完善、人格完整的社会人,才能发挥道德在酒店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可见“孝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酒店员工教育切入点;孝文化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酒店孝道德教育更是如此。目前,我们要标树孝道德典型,利用人格榜样的感召力,加强孝道、德、宣传和教育。
(三)孝是酒店人力管理的重点:
中国有悠久的孝道教育的历史,孝道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孝、道、德教育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汉代确立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使孝道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从朝廷敬老教孝政策的制定、各级官吏的身体力行,到民间乡规族约家法中的孝列题首,孝道教育的昌盛景象历久不衰,为“以孝治天下”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治理酒店也一样,对员工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孝道德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起点。众所周知,酒店管理和教育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的工作。有人把教育纳入管理之中,那么教育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酒店管理不仅仅基本体现在“依制度治企”,如果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用在人的潜力挖掘,创造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长远效益的实现等,单单是简单的用《制度》所能达到应有目标的。另外,再严密的《制度》条款也有机可乘,你有政策他有对策,还有可能形成对抗情绪,影响酒店管理目标的实现。这就是说,仅用“依制度治企”不是万能的,必须充分挖掘人蕴藏的诸如仁爱本性、报恩道义、责任义务、忠诚品质、爱国情怀等人文精神,加强道德教育与实践,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职业自觉性、长期性、主动性,使管理更加完善,富有成效,孝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四)孝是酒店形象特色的外现:
构建形象识别体系,为酒店外塑品牌形象,是酒店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形象识别体系,是酒店人理念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化的形象传播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给社会,从而树立酒店统一形象的识别现象。导入形象识别系统,是酒店对外强化识别交流,对内强化组织控制,规范、统一传播行为,从而让社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提高酒店自身竞争能力的一种战略性活动。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者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塑造酒店独特的个性形象。形象识别系统不仅是酒店生动的综合形象的反映,而且是酒店鲜明的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它是作为一个独立行政单位管理水准的一种外部标志。理念识别处于核心和统摄地位,是酒店开展活动的依据。理念识别包括:指导思想、发展战略、酒店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活动范围等重要内容。如“尧舜”的“感恩做人,报答父母”成为中国“以孝治企”的经典传承,“孝感动天”更是成为《孝经》开篇第一篇,我们国家提倡“共建和谐社会,共同打造健康酒店,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如果在理念识别中所体现出的的孝文化特色的酒店形象和人格力量,给人以厚重感和信任感。行为识别,又称活动识别,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对内的统一性;二是对外的独特性。其宗旨在于使上述观念价值共有化、行为化,并通过这种共有化加强酒店的凝聚力,保持酒店的生机与活力。视觉识别就是将理性化的信息转化为具体化的视觉传播形式,有规律地传达给社会,从而树立酒店统一形象的识别现象。将酒店的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并加以确定化、模式化、体系化,建立起和体现出酒店特有的形象个性。如公司以“孝治企”;就会产生一个强大的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大孝大爱之企。孝感麻糖的孝感取名于董永孝感天地的故事,台湾的孝牌茶叶取名于孝道,都对酒店个性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正确建立与使用识别系统,是迅速提升酒店形象,增强酒店无形资产价值强有力的酒店管理方法之一。
孝文化虽不能为酒店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能为酒店培育积极的伦理精神,保持先进的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酒店形象等。孝文化是酒店的“软实力”,它对于保障酒店的健康发展,更新酒店的落后观念,推动酒店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即巨大的潜在价值)。
孝文化在当今21世纪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作用;现代年轻人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家庭责任感等是极度缺乏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到今天的市场经济,一个原本经济贫穷落后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80、90后一出生就看见的是花花世界,有的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加上中国现在家庭大部分都是由四个老年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大部分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极度溺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直接导致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问题,如果一个孩子对家庭都不负责,哪来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别说对工作的酒店会有多大的责任感;再加上酒店及所有服务业的员工存在一个两极分化;即大龄员工与85、90后文化差异、思想代沟的严重现象,孝文化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之一,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利他最好教育方式;
1、利员工、国民素质提升教化。
2、利家庭和谐幸福。
3、利酒店员工忠诚度,提升团队员工的合作主动性、自主性、合作性。团队团结才是酒店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
4、利于酒店文化的全方面建设。酒店在一个“大孝、大爱”的氛围里面,酒店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肯定能够全方位得到较大提升,酒店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的酒店是没有灵魂的,就不具备竞争性,就不具备良性发展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国策调控的大环境下,同样很难让酒店创始人把酒店经营到“富过三代”;自古讲:穷不过三代,但现在很多酒店企业富过三代更加困难。
5、利于我们中国人五千年传承的根性、共性思想。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传递正面积极的思想,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够真正做到国富民强,国民整体素质才能够真正全方位提升。
国学五千年、引导孝文化、传递正能量、国人应不弃、欢迎转载。
声明:迈点专栏文章均出自迈点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