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舟:大副日志@一头雾水的“阿拉教材”错译

迈点网 · 2015-05-04 10:32:21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阿拉”教材被酒店业内人士奉为圭臬,为何阅读之下,却觉得书中标题与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美国饭店业协会教育学院(American Hotel & Lodging Educational Institute)发行的一套酒店管理丛书,在咱们酒店业,及其产业链流传,俗称“阿拉教材”。

  据说,其行业管理的高价值专业标高不言而喻。出版商字字千钧言说,犹如雷贯耳气势:

  “目前,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引进了AH&AL的教材,有1400多所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校将其作为教科书及教学辅助用书。全球45个国家有120多个授权机构为饭店35个重要岗位颁发AH&AL职业资格证书。该书在饭店业内享受最高的专业等级。”

  好像不读马上会落伍淘汰,或遭讽不入流。听闻之后,自己便都悄悄浏览这套“圭臬”。

  平心而论,“阿拉”教材被称为圭臬,不算言过其实。书中真知灼见,斐然成章,论点与案例一脉相通,相互映衬。不似国内学院教科书,理论枯燥,案例贫乏,而且彼此油水不溶,历来不获业内人认同。

  丛书共计十七本,涉及酒店管理全部领域,如运营部门、后勤支援部门、市场拓展部门等等。

  但是,笔者没有浏览过其它十六本,不敢妄言,唯独浏览并细读 “饭店业质量管理”这本后,得出一个莫名其妙感觉:一头雾水!

  一头雾水,非指书中内容,而是书本标题与内容的文不对题,离题万里。

  连小学生都明白不过,著书写文,题目与内容有密切关联,特别是论述、论证之类教科书,书名必须是作者(译者)要证明的论题,内容则是对题目的论证。

  为了写这篇文,特地买下“饭店业质量管理”,从书名到内容,一头一尾细细查阅,反复好多遍,越读越是认为,翻译的书名与内容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先说书的内容,共有十二章节,分别是:

  一、变化中的领导特征和管理特征

  二、追求质量

  三、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和里茨.卡尔顿饭店公司

  四、优质服务

  五、不断改进------过程和工具

  六、权利与授权

  七、沟通技巧

  八、指定目标、指导及冲突管理技能

  九、高绩效团队

  十、多样性的挑战

  十一、管理组织变革

  十二、职业计划策略

  十二章节涵盖的管理领域很丰富,涉及到权变理论如第一章,目标管理如第八章,团队

  建设如第六、第七、十一章,还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第十二章。

  再进入每章节内容细读,把控每章节中心意思后,不难理解,本书不是为酒店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论证,而是对如何提升酒店运营管理水平的综合论述或指导性很强运营手册。

  我们还可以从每章节前的“概要”了解,非常清晰阐明了每章的核心纲要,与书名标题的“质量管理”离题万里。

  如第一章概要:

  从传统管理原则到现代管理原则

  传统管理职能的新内涵

  1. 管理职能与管理行为

  传统的管理角色

  1. 人际关系角色

  2. 信息角色

  3. 决策角色

  4. 从管理角色到实践技能

  传统管理技能

  传统管理风格

  1. 影响管理风格的因素

  当代领导和管理

  限于文章篇幅,就不再一一举例,有兴趣读者可以根据每章阅读前的“概要”对照核对。

  我们丝毫不怀疑原文书名标题与内容彼此逻辑论证关系。

  问题出在书名标题的翻译上。

  原文标题为“MANAGING FOR QUALITY IN THE HOSPITALLITY INDUSTRY”。翻译者从句子表面意思判断,毫不犹豫就译成了“质量管理”。因为发现有质量(QUALITY),因为发现有管理(MANAGING),译者可能就胸有成竹,自信认为不过如此。

  但我们上面已经分析过每章节内容,只言“质量管理”远远不足道出本书涉及酒店管理的丰富内涵,因为本书确实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酒店运营管理书籍,而且是出自于酒店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之手,关于此点,酒店人读后尤其认同。

  书名标题的英文单词,在我国小学、初中英语就有出现,所以不是翻译难度问题!

  那么书名的翻译问题出在哪里呢?

  翻译本书者根本不懂酒店为何物!

  本书有翻译者介绍,为别人讳,就不再赘言。

  但读者可以自己查看,而且查看过一定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堂堂旅游院校大家伙或院校派专家,对酒店认识之肤浅令人生疑。

  本书可以译为“饭店业管理品质提升”或“提升饭店业管理水平”,绝对不是只讲“质量管理”。

  当然,我们可以顽固地坚持提升管理水平就是质量管理。也可以把“阿拉教材”其它十六本书都叫“质量管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