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宏:跨界成风,你真能做好吗?
酒店管理者就是一个管理酒店的业内人士,他/她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成为其他领域的高手。想出路是对的,但本末倒置就不可取了。
酒店业历来是一个时尚行业。随着跨界概念的提出,许多酒店一夜之间也变成跨界高手。酒店行业已经到了玩概念的时代了?可能是我OUT了。酒店管理者就是一个管理酒店的业内人士,他/她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成为其他领域的高手。古语有曰,“隔行如隔山也”。莫折腾!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想出路是对的,但本末倒置实不可取,更不可为。
政府今年有两件大事:一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二是中国制造2025。笔者认为完成这两件大事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没有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切的随意跨界就是扯淡!酒店行业不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行业属性,让我们很多人都轻视或忽视了它。所有的跨界都可以拿到酒店行业来试验,随意搭配组合。当然,对于自己投资的酒店而言,这是您的一亩三分地,您可以随意玩。对于更多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而言,您别把投资人给您的责任给任性了。
不久前,南方都市报有篇文章《酒店业未来新模式:购物大卖场,住宿不收费?》持续刷屏微信圈。文中引用了很多酒店集团的现身说法,说这是一种未来方向、新模式,未来有光明的前途。这个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抒发自己的观点。但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线酒店管理运营者而言,我却陷入了沉思。我的思考来源于两点:
一、这种售卖模式其实在外资品牌刚进入中国时就已经存在了,并不是新模式。如威斯汀的浴巾、天梦之床等等。我大胆臆测——它们当初的目的绝不是要靠这个挣多少钱,仅仅只是为了给客人提供方便,更多地宣传自己的酒店品牌,更好地让客人体验到高品质的酒店产品。您能指望这类售卖每年给您带来几千万的营收?拿我刚刚例举的威斯汀酒店来说,据我所知,他们的这部分售卖营收份额占比并不大。对于它这样一个国际品牌,鉴于它几十年的售卖经验来说,它们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获得售卖营收上的成功。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酒店购物大卖场模式只能是聊以自慰罢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飞速发展,酒店用品在很多渠道都可以获取,可能性价比更高,客人凭什么选择所谓的“酒店大卖场”?
二、本末倒置,不重视酒店主业的思维模式,这是酒店从业者需要警惕的。海量信息时代,跨界组合拳频出的时代。同样的,这是一个最好的酒店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酒店时代。“最好的酒店时代”指从业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来样加工。谁都可以创新思维,展现个性。“最坏的酒店时代”指的是资讯爆发,从业者容易迷失自我,迷失管理。一个酒店可能会因为选好址、定好位就飞速发展,同样的,一个酒店也有可能因为走错道,瞬间就落败。在这样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这就是行业的宿命。中国现在最可怕的酒店现状是:不从事酒店的谈酒店管理,办公室坐班的专家学者指导酒店行业未来。这就是体制问题,必须要改革的问题。其他行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德国制造享誉世界,是中国制造要认真学习的,这个学习的核心就是坚持专业化,坚持务正业走正道。单就酒店管理而言,这个正业就是酒店产品和酒店服务,这个正道就是坚持宾客酒店产品消费体验满意度。
当然,今天的一些文字并不是否认跨界这个概念和做法。笔者担忧的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提醒一部分酒店管理者会被这些新事物所迷惑,被这样的舆论氛围带入沟里。酒店行业还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坚持下去,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鲜血液注入酒店行业,对于他(她)们而言,如今这个酒店时代不能让这些年轻人手足无措、本末倒置。酒店行业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提供给客人住宿、餐饮、娱乐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罢了。酒店行业是一个“现场直播”的行业,切莫在酒店行业炒作概念,客人都是非常睿智的个体。
专注产品和服务,务正业走正道是酒店行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对于那些炒作概念,忽视酒店真正产品和服务的人们,我想问一句,“what are you 弄啥嘞?”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