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如:新常态下国际集团在华新动向
在新常态下,由政府、房地产商等推动国际品牌发展的背景已显然发生了改变,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近十几年来,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自然也是世界酒店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也是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大陆攻城略地、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投资驱动转为消费、创新驱动转变的状态,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将会有哪些变化呢?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新常态到底是什么状况,首先,基本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GDP增长的绝对值仍然是世界之最,远高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不管是2014全年,还是2015年上半年(据商务部统计,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914家,同比增长8.6%),中国都在世界排名第一;再者,中国经济发展有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均GDP较低的特点,国家发展重心正通过“一路一带”等战略向中西部、不发达区域倾斜,中国经济发展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相应的酒店业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发展的背景和特点来看,一直以来,国际酒店品牌在大陆的发展主要以高端奢侈品牌为主,这背后主要是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国企的推动,引进知名酒店品牌为政府面子工程、提升地产价值、房地产商避税等方面起作用,全国各地不论市场基础如何,指定要求引入国际酒店品牌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背景下,近十几年国际知名的高端酒店品牌几乎悉数进入中国,而且高端酒店项目几乎都被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垄断。
在新常态下,中国酒店业长期看好,这是业内共识,但由政府、房地产商等推动国际品牌发展的背景已显然发生了改变,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也将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端品牌发展态势趋缓、趋稳
严重超前发展的中国高端酒店在接下去的几年发展态势必然趋缓,一方面是房地产发展放缓;二是高端商务公务消费受打压;三是高端酒店在发达区域已趋于饱和,这些因素在短时间不可能逆转,而国际高端酒店品牌本身在发达城市基本已完成布局,所以以高端酒店为主要载体的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减速也是必然,今明两年进入市场的国际品牌数量不少,事实上只是前几年高歌猛进的滞后现象。
但国际酒店品牌还有诸多优势,而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总体处于发展阶段的基本事实,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的市场机会依然是很大的,当然接下来主要还是要靠自身的市场优势,直接面对国内酒店品牌的竞争,在中国有序稳健发展。
二、退出、毁约现象增加
对于投资商来说,国际酒店品牌相对国内酒店品牌成本要高得多,近年来高端消费的低迷,并没有改善的趋势,许多高星级酒店、高端餐饮不得不向中端、大众转型,国际酒店品牌所起的作用在减弱(甚至负面),而费用越来越成为沉重的负担;有一些业主引入国际品牌本身就是权益之计;一些在建、规划中的国际品牌酒店,其投资商出于对市场的担忧,延缓投资或改换门庭;合约到期自创品牌的投资商也不少,种种原因将使国际品牌被迫退出、毁约的现象增加。
三、转战中档市场
中国酒店业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结构不平衡,中档酒店比率低,高端消费、畸形消费受打压的情况下,中档市场的需求量将更大,国内品牌公司纷纷发力中档市场,而国际酒店集团自然也不会缺席。
国际中档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在时间上并不落后于国际高端品牌,只是没有高端酒店发展迅猛,或者中档国际品牌被当作高端品牌使用。如今,形势变了,喜达屋旗下的福朋喜来登,希尔顿酒店旗下的希尔顿花园、希尔顿逸林,万豪酒店旗下的万怡酒店,雅高集团旗下的美居、诺富特,洲际集团旗下假日酒店和智选假日等品牌,这些已进入中国市场的中档品牌正在加紧布局,没有进入中国的也在不断涌入,如凯悦酒店集团就将引进凯悦嘉轩和凯悦嘉寓两个中档品牌进中国市场。据报载,喜达屋旗下福朋喜来登、雅乐轩和源宿三大中档品牌2014年新开酒店数量35家,并签署新酒店协议100份,2015年喜达屋新开业酒店中将约有一半为中档品牌。国际酒店集团在转战中档市场,一方面是在高端市场完成了局部的布局,另一方面是看好中档市场,以及向大城市郊区和三四线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和国内品牌联合、合作
国内酒店集团华住、铂涛和锦江等酒店集团已成为国际强势酒店集团,尤其在中国国内拥有强大的会员体系,而国际品牌在国内中档市场缺乏人气,但品牌知名度高、有国际订房网络,因此国际、国内酒店品牌联姻就是迟早的事了,铂涛集团已与希尔顿合作,引进希尔顿欢朋酒店,铂涛将全面负责欢朋酒店在中国的市场运营;华住酒店集团与雅高酒店集团签署长期战略同盟协议,共享会员体系。近年来国内酒店集团和国际酒店集团合作兼并的消息不断,不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内酒店品牌都有联合的动因,开花结果就是时间以及谁和谁的问题了。
五、中国化、本地化趋势
以往主打高端品牌的国际酒店集团主要面向境外消费者和高端中国旅者,随着国内游客的增长,以及国际酒店品牌的扩张(也包括品牌数量的大量增长),国际酒店集团内的中国住客的比率越来越高,甚至一些国际品牌酒店内的外国游客微乎其微,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国际品牌进到中国市场后,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进和调整,以便更好地为当地消费者服务,而国内出游人数激增,到处充斥着中国游客,不迎合中国住客的国际酒店集团将错失发展机会。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