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滴滴合并ofo以后 才是互联网出行恶战之始

迈点网 · 2018-05-02 14:59:56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这个由滴滴、美团、阿里组成局,接下来任何一方稍一不慎,互联网出行的格局就会发生变化。

  (迈点专栏作者  包力维)本文是一篇针对互联网出行领域的预测文章。最近网上盛传“滴滴无朋友”——其实这是句废话,做企业何曾有过永远的朋友抑或是永远的敌人?滴滴只是暂时处境比较尴尬而已。笔者认为,共享单车显然只是滴滴与美团、阿里的前哨站。在全球范围内,滴滴的终极目的是要与uber一战。但在此战之前,滴滴先要面对来自美团和阿里的两头夹击,合并ofo也是不得不下的一步棋。这个由滴滴、美团、阿里组成局,接下来任何一方稍一不慎,互联网出行的格局就会发生变化。

  三巨头醉翁之意“都不在酒”

  尽管近期滴滴与美团、阿里在共享单车领域的争抢戏码吸引了不少观众,但此三者醉翁之意其实都不在酒。众所周知,无论摩拜、ofo还是哈罗,其财务现阶段都是入不敷出。而就共享单车目前的商业模式而言,盈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三巨头也都心知肚明,只是各自织着不同的网,其购买共享单车赛道的动机也不尽相同。

  在美团看来,合并摩拜乃是一箭三雕之举。摩拜单车既是庞大的流量入口,也是其本地生活链条的重要一环,更是美团链接当地旅游消费场景的必备条件。依照美团“旅游是在异地的本地生活”的思路,游客在异地1-3公里的出行共享单车必不可少,这一场景不仅切实存在并且完全符合消费者现有习惯。另一方面美团进军打车市场后,摩拜单车和美团打车将形成互补,组成美团在互联网出行领域的“网”。

  在阿里看来,共享单车也是必买赛道。其不仅是支付宝城市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芝麻信用大数据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当然,共享单车的入口价值也是阿里看重的。

  对滴滴而言,业务生态完全聚焦于互联网出行市场。(滴滴外卖在笔者看来无非博眼球而已)按照程唯和柳青的战略部署,滴滴未来是要在全球市场和Uber决一死战的,岂能容忍高频的1-3公里内打车市场被共享单车截胡?必须坚决进行收购,以维持滴滴在打车市场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出行 一家独大毕竟只能是妄想

  笔者认为,互联网出行市场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完全垄断。一方面从监管角度来看,一家独大意味着它就可以破坏规则。而“衣、食、住、行”的“行”关系到民生命脉,如果出现第二个携程,公交秩序何以保全?,百姓出行何以保障?

  另一方面,尽管滴滴近两年一直稳稳占据打车市场寡头地位,却不代表行业格局已定。对于BAT来说,“行”场景不仅仅是极为重要的入口,也是各自生态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只不过BAT都会静待最佳时机加入战局。滴滴对此也早有预判,无论是内部严防美团打车还是近期的IPO提速,目的只有一个:在与Uber决战前先打垮国内一众搅局者。

  然而滴滴目前的处境并不容乐观,不仅打车业务遭美团搅局,1-3公里出行市场共享单车也是一大威胁。从2018年2月易观智库发布的《共享单车APP活跃用户覆盖率TOP3》可见,美团旗下摩拜以49.14%占领近半壁江山,而阿里旗下哈啰单车紧随其后。哈罗5.64%的APP覆盖率并不能说明其实际市场占比。据笔者了解,哈罗作为阿里旗下共享单车品牌,其主要客群都在二、三、四线城市,而这些城市的订单大部分均来自支付宝扫码用车,实际市场份额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

  共享单车将很快迎来“决定战” 但这远不是终局

  共享单车目前已是存量市场,依目前的形势来看,笔者认为“决定战”打响在即。对于滴滴而言,合并ofo已成为不得不的选择;对于美团而言,收购摩拜的下一步必然是加速整合;而对阿里来说,哈罗单车在去年推出免押以来,其订单量也在飞速增长,三巨头很快又将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滴滴是否最终能在全球市场对战Uber,还有好几关要过。第一关就是在共享单车领域,决战美团和阿里。但笔者认为,即便是打赢了这场“决定战”,还得再打后续的升级战,因为1-3乃至3-5公里出行还可以被新的品类占据。用户除了可以打车或骑共享单车以外,为什么就不能骑电单车?在中国这个人口庞大的国家,每一种出行工具都有相当数量的用户,必须要赢下这些细分市场才算最终胜利。但资本留给滴滴、美团、阿里的时间不会太长,一场场恶战在所难免。

  本文系迈点专栏作者原创首发文章,不代表迈点观点,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