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迈点网 · 郁珽专栏 · 2019-01-02 11:01:39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行业中人的传统和保守,却可能会是行业发展的最大桎梏。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宋】李清照

  1,

  2018年,还剩下不到3天。

  如果用一首诗词来形容2018这个戊戌年,无论是行业发展和个人感受,可能就是李清照那首《如梦令》最贴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行业中人,可能都在KPI的驱动下,只顾埋头赶路,无暇去观照那些“雨疏风骤”,亦未感受到凛冬将至,怎奈“浓睡不消残酒”,奈何、奈何,奈若何?

  2,

  记得很久以前去香港旅行,一大早坐着铛铛车,去上环附近探访坊间最知名的早茶名店“莲香楼”。说实话,当我兴冲冲一脚踏进那件烟火气氤氲的老饭店,几乎所有正在聊天看报的食客,都同一时间抬起头来看我这个牛仔裤T恤衫棒球帽的外地客,在整个以本地老年客人为主的氛围里,我的出现就像是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马群闯入了一只红屁股狒狒,双方都很错愕,整个饭店的空气忽然一下子凝固了一样:很多束翻越各种材质的老花镜上沿射向我的眼光里,充满了狐疑和警惕。

  我假装很懂行地坐在一个圆台前,在完全不知道堂倌用粤语在说什么的情况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喝到了用缺了口的茶壶泡的一壶酽茶,也花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最终弄明白老饭店用餐流程。我在一众异样的眼神里,战战兢兢地用完了印象深刻的一餐传统早茶,满是感慨地离开了上环。

  老饭店、老主顾、老堂倌,还有在饭店门口招牌上赫然写着的:“本港最传统早茶!”,坚固而执着。

  香港莲香楼的奇遇,不禁让我想起行业中人面对全新的时势变迁,依然“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同样坚固而执着。

  莲香楼的传统和略显保守,可以是老店揽客的招牌,但行业中人的传统和保守,却可能会是行业发展的最大桎梏。

  3,

  2018年年初,曾和一个前百强地产公司的老大哥深聊。他告诉我,他和他的团队很遗憾在2016到2017那一波没有加杠杆去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于是他准备在2018年奋力一搏,全力加杠杆去拿地做开发,做高周转。我听完老大哥的宏大目标之后,真心有点儿替他担心:往往错过的机遇,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弥补。2018年的时势,如果加杠杆太多,也许会在2019到2020年再次遗憾:“为啥在2018年要加杠杆?”,而留给我们再遗憾的机会,真的不多了。可惜,在当时的情境下,已经无法劝说老大哥停下脚步。

  站在当下的时点回看很多地产企业的战略选择,上半年都想着高周转,但是到年底一看,除了公司高管团队的高周转,年初制定的销售业绩和规模指标,和现实相差太多。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也,势也。时移势易,世间岂得万全法,可以不顾时势,而总想毕其功于一役?

  4,

  2018,对个人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太多过往从未经历过的时势变迁,更加深了对行业周期和个体发展的理解和认知,颇有暮春时节花下浅酌即醉的惜春感怀;2018,很感恩能有一整段时间,对行业做深度思考和广泛调研,并且跟随前辈高人外出取经交流的难得际遇,用先发优势国家的行业经验来观照我们自身的发展历程,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2019年,传统“开发-销售”的地产行业商业模式,会面临多周期叠加和外部市场环境压力等多重考验,夸张点说,传统模式正在急速走向衰落,中小规模的地产商面临着洗牌和被洗牌的严峻考验。竞争态势会日趋明朗,马太效应显现,强者恒强,但已然不可能有“大到不能倒”的自负和骄傲。时势变化,是无法规避的外因,即使企业经营不犯错,非传统竞业者降维打击的风险亦将无处不在。

  秋意已来、凛冬将至,春花岂能兀自盛开?此之谓,顺应天时。

  5,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好,2019!

 【郑重声明】

  本专栏文章均为原创文字,所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新闻媒体、上市公司和/或金融机构的立场。版权所有,文责自负。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