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酒店筹建需要长期主义
营建一体化,是酒店行业最大的特点。
酒店筹建是一个阶段性任务,同时又是一个长周期任务。
每一个酒店的建设其实从根本上看都是酒店投资人的初心体现,更是酒店设计师的美好作品。
这就像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设都长达百年之久一样,这背后其实是家族和信仰的传承。
在后疫情时代,酒店经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酒店建设却是极其确定性的事情,也是酒店人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一个回归。
酒店建设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件百年大计的事情,因为一个酒店未来1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的经营都要受到建设时期留下的标签和烙印影响。
客人价值诉求=设计建造价值+运营管理价值,通过酒店运营公式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酒店的经营是建设与运营合一的事情。
这其中,建设塑造的是功能价值和投资价值,而运营塑造的是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四种价值正是客人价值诉求金字塔的组成。
营建一体化,是酒店行业最大的特点。
当服务业在中国GDP中占的比重超过50%以后,人和人的关系、企业和人的关系、价值创造的方式都发生了一些根本的改变。
这背后折射的是从工业思维到服务业思维的认知改变。
在新的思维中,创造价值正在逐步让位给传递价值,消费者关注的不在是产品的功能属性,而是更加关注情感属性、改变生活属性、社会影响属性。
后疫情时代,酒店建设更加需要从用户价值塑造出发。酒店的运营需要与周期共舞才能获得持续成功。
相对于经济周期,酒店建设仅是个阶段性项目,但是站在长期主义的思维看,酒店作为一项持续性经营资产,酒店“建设”反而成了一项周期性工作。
在长期主义视角和思维下酒店需要关注人口的代际迭代,关注人群的分化,关注数字化浪潮带来的颠覆,关注跨界带来的生存打劫。
这些因素的存在看似很宏观,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影响到酒店从假设到运营的方方面面。
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当代的作品,卓越的设计是设计跨越时代的作品。
其实从本质上看,酒店是一个空间,是一个意义的储存器,而酒店经营的本质就是通过服务创造增量价值实现空间增值,要想实现跨越时代的目标,就必须找到满足消费者跨越时代的意义感,不断迁移酒店自己所处的价值网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