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专业职业教育如何落实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构建院校+平台+企业的旅游职教协同发展体系
(迈点专栏 栗书河)《职教法》修订实施在即,旅游类专业职业教育如何落实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即将成为法律关注的问题。
回顾旅游类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之路,一方面是职业院校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努力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旅游服务业企业进一步加大主动对接院校,不断扩大引进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和工作的需求规模。但是,每个院校和对接企业除了在国家规定实习教学期内的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教育学习活动外,专业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发展率较低的状况依然如故。“双师型”教师在企业中培养和企业实践内容融入院校课堂的落实,仍然是院校“三教改革”的痛点和难点。
众所周知,包括订单班形式在内的,以企业短期人力资源补充为需要达成的实习环节的校企合作,不可能适应院校以人才长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根本原因就是在校企人才供需生态环境中,缺失了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这一功能角色。本次《职教法》明确提出了行业组织“开展人才需求预测、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及信息咨询,培育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内容条款,为解决人才培养与任用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出了方剂。
包括饭店在内的餐饮住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自主发展,自负盈亏,人力资源的配置完全市场化调节,相关行业招聘信息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具备相对集中优势,以最佳东方-旅游服务业的招聘求职平台为例,通过近5年以来的相关岗位招聘信息研究,能够勾画出某一工作岗位行业性总体需求发展态势,包括招聘地区分布、岗位待遇、职位工作能力要求等走势,也能及时反应即时招聘信息要求。这对院校判定3-4年后人才需求有着重要的预判支撑作用,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料。院校通过与行业人才信息大数据平台紧密对接,并通过平台联系企业资源,构建“专业+平台+企业”的职教发展生态环境,这将是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等旅游类专业教改的必然境界。
本文系迈点专栏作者授权转载文章,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转载是凝聚网络力量的重要方式,如有争议,请及时反馈至邮箱:news@meadin.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