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鸿章遇见华尔道夫酒店
入住体验了北京华尔道夫酒店,想起了晚晴重臣李鸿章,还有他和华尔道夫酒店的渊源。
这回,工作拍摄,我入住体验了北京华尔道夫酒店,想起了晚晴重臣李鸿章,还有他和华尔道夫酒店的渊源。

晚清重臣李鸿章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建筑外观
李鸿章│北京贤良寺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所在地,前身为台湾饭店,原贤良寺地块。
贤良寺,是清朝历史的一块胎记,前身为康熙帝十三子胤祥的怡亲王府。胤祥这家伙,性格稳、行事慎,康熙帝晚年的夺嫡之争中,他站队正确,力助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胤祥死后,雍正帝便将胤祥所住的怡亲王府,抬举为贤良寺,并御制碑文。1747年,贤良寺自原址迁往冰盏胡同(亦称冰碴胡同)。
因其临近皇宫、闹中取静,加之贤良寺住持,善交际,故成为封疆大吏入京陛见时的首选居所。晚清时期,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等权贵因公赴京时,皆下榻于此。
李鸿章更是对此地青睐有加,当年第一次奉召进京时便住于此。

李鸿章老年在贤良寺合影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四合院
贤良寺是清代一座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寺庙,进入人生暮年的李鸿章曾于此地经历了晚清时期的诸多重大事件,并度过生命最后岁月:
1910年10月30日,李鸿章在贤良寺寓所内,吐血,经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1901年11月7日,大清NO1号“裱糊匠”李鸿章,于贤良寺内悲凉去世。
兴许,为留住贤良寺历史文脉,如今的北京华尔道夫酒店主体建筑外,还有单独的华尔道夫酒店四合院,在酒店主楼约10米外的西堂子胡同17-19号,分成东西两院。
我实地参观过,华尔道夫酒店四合院,雕梁画栋,青砖灰瓦,金线苏画,整体看起来大气磅礴,京韵浓厚。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四合院内部(肖可霄摄)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四合院侧门(肖可霄摄)
地段传奇,北京华尔道夫酒店的服务,也是可以的。通过携程预定支付后,入住前2天,我就收到酒店私人礼宾Alex电话问候,他表示,在北京有任何需要可以联系他,听闻后,我心里较安定。后来入住时,我要去北京前门见朋友,地铁线路,Alex给我较详细参考。他家的鸢尾宫1893,是北京餐饮“黑神话”。腌渍鰤鱼、番茄酱配宽管意面、重瓣玫瑰、班尼迪克蛋,好看好吃。床垫,也是百年历史的金可儿,如此尊享滋味,恐怕是李鸿章也享受不到的吧?

华尔道夫经典的红丝绒下午茶

番茄酱配宽管意面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总经理杨婷婷女士在OTA的回复
意外的是,入住后,自己对北京华尔道夫酒店的设计、服务、餐饮,在携程做点评。是换了“马甲”写的。未曾见面的酒店总经理杨婷婷女士,却隔空对话,一丝不苟地,对我做了长长的回复,这让自己对华尔道夫的服务,有切身感受。
就是,有点遗憾,传说中,北京华尔道夫酒店的老楼和新楼中间,有条神秘的地下通道,却无缘见得。
李鸿章│纽约华尔道夫
李鸿章,是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的炒鸡VIP。
1897年8月28日,开业仅4年的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迎来了73岁的中国特使李鸿章,这让美国人兴奋到抓狂。

根据1931年出版的《华尔道夫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Waldorf-Astoria)一书分析,在李鸿章到访那个年代,普通美国人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的阶段,而高大、爽朗的李鸿章所展现的风采,令他成为华尔道夫饭店开业后第一位引发公众狂热的“明星级”客人。
据记载,李鸿章3名厨师,占据了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地下层的厨房,把那活生生变成一个中餐馆。饭店服务员很快就学会了中国式规矩:所有的菜肴和餐具都不能直接递给李鸿章,而必须先交给他身边的一名高级随从。
也是无意,纽约华尔道夫背刺了李鸿章一刀。原来,这是李鸿章第一次使用“辘轳梯”(电梯)。
让纽约人大跌眼镜的是:李鸿章居然没有夜生活,每晚8点准时上床。即便在8月30日晚,美国外交人员为他举办晚宴。一到8点钟,李鸿章的翻译起身,为众人宣读了李鸿章的致辞,然后,李大人起身,向大家鞠躬后,就退出宴会厅,就寝,丝毫也没感觉这有什么无礼之处。
李鸿章在华尔道夫饭店留下的最大一份“遗产”,就是一道名为“杂碎”(chop suey)的著名中餐,至今风靡全美。

李鸿章杂碎
《纽约新闻报》就记录了这道名菜的诞生。李鸿章在美国设宴招待主人时,为了调和中外客人的口味,其厨师大胆革新,将芹菜、豆芽和腌制过的肉混合制作,结果很受老美欢迎。询及此菜芳名,李大人随口忽悠老美道:“杂碎”。
这道菜,其实就是肉丝炒菜丝,用牛肉丝、猪肉丝或鸡丝等,与绿豆芽、芹菜丝、笋丝、青椒丝、洋葱丝、大白菜丝或者雪豌豆等混炒。1903年梁启超游历美国时,专门对此考证,当时单纽约一地就有三四百家“杂碎”馆,打擦边行为,“每岁此业收入可数百万”。
经不少专家考证,这道菜其实与李鸿章本人及华尔道夫饭店毫无关系,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奇迹。
在北京华尔道夫酒店的客房,我发现,床垫是金可儿。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的床垫,是金可儿(肖可霄摄)
耐人寻味的是,翻开金可儿的品牌历史,也是非同寻常。
1898年,也是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饭店迎来中国特使李鸿章的第二年,俄国移民的第二代赛缪尔.布隆斯坦(Samuel Bronstien)先生,因为坚信通过设计和工艺的改良,可以制造出更健康舒适的床垫产品,于是在明尼苏达州(Minnesota)的首府圣保罗市(St. Paul)开设了自己的工场,并命名为美国床具公司(U.S. Bedding),从此开创了金可儿跨越百年的品牌传奇。
也许,这就是“皆有所承”吧。
3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