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丽:服务在哪里? ———酒店业的灵魂叩问

迈点网 · 石小丽专栏 · 2025-04-23 16:38:38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借用科技是做好服务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完全替代品。

在智能机器人递上房卡的瞬间,在扫码点餐系统冰冷闪烁的屏幕背后,在自动入住机吞吐证件的机械声响里,我们不禁想问:服务在哪里?当酒店业、餐饮业纷纷将巨额资金投入科技设备迭代,“创新”“智能”成为行业热词,人与人之间那份真挚温暖的服务,却悄然隐匿在冰冷的金属与代码之后。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下行业内充斥着对数字的狂热追逐——入住率、成本率、利润率成了经营者口中的高频词,而服务品质的提升却越来越少有人问津了。

无论酒店规模大小、硬件条件如何,服务的核心理念都应是立身之本。高星级酒店即便设施完备,若缺失优质人工服务,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空洞躯壳;单体住宿与餐饮受限于规模,更没有理由忽视服务。行业似乎陷入本末倒置的怪圈:言必称“渠道”“资源”,却鲜少有人低头打磨服务这一核心“软件产品”。究其根源,智能硬件服务如同标准化快餐,投入资金、安装调试即可快速见效;而优质的人员服务,恰似精心烹制的佳肴,需长期培训、持续管理与员工发自内心的投入,因过程繁琐、难以短期量化,常被企业舍弃。有些酒店为提升利润率,过度削减服务人员,将资金投向数字化营销,虽短期入住率有可能上升,但差评如潮也是早能预料的,最终口碑与收益双双下跌。

事实上,行业不缺创新概念与智能设备,真正稀缺的是打磨服务的专注。东京安缦酒店从不以科技标榜,却凭借“五步一礼”的服务准则闻名:服务员在客人五步外保持关注,三步内微笑致意,近身时轻声问候。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无数政要名流成为忠实顾客。再如京都百年旅馆“柊家”,没有智能客房,却通过观察客人饮食习惯、主动调整餐食口味,将“宾至如归”做到极致,连续多年蝉联米其林住宿推荐榜首。这些案例证明,最珍贵的创新不是堆砌科技,而是以真诚之心洞察需求、以匠心精神优化体验。

服务场景中更需展现智慧与素养。新加坡莱佛士酒店曾接待一位因航班延误深夜入住的客人,前台不仅迅速办理手续,还奉上热毛巾、安神茶,并协调延迟退房;杭州一家单体民宿面对因菜品上错而情绪激动的顾客,服务员先诚恳道歉,赠送特色点心,再耐心沟通补偿方案,最终将不满转化为好评。即便面对无理取闹的客人,优质服务人员也能保持不卑不亢,礼貌回应:“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我们一定妥善处理。”这种克制与专业,既维护企业形象,也展现服务行业的文明高度——酒店不仅是商业场所,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展示窗口

积极向上的服务素质与不断进步的文明,永远不会过时。从古代客栈店小二的热情招呼,到现代酒店服务人员的优雅礼仪,“以客为尊”的精神始终贯穿其中。这种对服务品质的追求,早已融入社会文明血脉,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酒店经营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产品打磨的修行。那些聚焦冰冷数据、追逐渠道资源却忽视服务的企业,终究是舍本逐末。当我们追问“服务在哪里”,答案应回归到每一个真诚微笑的服务人员身上,回归到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互动之中。在未来,随着社会加速迈向数字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愈发稀缺,心理层面的需求日益凸显,优质的服务将不再只是商业竞争的筹码,更会成为抚慰人心的珍贵力量,以温暖的人文关怀,照亮快节奏时代里人们的精神角落。唯有摒弃“快餐思维”,重拾对服务的敬畏之心,将“用心服务,宾客至上”落实到每个细节,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行业才能迎来真正有温度的发展。

借用科技是做好服务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完全替代品。真正的服务革命不在于代码迭代,而在于重铸“人性的光辉”。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