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外滩三号,25年发展不到20家的松赞,艺术能抚慰2500W+上海人隐秘的角落吗?

迈点专栏 · 肖可霄专栏 · 2025-06-17 13:46:43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真正的酒店品牌,不是商学院规划出来的,而是自然长出来的。

一家来自西藏雅鲁藏布江边的酒店,空降上海外滩,和东方明珠做隔江邻居,搞了个隐秘艺术展,这有什么看头?

这个叫“松赞”的酒店,能否像Labubu抚慰治愈2500W+的上海人?

10.png

▲外滩三号建筑的塔楼,灵秀,好看(肖可霄摄)

松赞酒店 一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路,外滩三号。我看了松赞“隐秘之门”展,还巧遇贵妇朋友赵女士。

感觉这个叫“松赞”的酒店,像一级心理咨询师。企图用西藏美学这个“看不见的手”,送来高鲜度“长安的荔枝”,催眠我们的焦虑和分裂式需求。

展览5部分,主题玄妙。

例如人文主义的复兴、行者的道路、照见与觉知等。

如同我刷到的很多电影营销号,自动响起一个AI声音,且肌肉记忆般接上一句“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出意外了”。

艺术展上,不出意外的我又看到丁乙的“十字”。

早在1989年和2019年,丁乙曾两度深入西藏,中间隔了30年。

这回外滩三号展览的“十字”,丁乙深度思考“在地性”,用西藏当地4种媒介——木板、亚麻布、藏纸和西藏册页,还用了绘制唐卡的矿物颜料、骨胶。

一边是虚幻模糊,一边又是“十方”似的精神性,还叠加外滩三号这栋百年魔都建筑的魔性,丁乙作品,好有时空折叠性。

展览现场,贡嘎嘉措裴庄欣上田义彦等艺术家,通过自己对世界第三极之照见,投射自己觉知。小红书博主文青们,与其来看展览,不如说是在黄浦江边,做个短暂的人生牌普拉提。

▲展览现场部分作品(肖可霄摄)

“慢先生”松赞 安宁自在能实现吗?

我眼里,“松赞”是1家很奇怪的酒店。

它是中国连锁酒店里著名的“慢先生”,发展 25 年,平均每年只开0.7家店。90% 还都是西藏等本地员工,甚至连普通话都说得有些卷舌头。

从唐卡、藏香到神山圣湖,松赞用一套 “文化操作系统” ,将地理坐标变成精神刚需。

松赞“奇怪”,还体现在它的反效率、反预制。当连锁巨头靠千篇一律的“标准化”攻城略地时,藏在滇藏线的松赞酒店,却用藏族文化成为最特立独行的酒店。

社会是巨大的搞钱系统,我们注意力经济的上半场,是平台算法操控的战场。下半场呢?可能是意识主权的破茧之战。

上半场的野蛮流量喧嚣后,也许必然催生松赞们的精神回归吧?

这可能也是松赞吸引俞敏洪的原因之一,今年3月,“东方”既“白”,松赞酒店迎来俞敏洪,后者成为松赞第三大股东。

还记得,2023年8月29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松赞白马多吉先生1个多小时的演讲,他说的是“藏普”,白马非马,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会场上,他真诚,我可以感受得到。

7.png

▲2023年,松赞“大家长”白马多吉先生演讲(肖可霄摄)

从Al到爱,从异国到仙境,松赞固执也试图用2500年底蕴的“喜马拉雅文化”,为在SKP排队抢购老庙黄金的用户寻找内心的安宁和自在。

这“安宁和自在”宏大的叙事愿景,松赞可以为我们实现吗?我不知道。

但诡异的是,我一直没睡过的“松赞”,性缩力爆棚,堪为都市牛马的奢侈品,还成为我这枚非著名酒店体验师心中有“信仰力”的中国酒店品牌之一。

外滩三号大楼 上海百年时空折叠

值得玩味的是,这回松赞选择的上海外滩三号大楼,好有故事。

它原叫 “有利大楼 ”(Union Building),始建于1916 ,袁世凯病逝那年。

气质上,外滩三号是绅士,没汇丰银行大楼的豪奢,没百老汇大厦“山”字型的大块头,它站在外滩第一立面,是天际线灵动一笔。

外滩三号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创下上海3个第一:

1、它是外滩第一幢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

2、46 米高的外滩三号,还短暂成为上海建筑高度之最。

3、它还是公和洋行在上海的建筑开山之作。

公和洋行是谁?

▲外滩三号经典建筑介绍

它也叫巴马丹拿建筑集团,150多年品牌历史。

外滩第一立面的历史建筑中,有11 栋,是由巴马丹拿集团以公和洋行的名义设计完成的。例如,《繁花》里的上海和平饭店。  

3.png  

▲记住啦,这位戴哈利波特式眼镜的歪果仁,叫威尔逊,英国人,上海和平饭店(沙逊大厦)的建筑师。

2.png

▲上图,来自上海商业名录(1918年)

因外滩三号是“公和洋行 ”在上海的第一个建筑项目,后来,“公和洋行 ”豪横租用外滩三号作为办公场地。

另一位和外滩三号有关联的建筑大师,是美国建筑师墨菲。

这位墨菲,炒鸡厉害,曾是民国时南京城的建筑师,还设计了北京清华、上海沪江和复旦等10所中国高校建筑。

1918年,墨菲先生租用外滩三号部分写字楼,作为自己建筑师事务所的上海分部。

1.png

▲1919年,墨菲为上海沪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做规划平面图

看松赞“隐秘之门”艺术展,又了解外滩3号的建筑密码后,我更觉得:

万事有因果,真正的酒店品牌,不是商学院规划出来的,而是自然长出来的。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