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客垃圾分类没做好 长租公寓需要“背锅”吗?

迈点空间租赁综合 · 2019-06-24 09:24:57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因为租客群体流动性较大,目前阶段只能用契约精神来规范。

  “房子租出去了,但居委会三天两头打我电话,说租客垃圾没分类,让我督促一下。”今年,王先生把浦东的一套房子租给了一个保安,“租客三班倒,错过投放时间就随地把垃圾放在厢房外,被批评了许多次。”王先生担心,7月1日之后,作为房东的他是否也会受到相应处罚?

  租客垃圾分类不规范,房东会跟着受罚吗?上海市城管执法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遇到此类情况,采取‘谁丢罚谁’的原则。”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人士也表示,因为租客群体流动性较大,目前阶段只能用契约精神来规范。

  01

  闵行航华四村  租客垃圾不分类将被扣租房押金

微信截图_20190624091914.png

航华四村的租房合同列出了垃圾分类的内容

  如何有效督促租客进行垃圾分类?在闵行区七宝镇的航华四村,垃圾分类被白纸黑字写进了租房合同。

  航华四村的嘉丰新苑和嘉丰花苑两个小区有1052户,其中15%是租户。由于租客流动性强,对社区的融入感不强,工作人员在沟通的时候,不少人比较冷漠,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遇到了瓶颈。

  为此,居委会跨前一步,整合小区沿街房地产经纪公司,共同拟定了一份全新的租赁合同,希望从源头上告知租客规范垃圾分类。记者看到,这份新版的房屋租赁合同明确规定:“如因房客违反条例产生的罚款房客拒绝缴费,房东有权从其房屋押金里扣除。

  崔辉辉和同伴一起租住在航华四村居委下的嘉丰花苑已有半年,从事IT行业的他们一直早出晚归,垃圾分类入户宣传的工作人员总是不能相见。如今,地产中介公司找他和房东新签租赁合同,白纸黑字,让他不得不认真重视小区的“分类垃圾”工作。

  他承认,男生总是神经大条,之前他和同伴在家垃圾都是扔到一起。“现在这项条例写入合同,我们在家也会有意识地分类垃圾。”他说,来上海为了更好的工作,同样也希望有更好的环境,所以垃圾分类这样优化环境的举措,作为外来人员的他也是要鼎力支持的。合同约束模式尚属先例希望源头落实垃圾分类。

  另一名租客告诉记者:“起先觉得不太理解,房东连我怎么扔垃圾都要管。但后来,看到小区垃圾分类气氛那么浓,我也很自然地开始融入,在扔垃圾时做好分类。小区干净了,我们住着也舒服。”

  今年5月,来自太平洋房屋、自如租房等六家房产中介公司的代表,与房东、租客签订了新版的房屋租赁合同,要求租客必须遵守小区内的垃圾分类规则。据介绍,未来,这一做法将在整个七宝镇全面推广。

  根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垃圾分类回收也有了“网约工”,给1元钱帮你代扔一次垃圾。

  02

  垃圾乱丢?通过外卖单上的信息锁定来源

  “成堆的垃圾经常堵住小区大门,其中超过半数都是外卖盒或快递包装袋。”朱雪菊说,垃圾分类推行前,“没看到小区门,先看到垃圾”是不少人来到小区的第一印象。

  朱雪菊是长宁区程家桥街道上航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她所说的这个小区在虹桥路2538弄,这里距离虹桥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不到1公里。房子建造于1996年,是虹桥机场边防检查站家属楼,如今,小区48户居民中只有7户是自己住,其他都租借出去了,出租率近90%。

  2017年10月,居委里的外销房小区高登花苑和售后公房小区上航新村成为长宁首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试点区域。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朱雪菊和同事们发现,出租率越高的小区,推进垃圾分类越困难,因为租户流动性大,需要不断宣传指导。

  上航新村居委还有另一大特点,因为紧邻虹桥机场,租户中空乘、空少等年轻群体数量巨大,“三班倒”的工作状态使得作息不规律,年轻人又是外卖消费的中坚力量,推进垃圾分类的难度无形中变得更大。

  经过登记发现,边检家属楼小区的租户中来自安徽、四川、江苏、浙江四地的居民占多数,“这个小区没有物业、没有业委会,不如让老乡之间相互劝说垃圾分类。”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居委会在不同的“老乡帮”中找了几名配合垃圾分类的居民作为首批志愿者。一名来自浙江的老太太在同乡中很受尊敬,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后,她先劝说不配合分类的儿子转变习惯,“如果连家里人都不配合,如何说服别人?”

  03

  垃圾不分类,可能影响租房

  嘉定区菊园新区动迁房小区占比较大,其中约三分之一房屋被动迁居民出租。居委会介绍,一方面,租住人员较多,流动性较大,对于租住人员投放行为的管理缺乏有力抓手;另一方面,二手房交易后,新买家未将有关信息告知居委和物业,信息缺失给入户宣传增加了难度。

微信截图_20190624091941.png

垃圾分类写入菊园新区的租房合同

  今年3月底,菊园新区将垃圾分类写入了房屋租赁合同条款。记者看到,合同的增加条款写有:“该房屋所在居委会若多次向房屋出租房反映房屋承租方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并附相关依据的,房屋出租房应要求房屋承租方整改,未整改的可酌情扣减房屋押金。”

  那么,具体扣多少呢?菊园新区房管所相关人士表示,这需要房东和租客自己协商一定的数额,“处罚需要有依据,如果租客被志愿者或监控发现没有垃圾分类,首先是要求整改。屡教不改者,才会面临酌情扣减押金。”

  同时,房地产经纪企业绿色联盟也应运而生,由菊园新区内十余家房地产经纪企业组成,聚焦“合同条款”和“承诺书”,探索垃圾分类源头管控。通过修改完善线下租赁合同,增加补充条款,让房屋出租托管与垃圾分类工作无缝衔接,同时邀请租客、二手房新买家签订承诺书,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

  目前,已经有十多家房产经纪公司加入了绿色联盟,预计未来成员单位的数量还会逐年增加。

  其实,积极完成垃圾分类的居民也不在少数,每天清晨7时到9时这个时间段里,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桂杨园小区垃圾分类的一个点位上,有这样的一位志愿者:她戴着黑框眼镜,眼含笑意,身穿绿马甲,手拿着一把火钳,正在清理垃圾,有居民来扔垃圾,她便用“洋泾浜”式上海话说着:“牙叔,阿婆,侬垃圾分类了伐?”她就是很多居民熟识的“小张”张菊荣,一位来自安徽宣城的一名外地租客,却成了垃圾分类的“带头人”。

  此外,据《城市进化论》报道,一位来自宁波的女士也早已完成了垃圾分类的教育,在上海,她甚至有更领先的举动。她向住在宁波的母亲借来了专门装湿垃圾的垃圾袋——这种垃圾袋由宁波政府统一发放,便于在扔湿垃圾时不用再将垃圾袋单独分离出来投入干垃圾桶中。

  “杭州、宁波做得都挺好的了。”她说,“垃圾分类是慢慢推进的。”在宁波的一些小区,扫码垃圾袋已经开始被发放到居民手中,没做好分类的垃圾可以通过二维码直接对应到户。其政府网站介绍,宁波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完整垃圾分类处置设施的城市,甚至得到了来自世界银行的投资。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