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胧丁海江:供应链升级投资化破解酒店智慧低碳转型难题
立足酒店业能耗结构失衡、设备能效不足、管理模式粗放等核心痛点。
2025年11月21日,迈点MPI酒店采购盛典在文旅行业年度盛会「2025迈点文旅节暨最佳东方人才周」上隆重举行。本场盛典以深耕采购全周期,优化供应链生态,驱动酒店业价值升级为核心,汇聚酒店供应链上下游的业界精英,深入分享实践经验与创新理念,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推动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为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在迈点MPI酒店采购盛典上,德胧集团工程技术总监丁海江以《技术创新赋能酒店智慧低碳发展》为主题,立足酒店业能耗结构失衡、设备能效不足、管理模式粗放等核心痛点,从政策、市场、成本多维度解析行业转型必然性,为供应链协同赋能酒店绿色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图注:德胧集团工程技术总监丁海江
1、降低成本压力 智慧低碳助推酒店效益增长
在 “双碳” 目标引领与市场需求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智慧低碳已从可选方向变为酒店业及供应链的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供应链作为酒店运营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其绿色化、智慧化升级直接决定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成色。
宏观政策层面,中国 “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 目标为高能耗服务业设定刚性要求,各地政府对酒店绿色建筑评级标准日益严格,LEED、BREEAM、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成为酒店项目落地的重要门槛。市场需求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消费者更青睐环保理念品牌,愿意为可持续体验支付溢价;企业客户(MICE)的 ESG 采购标准也明确要求合作酒店符合低碳规范,绿色标签成为酒店获取优质客源的重要筹码。
成本压力则进一步倒逼转型加速。能源成本在酒店运营成本中占比达 8-15%,仅次于人力成本,而传统能源管理模式已无降本空间。数据显示,通过智慧技术赋能,酒店能耗可降低 15-30%,且相关投资回报周期通常在 2-4 年,为酒店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供应链作为能源设备、节能系统的核心提供方,其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成为酒店实现智慧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
2、能效节能双优 智慧能源与客房智控方案成采购焦点
酒店运营长期面临能耗结构失衡、设备能效低下、管理粗放等突出问题。数据显示,酒店能源消耗中空调占比超 40%,照明占 20%,老旧暖通系统能效不足新设备的 60%,年维护成本增加 35%;78% 的酒店缺乏智能监测系统,人工抄表误差率达 15%,客房无人状态下 30% 电器持续运行,年均浪费 12% 电力。酒店PMS、能源管理、客控系统间存在壁垒,各系统独立运行导致数据割裂,形成数据孤岛。
针对这些痛点,供应链企业推出多项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整合领域,光伏幕墙技术将太阳能电池板集成到建筑外立面,兼具发电与建材功能,年发电量可达建筑能耗的 30%-50%;虹桥枢纽的光伏幕墙示范项目,面积 1.6 万平方米,年发电量超630 万度,减少 CO₂排放 6600 吨。智能管理系统方面,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光伏 + 储能系统协同管理,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优化能源利用;废热回收技术则通过热交换器回收空调、锅炉等余热,结合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优化分配,显著提升能源回收效能。
客房智能控制成为节能新亮点。基于 WIFI7 通感与 IoT 技术的智能客房系统,无需额外传感器和硬件 RCU,可感知客房内人员活动状态,智能调整灯光、温控、窗帘,实现能耗降低 30%。全球智能客房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达 89 亿美元,集成 IoT 传感器、AI 算法与云端平台的解决方案,正成为酒店采购热点。
3、分阶落地提速 绿色智慧转型成竞争关键
酒店智慧低碳转型的未来发展可以采用 “四阶段” 实现路径:从全面数字化部署 IoT 传感器网络,实现能源数据 “可观、可测”;到平台一体化整合 PMS、客控、能耗等数据,实现 “可管、可控”;再到运行智慧化引入 AI 算法引擎,实现自主优化与预测性维护;最终迈向价值生态化,构建数字孪生体,探索碳资产管理和绿色品牌营销,将节能成果转化为经济收益和品牌价值。
智慧低碳是投资而非成本,更是酒店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企业应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聚焦可再生能源整合、AI 智能决策、数字孪生等关键领域,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酒店则需主动评估现有能耗基线和数字化水平,制定分阶段转型路线图。通过生态合作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酒店新未来,不仅能帮助酒店业破解成本压力,更能推动整个行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为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