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谈:解码酒店数字化痛点,探路 AI 原生酒店未来
拆解酒店数字化建设核心痛点与应对路径,共话酒店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11月21日,迈点MPI酒店采购盛典在文旅行业年度盛会「2025迈点文旅节暨最佳东方人才周」上隆重举行。本场盛典以深耕采购全周期,优化供应链生态,驱动酒店业价值升级为核心,汇聚酒店供应链上下游的业界精英,深入分享实践经验与创新理念,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推动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为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其中以“酒店数字化建设中的痛点和新需求”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成为全场焦点,首旅酒店集团IT总经理王波主持,丽呈集团首席运营官孙刚、锦江酒店(中国区)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甘秋生、远洲旅业副总裁傅全勇、雷迪森酒店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来卓佳、绿地酒店集团信息与数据中心总经理吴龙、凤悦酒店及度假村数智管理部总经理刘智浩等七位行业领军者,开展深度对话

图注:首旅酒店集团IT总经理王波、丽呈集团首席运营官孙刚、锦江酒店(中国区)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甘秋生、远洲旅业副总裁傅全勇、雷迪森酒店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来卓佳、绿地酒店集团信息与数据中心总经理吴龙、凤悦酒店及度假村数智管理部总经理刘智浩(从左至右)
一、数字化建设核心痛点与实践路径
01、国企数字化落地难题破解
针对“如何避免国企数字化建设‘流程对、制度对、结果不对’”的问题,来卓佳表示,需以战略为核心,明确合规与风险边界。依托国企自身的试错机制,采用“小步快跑”模式逐步完善,确保数字化建设贴合实际需求。
02、数字化阶段定位与推进逻辑
孙刚强调,数字化是丽呈集团的立身之本,其发展呈现螺旋上升、持续迭代的特征。
甘秋生补充,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需从战略切入,以数字化为主线,覆盖系统、人才两大维度及四大业务板块,拆解核心业务目标与标准。
03、数字化能力复制与业务适配
傅全勇认为,数字化能力具备复制可行性,但需结合业务类型精准落地。酒店行业涵盖全服务、中端、快捷、经济、高端等多种业态,需针对不同业态的数字化实践成果,进行分类复制推广。
04、核心业务板块数字化赋能
吴龙指出,酒店数字化的核心围绕会员运营展开,既要服务好B端渠道会员,也要深耕C端终端客户。通过打造零售行业标准的CRM系统,提升会员贡献率与转化率,同时开展跨界积分互换、优化业主服务,实现会员价值最大化。
05、数字化闭环管理构建
刘智浩分享,凤悦酒店及度假村从战略与业务场景出发,将品牌标准融入系统建设,打造全流程闭环管理。覆盖从前端项目商机挖掘、签约,到后端筹建筹开的全链路,确保数字化与业务深度融合。
06、安全合规与预算管理挑战
孙刚表示,数字化可助力酒店安全合规,尽管会增加系统复杂性,但能为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甘秋生谈到IT预算管理的难点,锦江酒店自去年推动业财一体化与全面预算管理,需覆盖1万多家门店及多个后端部门,目前仍在推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预算协同模式,预计明年将实现预算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07、租赁经营模式的机遇与调整
傅全勇分析,传统酒店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为品牌、会员与单店运营能力。远洲旅业短期将单店运营能力置于优先地位,摒弃“有什么做什么”的传统思路,转而“基于业务需求提供服务”,聚焦单店深耕,力争在竞争圈中稳居前列。在当前市场供需变化下,单店运营实力成为租赁项目盈利的关键。
08、销售数字化创新探索
来卓佳提到,当前市场环境下,酒店销售需拓展新渠道,通过“抱团取暖”替代单打独斗,加强与国企、省属企业的合作,共拓市场机遇。
二、AI在酒店业的应用探索与未来展望
01、AI应用的前提与现阶段实践
王波提出,AI落地需满足标准化、在线化、数据在线三大前提。目前行业多数企业仍处于AI探索阶段,吴龙与刘智浩均表示,已部署 DeepSeek 服务器,尝试知识库搭建、集采与财务咨询等场景,但面临训练工作量大、实际成效有限的问题。
孙刚认为,AI未来将极大促进生产力提升,除生成式与语言交互应用外,还可与客房服务结合,通过机器人与人工视觉融合,挖掘服务中的潜在问题。
甘秋生分享,锦江酒店搭建了AI创新工具平台,已有近五六千名员工参与学习,今年落地2000多家门店的AI语音系统(CEM),同时规划基于AI的财务数据核对异常预警平台。
傅全勇则聚焦三大AI落地场景:一是通过AI快速生成适配不同物业与投资人的商业合作方案,助力轻资产输出;二是将单店运营经验转化为AI诊断能力,为酒店提供经营诊断与解决方案,辅助总经理决策;三是打造AI智能客服,结合私域运营,覆盖客人住前、住中、住后全周期需求,提升会员忠诚度。
王波补充,首旅如家的颗粒化诊断模型报告日活表现突出,4000家酒店的打开率超90%,但多数智能体的日活仅10%-20%,强调AI智能体不仅要“能做”,更要“会运营”才能持续发挥价值。
三、AI原生酒店的可能性畅想
针对“是否会出现AI原生酒店”的议题,来卓佳强调,AI赋能需先搭建核心能力平台,涵盖算力与算法两大要素。其中算法的关键在于统一业务标准、确保数据准确,这需要业务部门清晰梳理逻辑,同时依赖高层的持续支持,最终围绕业务痛点实现提质增效、流量增长。
吴龙与刘智浩均认为,在国家资源支持与行业探索下,AI原生酒店的实现具备可行性,尽管当前面临业务标准化梳理难、周期长等问题,但未来落地前景可期。
甘秋生则指出,AI原生酒店的核心在于商业模式创新,需摆脱现有酒店运营模式的改良思维,从全新商业模式出发重构酒店形态,这也是行业数字化建设突破现有困境的关键。
王波总结,AI原生酒店的探索需回归酒店本质——住宿与服务的核心需求,思考AI能否替代核心服务功能,以及产品与业务模式可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期待未来5-10年,随着数字化与AI技术的成熟,行业能共同探索出明确答案。
本次圆桌论坛通过深度拆解酒店数字化建设的痛点与解决方案,聚焦AI应用的实践与未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与思路启发。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