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酒店收购潮 区域连锁酒店何去何从
酒店集团作为一个企业,并购行为、收购与被收购,其实都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但是在市场动荡与洗牌中本土连锁酒店过的很痛苦。
近日,汉庭的母公司华住酒店集团发布消息称,公司已从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手中全资收购了桔子水晶酒店,交易价格为36.5亿元。这是继锦江收购铂涛(7天酒店的母公司)、首旅酒店集团收购如家之后,中国酒店领域的又一笔大交易。

(图片来源于怡家酒店)
酒店集团作为一个企业,并购行为、收购与被收购,其实都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作为酒店人其实无须大惊小怪,充其量只是一篇新闻或谈资而已。但是有一个种类的酒店,在市场动荡与洗牌中过的很痛苦,就是本土连锁酒店。兴许投资人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再看看自己的生意,不禁眉头大紧。本土连锁酒店大概有以下两个分类:一类是在市场机遇良好的情况下投资发展而来,一类是占据本土地理及人脉资源而来。而所有的这些酒店都有一个撕不掉的标签—模仿,缺乏创新。 从酒店装修设计到经营管理无不是东拼西凑,缺少酒店自有的文化和灵魂,不具备复制性,到真正的扩张期或发展期企业就面临着方向模糊,定位不清等问题。这些也是本土连锁很难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知名连锁的的创始人或团队基本都是互联网出身,在讲故事和文化加载以及传播上具备先天优势。

(图片来源于怡家酒店)
本土酒店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创业者的关键问题。怡家酒店在创业之初,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在重要的投资发展期出现投资失误和拓展失力,紧要关头,怡家创始人朱建伦先生并没有想着如何把企业卖掉,或者改行,而是一条路走到黑,坚定目标,一定要走下去。于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做系统优化,流程变革,服务创新,产品升级。既然根基不稳,那就做稳自己,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停止各项拓展,专门修炼内功。

(图片来源于怡家酒店)
在系统优化和流程变革后,怡家酒店对整个服务体系进行创新,创立“怡家壹”亲近关怀体系,利用个性化和亲情化的服务去服务顾客,感动顾客。慧评分由原来的88分提升到最高96-97分。在全国整个连锁酒店圈,做到了优秀水平,随之平均房价和出租率也发生大幅的变化,在2016年下半年追评上半年的业绩缺陷,并在2016年12月提前完成年度目标。怡家酒店在行业低迷时期做出了高涨的业绩,归功于创始人的坚持和大胆决策。


(图片来源于怡家酒店)
文化是企业生命力的延续能量源,产品是企业的骨肉,怡家酒店并没有止步于仅仅是服务创新,且在2016年底开始着手于产品力的打造, 酒店研究发现年轻一族看手机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普遍的出现肩、颈、腰痛等问题。与健康科技公司联手合作大量推出按摩房功能房,顾客住宿期间在房间即能免费享受全新按摩服务,此举受到顾客大力追捧。还有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全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沦陷,怡家酒店又增加了空气净化器,每天都有很多这样的评价发生,这就是对努力和坚持的回报。

怡家酒店创始人朱建伦先生
(图片来源于怡家酒店)
最后用怡家酒店创始人朱建伦先生的一句话:“怡家是一个用心成就的企业”。在风云变化的市场条件下,本土连锁需要的是魄力和坚持,把心思收回来,做品质酒店才是出路,相信不久的将来,怡家酒店你会随处可见。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