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酒店王猛:与时代同行,国企酒管转型焕新方法论
探索藏在市场中的产业升级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周期,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在密集部署中,而得益于文旅融合带来的巨大机会市场,不少地方国企开启了酒旅产业的深化探索,在这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国企转型案例。2023年11月29日,2023迈点文旅住宿节暨第五届文旅投资运营大会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隆重开幕,本场盛会立足公益,汇聚政府机构、文旅集团、酒店、景区和产业服务企业,围绕文旅、酒店及景区的招商推介、投资策略、运营管理等核心话题,与行业共同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会上,北京京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CMO王猛以《国企酒管转型焕新策略分享》为题,与行业共同探索国企酒管转型的方法论。
图注:北京京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CMO王猛
1、藏在市场中的产业升级机会
中国现代酒店业发展至今已逐步迈入成熟化发展轨道,2023年伴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上升和商务活动的活跃,中国酒店业逐渐回归了正向的高增长。有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整体平均房价及入住率上升10个百分点,分别达到了71.2美元和59.1%,2023年第一季度RevPAR恢复至口罩前的88%,酒店产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酒店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酒店市场的品牌化、连锁化仍有发展空间。截至2022年底,国内共有2147个连锁酒店品牌,连锁酒店达到5.7万家,连锁化率为39%,在品牌化层面中端及以上品类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发展迅速,中端连锁酒店客房总数同比增长26.31%,高端酒店客房同比增长9.2%,但整体与发达国家超过60%的品牌连锁化率相比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国酒店业的区域布局并不平衡。王猛分享一组数据表示,当下全国一线城市酒店客房数量为134.6万间,占全国比重的9.44%,连锁化率达到60.4%,但其他低线城市坐拥870.5万间的酒店客房,连锁化率仅为30.67%。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存量竞争逐渐成为酒店市场的主基调,根据《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很多投资人暂缓或暂停了酒店方面的投资和建设,这部分潜在的地产公司物业供给量是酒店行业的产业存量,同时口罩影响下中国酒店市场关停的近6万家酒店是行业存量。对于连锁酒店集团来说,通过整合、连锁化、品牌化和品质化提升或开发存量酒店,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这是市场经济和新消费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酒店产业规模巨大,但区域、规模、档次和产业机构等方面发展尚不均衡。”王猛强调,“对于国企转型做酒店来说,管理、服务、品牌建设、连锁发展、投资回报、价值驱动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品牌化战略先行,差异化优势补位
首都特色文旅运营商北京京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后称“京能酒店”)是北京市国资委企业,是中国500强企业北京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企业,集酒店经营、商旅会展、高尔夫、餐饮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企业。迈点研究发现,在敏锐观察到中国酒店市场中蕴藏的产业升级机会后,京能酒店开启了一套“品牌化战略先行,差异化优势补位”的国企酒管转型焕新策略。
首先是多元化的品牌矩阵。目前京能酒店旗下拥有“和风华夏”、“和风如岚”、“和风心驿”、“和风轻寓” 四个自主连锁品牌,以及与景里(北京)酒管公司合作开发的“和风·景里四合院”品牌。产品涵盖高档四合院酒店、高档全服务星级 酒店、中高档有限服务酒店和中端城市公寓,形成了多元化的品牌矩阵,满足不同住宿需求的消费者和不同投资需求的投资人。
其次是差异化的服务模式、产品模式和人才管理能力。在服务模式层面,京能酒店通过落实客户体验工作室打造了13个服务场景、32个关键触点和19个特色服务标准,覆盖消费者从预定、到店、住店到离店的全周期服务,实现了亲情化的服务模式;在产品模式上,其推进差异化的和风系视觉形象的落地,通过多品牌战略实现多定位、多主题、多标准的产品打造,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城市、商圈和业态的不同需求;在人才管理上,京能酒店在今年7月正式启动经营者三年培养计划,持续推进科学化的人才复制,构建成熟的人才管理体系。
最后是爆点服务提升溢价能力。据了解,京能酒店围绕“吃住行娱”打造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爆点需求,比如提供全年Brunch服务、提供行业特色的24小时面档服务,早餐点选服务、行业特色的15:00延迟退房服务、24小时专属服务管家在线服务、特有的庭院房设计打造都市庭院氧吧、行业特色的行程规划服务、极具首都特色的城市会客厅服务等,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品牌溢价。
值得一提的是,京能酒店还打造了品牌IP形象——京小能,融合北京市鸟——北京雨燕的独特形象,勾画出了一个极具区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IP形象,在进一步传递酒店品牌文化的同时,也为品牌未来的IP衍生打造、跨界合作奠定了根基。
3、结语
可以看到,在未来一段时间,酒店市场仍旧处于存量洗牌的整合阶段,创新的产品和优秀的国企酒管公司会脱颖而出,推动行业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