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湘赣边度假旅游“后花园”——访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徐建中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我们将全力把‘云中草原’武功山打造为湘赣边度假旅游‘后花园’。”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我们将全力把‘云中草原’武功山打造为湘赣边度假旅游‘后花园’。”5月27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我市召开,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徐建中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信心满满地说。
“萍乡与湖南长株潭地区,虽处两省,却似一家。多年来,武功山一直深受湖南游客的青睐。2021年,武功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49.66万人,票款总收入达1.46亿元,湖南地区游客占比达到29.21%,成为武功山第一大客源地。”徐建中介绍说,两地“联姻”抱团,实现了营销和旅游双赢。目前,武功山在湖南以省会城市、重点城市为中心点,建立金字塔销售模式,将市场触角延伸至浏阳、醴陵、宁乡等地,采取渠道渗透、广告投放、举办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销。同时在长沙地铁、高铁、商圈等区域加大武功山广告投放力度,并逐步将投放位置扩展至社区、公交车等,持续加强与湖南各地旅行社、学校的合作推广,不断深挖市场潜力。
注重规划先行,全面提质增效。为统筹工作有序开展,武功山景区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并注重与国土空间规划等重要规划融合,在顶层设计实现“多规合一”。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S311旅游公路沿线风景提升改造、游客服务中心与景前区风貌提质升级、麻田河综合治理与沿河绿道建设以及景村环境整治和农村宅基地改革等工作,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智慧旅游,提升出游体验。武功山景区积极推进智慧景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目前完成59个5G基站建设,实现无线网络、智能导游、电子票务等全覆盖,普及分时预约、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智能服务,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实现“一机游武功”。推进“1+3+N”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平台,打造大数据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一机管武功”。
徐建中表示,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是推动湘赣地区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协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武功山景区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所在地,始终坚持以营销创新为核心,聚力提升软硬件设施品质,聚焦“户外越野、温泉康养、活动赛事”等领域大胆探索,现已推出相关政策活动30余项。
谈及如何积极对接推进落实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时,徐建中说,武功山景区将围绕“双创”工作、全域旅游等目标任务,统筹两地生态、客流等方面资源,合作共建文旅交流平台,全力加快山上山下联动发展,对标“高质量”做强优质旅游,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思路,大胆学习和复制好经验、好做法。联合湖南景区推出跨省旅游精品线路,如“张家界+武功山”绿色生态主题旅游线路、休闲度假主题旅游线路;依托长沙夜游经济,将“武功山网红景区+长沙网红城市”产品进行组合,融入旅行社地接业务中,实现产品共推、市场共促、客源互引的旅游合作发展格局;突出“云中草原 户外天堂”品牌特色,开展差别化政策先行先试,全面推动产旅融合、景村融合和开放要素集中。
“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武功山景区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必将成为湘赣边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山岳型旅游景区。”徐建中对武功山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