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师们“破译”的东平湖:每个波纹里,都跳动着课本外的诗意
被老师们“破译”的东平湖:每个波纹里,都跳动着课本外的诗意
被老师们“破译”的东平湖:每个波纹里,都跳动着课本外的诗意
东平湖文旅集团
晨雾还未散尽时,
东平湖就已被揉进一片朦胧的诗意里。
水波轻轻晃着,
把天光碎成星星点点的银箔。
风从堤岸那边溜过来,在湖面打了个旋儿,
便撞进了老师们的视线里。
语文老师捡起一片被风揉皱的荷叶,
说这是《诗经》里“蒹葭苍苍”的续章,
是李清照笔下“误入藕花深处”的写照。
指尖划过堤岸的老柳,
便有平仄从枝条间漏下,
与浪涛的韵脚撞个满怀。
地理老师摊开无形的等高线图,
指给我们看
湖水如何在亿万年的地质褶皱里沉淀成镜,
连岸边的每一粒沙,
都藏着与岁月签下的契约。
生物老师俯身轻触水草,
说这湖底藏着一部流动的自然史。
鱼群是水中的逗号,
水鸟掠过水面的弧线是破折号,
都在为生态链的篇章添加生动的注脚。
美术老师举起画笔,却迟迟未落下。
湖面的波光本就是最灵动的调色盘,
晨雾是宣纸未干的留白,
夕阳为远山晕染的橙红,
比任何颜料都更懂
如何让天地成为一幅未完成的油画。
音乐老师侧耳细听,
说浪拍堤岸是低音的鼓点,
芦苇摩擦是高音的絮语,
与岸边的虫鸣和在一起,
成了无需谱线的田园交响曲。
原来东平湖从不是单一的风景,
它是各科老师眼中共同的诗行。
当不同的目光在此交汇,
湖山便有了千万种模样,
是课本里的知识点,
更是流淌在时光里的,立体的浪漫。
摄影 | 王云芳、王玉
编辑 | 黄振羽
校审 | 张 欢
核发 | 林昭虎
来自|东平湖文旅集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