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笔共计9600万元保租房项目贷款落地;证监会: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启动 | 迈点住房租赁周报
住房租赁一周大事记~
焦点关注
每 周 观 察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旨在引导市场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引入机构资金,投资特定居住用房、商业经营用房和基础设施项目等,促进房地产企业盘活经营性不动产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此次试点工作的重点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新设“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类别,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二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均在试点行列;三是体现头部管理人示范效应,从管理人实缴资本、不动产投资管理规模及经验、专业人员、主要出资人及实际控制人背景等方面提出要求;四是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
政策须知
每 周 观 察
2月23日,据微信公众号“日照市房地产业协会”,近日,山东省日照市多部门联合印发《日照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意见》,涉及优化个贷首套房认定标准、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发放住房消费券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9项楼市新政。
在有效促进租购并举方面,措施提到,支持区县政府(功能区管委)采购商品房,用到各类保障房、长租房或人才住房,鼓励企业购买商品房,利用闲置房屋建设租赁住房,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从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廊坊市全面推行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一证办理”工作,依托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管理系统和省级联审联查平台,按照最大精简原则,取消非必要的申请材料,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申请材料,实现线上办理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业务。
实行“一证办理”后,建立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准入审核事项清单,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者提交资料得到极大简化,由原来的29项精简为现在的10项,精简率为66%。市区常住城镇户籍家庭申请资料由原来的8项精简为4项,新就业职工申请资料由原来的10项精简为3项,外来务工人员申请资料由原来的11项精简为3项。
品牌动态
每 周 观 察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宜宾分行首笔保障性住房租赁项目成功落地并实现5000万元贷款发放。据了解,本次保障性住房租赁项目成功落地后,中国建设银行宜宾分行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建设类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特点和融资难题,创新推出多元化产品和服务,助力项目建设,践行大行担当。
2月17日,兴业银行泉州分行成功落地泉州首笔民企住房租赁项目贷款4600万元。该项目名称“晋京学苑”,性质为新建租赁住房,是晋江市目前唯一的民企类住房租赁项目。截至目前,该分行已累计放款住房租赁项目3笔,落地金额近1亿元。

2月23日,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重装备产业区的江山路宿舍型保租房项目开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可提供床位约1.5万张。
据介绍,江山路宿舍型保租房是临港集团首家“临港·奕家”人才公寓,也是临港服务公司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宿舍型保租房项目。遵循绿色健康、共享互动的设计理念,通过自我私密小空间、互动交流大空间、健康活力运动空间等多种尺度空间的营造,努力打造“小面积、全职能、高智能、多收纳、可转换”的00一代宿舍型住房。


近日,招商伊敦管理的位于坂田信义御珑豪园7、10栋的壹间公寓·坂田嘉御山(西区)正式获批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认定的“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据了解,纳入政府保障性租赁住房后,壹间公寓·坂田嘉御山(西区)将严格按照政府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规定实施建设和供应,按规定享受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财政、税收、金融和民用水电气价格优惠等支持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解决片区人才住房租赁需求。
行业热资讯
每 周 观 察
2月22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于斌表示:“我们将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在全区14个设区市全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已于今年1月份下达2023年全区新开工建设计划6.2万套,力争2023年一季度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以上。”
截至目前,广西已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达9.52万套,并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6.33亿元,用于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及其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月20日-21日,宁波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暨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试点现场会在余姚市召开。
会议强调,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今年是租赁试点的收官之年,住建部将于第三季度开展对宁波试点工作进行整体考核,国家审计署也将同步开展专项审计。
会议要求,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扎实做好住房租赁试点发展工作,着力打造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宁波模式”:一是要完成好租赁试点任务的必答题。对照试点目标任务,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别筹集房源,做到规划先行,导则引领,合理谋划租赁房源布局,规范租赁合同备案,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二是要解答好租赁难解工作的疑难题。住房租赁试点工作量大面广,涉及群体广泛,需要与公安、消防等力量共同推进,首要解决租住群体的安全问题,长远解决租住品质的提升问题。三是要完善好租购并举的论述题。深入调查各地区域特点,因城施策,形成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区域样板”,推动构建租购并举的新局面。
2月19日,2023年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从会上获悉,兰州市今年将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公共租赁住房500套,积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023年,兰州市规划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全力申报海绵城市、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进一步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通过“建、改、配”三种方式,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公共租赁住房500套。
从怀化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怀化将继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全市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789套,其中,鹤城区1158套;开工改造城镇棚户区1831套,其中,市本级192套;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674套,其中,市本级66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4600户。此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新就业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青年人等稳定就业的群众供应。
一周数读
每 周 观 察
2月21日,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2022年北京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盘点。
其中,从政策层面,北京市积极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2022年3月17日,《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这是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另外,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印发的《关于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服务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北京行政区内纳入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度建设筹集计划的项目,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通过审核的项目可凭借认定书享受国家及本市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的支持政策。

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方面,自2022年5月7日,北京市发布首批《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情况的公示》以来,截止到2023年1月7日,北京已陆续公示了4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共涉及了37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67432套(间)房源,备受市场关注。

从建设筹集方式看,北京获得认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为主要建设筹集方式,占比78%;其次是非居存量改建,占比19%。

从认定的项目规模来看,目前获得认定书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产品以2000套(间)以上规模的超大型租赁社区和500-1000套(间)的中型租赁社区为主;其次是500套(间)以下的小型租赁社区和1000-2000套(间)的大型租赁社区各自占比19%和8%。

从保租房认定项目的企业背景来看,37只保租房项目的承办企业主要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其次是国企,房企位列第三,分别占比40%、38%和11%。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