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上海酒店业薪酬报告(连载1)
连载1分析了2014年和2015年上海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旅游发展形势,并分析了2014年至2015年第三季度上海星级饭店经营情况。
阅读本报告前,请详细阅读《2015-2016年上海酒店业薪酬报告(综述)》
此报告为网络标准版,如需咨询完整版报告,详情请致电迈点旅游研究院。(电话:0571-87672164,邮箱:res@meadin.com)
区域版薪酬报告标准版与完整版说明【详情点击查看】
第二章 上海旅游酒店业经济环境概况
2.1 上海经济发展概况
2.1.1 2014年上海经济发展概况
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GDP)2356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26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8164.79亿元,增长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3.6%;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1.89亿元,增长8.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73万元。
下图是 2010-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10-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2014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4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613.23亿元,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1840.00亿元,增长8.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16.4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0.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商品销售总额7.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8.6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无店铺零售额957.9亿元,增长21.7%。至2014年年末,上海市购物中心数达150家,其中,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63家。全年购物中心实现营业收入109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
2014年上海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44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79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其中,入境外国人611.14万人次,增长2.3%;港、澳、台同胞180.16万人次,增长12.7%。在国际旅游入境者中,过夜旅游者639.62万人次,增长4.2%。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6818.11万人次,增长3.2%,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3040.91万人次,增长14.7%。
下图是上海2010-2014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详细情况:
2010-2014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
注: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page]
2.1.2 2015年上海经济发展概况
2015年上海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基本面总体平稳,转型成效继续显现。全年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4964.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78亿元,下降13.2%;第二产业增加值7940.6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4.5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8%,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全年工业增加值7109.94亿元,比上年增长0.5%,增速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26.42亿元,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4.82亿元,下降0.6%;金融业增加值4052.23亿元,增长22.9%;房地产业增加值1696.02亿元,增长9.0%。
工业生产小幅下降,企业利润增速回落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49.57亿元,比上年下降0.8%,而上年为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7568.95亿元,下降1.6%,降幅比上年扩大0.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5%。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出现下降。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8064.12亿元,比上年下降1.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总体平稳,网上商店零售增长较快
全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93406.5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速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5.76亿元,增长8.1%,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047.80亿元,比上年增长8.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07.96亿元,增长7.3%。
无店铺零售继续快速增长。全年无店铺零售业态零售额1250.6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增速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1091.35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52.7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95亿元,下降66.7%;第二产业投资958.84亿元,下降17.1%;第三产业投资5389.91亿元,增长11.2%。
对外货物贸易小幅下降,外资合同金额增长较快
全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8060.88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进口15832.33亿元,增长0.5%;出口12228.55亿元,下降5.3%。全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89.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5%;实际到位金额184.59亿美元,增长1.6%。其中,第二产业合同金额19.59亿美元,下降22.2%;第三产业合同金额545.00亿美元,增长95.7%。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翘尾因素影响0.9个百分点,本年新涨价因素影响1.5个百分点。从两大分类看,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3.2%,涨幅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2.0%,涨幅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9%,降幅比上年扩大2.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9.4%,降幅扩大5.3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势良好,货币信贷运行平稳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1012.8亿元,增长4.5%;营业税1215.49亿元,增长21.3%;企业所得税1104.08亿元,增长17.1%;个人所得税487.61亿元,增长19.3%。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91.56亿元,增长19.5%。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较快。全年城乡社区支出1173.88亿元,增长46.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03.46亿元,增长14.6%。
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3760.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4%;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387.21亿元,增长10.1%。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存款13328.75亿元,同比少增199.07亿元;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4880.58亿元,同比多增984.06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1997.95亿元,同比多增1077.11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新增1506.98亿元,同比多增931.38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67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30499元,增长6.1%;经营净收入1319元,下降4.2%;财产净收入7173元,增长10.3%;转移净收入10876元,增长16.5%。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2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5元,增长9.5%。
全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9.66万个,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0.33万个。截至12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4.8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2万人。
[page]
2.2上海旅游酒店业发展概况
2.2.1上海旅游酒店产业环境分析
上海兼具现代和传统风范,东西文化交融,拥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它坐拥诸多殊荣,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经济、金融、会展、交通中心。上海GDP总量在中国名列前茅,优越的经济地位为上海旅游酒店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截止2014年底,上海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55家,旅游社1357家,A级旅游景区(点)89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2014年上海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7.05亿美元,增长6.8%;国内旅游收入2950.13亿元,下降0.6%。
上海旅游,可以用“都市”这两个字作为其旅游特色的缩写: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上海“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定位更加突出了这种特点:打造国际都市观光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时尚购物目的地、国际都市商务会展目的地、国际都市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休闲度假目的地以及国际都市旅游集散地。
虽然没有名山大川,但上海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有东方明珠、外滩、金茂大厦等景观的都市观光游;有中华商业第一街、金三角、徐家汇商圈等休闲购物游;有“海派文化”代表之一的新天地、可以细细品味石库门老房子里奢华炫目的精品时尚游;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金融游;有孙中山故居、鲁迅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等历史文化游;有上海滨江农家乐、荷风嬉鱼、都市菜园等郊区农家游等等。上海亦古亦今亦中亦西,浑然天成,美妙的融合令无数人们向往。
上海有着经济霸主的地位,举办的会展数量居全国前列。2014年上海举办国际会展258次,比2013年增长了4.5%。2015年上半年上海主要展馆共举办各类展会318个,同比增长11.9%,展览总面积652.19万平方米,同比增24.6%。2015年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50家参展商,到场参观观众达到4.22万余人次。第13届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将于2016年5月举行,内容涵盖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商务旅游、邮轮休闲旅游、医疗养生旅游、主题游乐游艺、旅游美食等诸多方面,届时将会迎来更多人们的目光。
为吸引更多游客,旅游节庆活动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城市影响力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上海旅游节,创办于1990年,已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节庆盛典的标志。上海旅游节涵盖了观光、休闲、娱乐、文体、会展、美食、购物等于一体的旅游体验,涉及近百项市民参与的节庆项目,吸引了社会各界人们的广泛参与。2015年上海旅游节历时25天,共吸引了海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标志着上海旅游节接待游客量挺进千万大关。
上海旅游发展形成新格局——一圈、四区、三带、一岛。都市旅游中心圈,打造集都市观光、美食购物、娱乐休憩、商务会展等于一体的都市旅游服务功能区;形成商务会展与主题游乐旅游区、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旅游区、乡村度假与滨海娱乐旅游区、生态休闲与产业体验旅游区;打造黄浦江“三沿十景”旅游带、苏州河风貌区旅游带、杭州湾北岸滨海旅游带;建设崇明国际生态旅游岛。随着上海旅游新兴业态空间布局的拓展和优化,旅游业和其它产业不断融合,会展旅游、邮轮旅游、工业旅游等逐步成为旅游业发展新动力。
尽管上海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据上海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6年上海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来看,需求不足仍将是制约2016年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2016年上海经济一季度和上半年GDP增长压力较大,三、四季度逐步趋稳回升,全年可能呈现“前低后平”态势,GDP增速将在6.5%-6.8%区间。其次,上海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还需更加突出自身特色与差异;相比硬件旅游资源而言,上海的软文化品牌资源相对较少,文化创意与旅游业还需进一步结合。再次,上海自身存在“大城市病”,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交通的压力等都对上海旅游造成挑战。加上旅游市场秩序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旅游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旅游部门和旅游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尚未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上海旅游的发展。
[page]
2.2.2上海星级饭店经营状况分析
上海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重点的旅游城市。1987年,上海希尔顿作为上海第一家国际品牌酒店开业。此后,大批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迅速发展,壮大了上海的酒店市场。截止2014年底,上海星级饭店255家,其中四五星级饭店135家,占比52.9%;提供房间数6.17万间,其中四五星级饭店提供4.63万间,占比75%;床位数9.4万张,其中四五星级饭店提供6.8万张,占比72.3%。2014年,上海星级饭店净利润18.75亿元,居星级饭店净利润有盈利的15个城市之首。
2015年1-3季度上海星级酒店市场营收同比2014年有所增长,详情如下表所示:
上表是2014-2015年度上海星级酒店经营状况。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上海星级酒店营业总收入在逐渐上升。整个2014年度上海星级酒店营业总收入比2013年度上升了4.28%,2015年1-3季度同比2014年1-3季度,营收增加3个百分点。2015年上海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和平均出租率同比2014年均有所上升,进而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和每间客房平摊营收都有所上升。
按酒店星级分类来看,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星级酒店统计公报,2014-2015年度上海酒店业平均房价和平均出租率如下图所示(柱状表示平均房价,折线表示平均出租率):
整体而言,不论是平均房价还是平均出租率,上海星级酒店(一星级酒店除外)2015年1-3季度同比去年,基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具体来看,2015年第一和第二季度上海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同比去年分别增长了2.5%和2.7%,依次为928元/间夜、1017元/间夜;第三季度基本持平,为920元/间夜。三四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同比去年,均有所上升。平均出租率方面,2015年1-3季度上海五星级酒店同比去年,除了一二星级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升降不一外,三四五星级酒店的平均出租率都比去年同期要高。
[page]
2.2.3上海旅游酒店业发展展望
2015年是整个旅游酒店业变化巨大的一年,如今的旅游业,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旅游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现实、也是最具潜力的消费热点。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公布的《中国旅游集团发展报告2015》指出,到2020年,国民人均出游率达到5次,每年超过60亿国内旅游人次和2亿出境旅游人次的巨量市场。如果加上广义旅行,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人次。主题游、自由行、非标准住宿、休闲度假等等的出现和爆发,也将帮助酒店业渐渐度过之前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寒冬,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就上海而言,其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和积淀已久的特色文化,都有利于上海旅游酒店业的发展。同时上海积极创新迎合市场,也将促进上海旅游酒店业的进一步提升。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正式开园,由农民房而改造成同时保留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的迪士尼度假区民宿也将亮相。迪士尼民宿将与上海特色文化元素融合,与迪士尼酒店、乐园酒店等形成互补。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6年上海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预计,迪士尼乐园吸引参观人流将达到千万人次,这将对上海旅游酒店业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的第一年,上海将继续在旅游重点区域发力,拓展滨江、沿海、岛屿、郊野等新的旅游休闲空间,培育邮轮、房车、研学、医疗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三圈三带一岛”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即中心城旅游圈、郊区旅游圈和滨海临江旅游圈;黄浦江、苏州河、长江旅游带;崇明旅游岛,形成国家大都市旅游体系。此外,上海水上旅游逐渐形成,文化、工业、生态等资源将进一步整合,油轮、油船、游艇经济将得到大力发展。同时,上海优化旅游环境,加快智慧旅游的建设,加大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力度,倡导文明旅游、安全旅游,推进带薪休假制度,扩大旅游消费等等,这些都将对上海旅游酒店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