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宜春文旅携手向前 逐梦“诗与远方”
宜春发布 · 2022-08-27 16:34:32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随着“跨省游”恢复开放和暑假的到来,宜春市明月山、铜鼓天柱峰、靖安三爪仑等重点景区外省游客呈增长态势,避暑、研学、水上运动等备受全国各地游客青睐。
“我知道宜春明月山好玩,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好玩。爬山、泡泉、露营和吃美食……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8月16日,来自湖南长沙的付先生,带着家人漫步在横亘于悬崖峭壁上的青云栈道,被明月山迷人的风光陶醉了。
随着“跨省游”恢复开放和暑假的到来,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铜鼓天柱峰、靖安三爪仑等重点景区外省游客呈增长态势,避暑、研学、水上运动等备受全国各地游客青睐。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
把握“加快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高效发展、
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
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四大方向
凭借多姿多彩的文化、
神奇稀罕的温泉、
绝美秀丽的风光
迅速火出圈
……


《阳台上的野菊花》《禅境宜春》《我的上高》《一生只为一事来》等舞台剧目、影视作品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南田印象》《月照山乡》分别入选2016年度和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入选中宣部第八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为传承发展地方戏曲,通过开办定向委培采茶戏学员班、开展采茶戏进校园等多种形式,促进宜春地方文艺不断创新发展。
截至目前,宜春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9项、省级89项、市级211项;此外,还拥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1个,传承、传播和研究基地7个,市级传承、传播和研究基地9个;江西省首批非遗传承小镇2个,樟树市成功申报省级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7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913件(套),近20处革命旧址得到修缮并活化利用;洪州窑遗址、李洲坳东周墓葬、华林造纸作坊遗址,3处考古发掘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吴城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全市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11个,国有美术馆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0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86个,农家书屋2301个,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建立。尽管受疫情影响较大,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3.3%,仍然实现正增长;全市新签约文旅项目16个,投资总额232.7亿元。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明月山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2家;江西省A级乡村旅游点9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家;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还有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品牌,丰富拓展了我市文旅融合品牌的内涵外延。明月山温汤镇获评全国首个“世界温泉健康名镇”称号和全省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靖安县成功创建首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