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VS客人不会错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人都是受到鼓励、尊重的。“客人不会错”的服务理念就彰显了对一切创造价值的人群给予(酒店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高度赞许。
为人民服务
1950年10月4日毛泽东派专机到西安,火速电召彭德怀进京。专机刚抵达北京,彭老总急匆匆赶到中南海,参加中共高层正在召开的是否出兵朝鲜的会议。彭老总因初抵会场,只听不语,当晚会议未有结果,定翌日再议。彭老总当晚留宿北京饭店。白天会议议题非同小可,事关新中国生存发展大计,当夜彭老总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一生从戎多年的习惯,睡惯了借老百姓家的门板取下当床,实在是睡不惯北京饭店的弹簧软床。那晚彭老总烦躁难惹,干脆拖拽床单、裹挟被盖到地上席地而眠。
大清早他打开客房门,见走廊上有服务员打扫卫生,于是走过去热情与服务员打招呼,并不由分说,顺手擢去服务员手中扫帚,熟练扫开去。举手抬足,莫不是当年在延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农家人习惯。
这位纯情的清教徒狂热革命家,始终保持坦荡的革命胸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极其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之本色。在彭德怀人生理念中,“为人民服务”无疑是最高的圭臬。即使在北京饭店如此社会等级森严的场所,彭老总只是非常简单又坚定地认为他与服务员都是做革命工作的,无贵贱之别,只是分工不同。
当然,彭老总以及他那个时代的革命群体,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是基于政治的范畴,其核心是从事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其“人民”概念是与“敌人”一词相对而言。
其实那个时代的北京饭店,能进入其大门的阶级界限是泾渭分明的。在饭店内的人都是人民的范畴,其它的阶级都被拒之门外的。能入住的其他阶级的宾客都是经过批准,并受到严格控制,非今日酒店的walk in(自由进入的散客),入来即是贵客相待理念。
于是,非常自然而然的,彭老总见到服务员持帚劳作,绝不是认为自己是服务员的衣食父母,自然高高在上,他们那一代人非常虔诚的坚信“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单纯性的乌托邦,所以普天之下都是平等人。焉能让平等的同志独自劳作,于是彭老总欣然置身其间一同劳作,打扫廊道。
客人不会错
以今天大行其道的“客人不会错”来比照彭老总的行为,其天壤之别的境界是强烈震撼性的。
大约在三十年前,国际酒店集团进入中国后,首次提出“客人不会错”服务理念。按照简单机械的理解,这条圭臬大致是说错了东西还会好,而且永远都会好下去。
首次提出“客人不会错”的服务理念,颇让闭塞的国人如沐新风,新鲜了好一阵,中国酒店业“欣然接受”、踊跃参与、身体力行。但时至今日,对“客人不会错”的理解,大多数酒店人,这里应该指酒店管理层,都只停留在肤浅表面现象上。至今,大多数人心目中还是一笔糊涂账。
对“客人不会错”的大量解释主要集中在“衣食父母”、“客人给我们送工资来”等感恩心态,而非理性的、经济的、社会阶层的分析诸多领域。
基层员工更是身陷迷惘,切身工作体会告诉他们,客人在酒店明明就存在诸多非理性、非友好、甚至是恶劣的行为。员工认为:酒店管理层却始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然坚持兜售“客人不会错”的错。
类似于“客人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感觉”如此不明不白的标语,在许多酒店随处可见。
也有比较理性的观点对“客人不会错”进行了注解。他们认为客人在酒店消费,其行为毕竟会给酒店带来好处,即产生利润、收益,所以,即使客人有这样那样的不对,都可以忍让,不必计较。这类观点进而提出“客人的需求没错,客人的态度可能有错”,意思是在需求与态度的利弊权衡上,酒店要告诫员工明白“客人需求与客人态度”孰轻孰重的攸关。
以上的解释,都不能彻底剖析“客人不会错”最深层的内涵。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为基本立国精神。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国际酒店集团提出“客人不会错”服务理念,其实是来自于其宗祖国奉行的宗教的原教义宗旨,尤其是基督教的教义。要梳理清楚其来龙去脉,需要对其宗教的原教旨核心做概略了解。
宗教改革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加尔文提出“预定论”理论。加尔文的预定论的基本思路是:“人的灵魂是否能得就升入天堂,获得上帝的拯救,取决于你一辈子做的好事多还是坏事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预定论”。教徒如何确信自己被上帝拯救?加尔文宗提出“增加上帝的光荣,教徒需要行善”。这种善行的具体体现就是通过劳动增加财富。于是,以职业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奉献清教入世苦行主义,奉行现代辛苦劳动,专注于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是从基督教苦行主义中产生出来的……被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态度与实质要素。也是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理论观点,从而我们挖掘出了“劳动增加财富”亦是增加上帝光荣的秘密,由此延伸并解析“消费也是增加财富”途径,最终得出结论:既然客人“消费是增加财富”(同时增加社会财富与酒店财富),是善举与光荣的行为,于是,客人的错误是可以忍让与谅解,不必过分纠结。
通过以上的逻辑推理,就轻而易举明白了“客人不会错”的理论依据。
“客人不会错”理念蕴涵有告诫员工忍耐,“以苦行僧般的执著与坚定勤奋的劳动生活”,在酒店的管理中都有显著的体现,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价值观认同”、“愿景”、“使命”和“契约工作”。
最后,讨论“为人民服务”与“客人不会错”孰优孰劣问题。
“为人民服务”更像一种政府对社会的号召,或强调由上层社会往下层群体的善举,并难去强调社会阶级、阶层群体痕迹。比如,几乎所有酒店客房很少悬挂历史人物肖像画,因为历史人物必然有社会的阶级背景属性,客房一旦悬挂历史人物肖像,对客人会产生取舍的问题。如果大陆人去台湾旅游,下榻的酒店客房有李登辉或陈水扁肖像,相信绝大部分大陆游客会鄙弃而去。所以,酒店待客之道永远是“来的都是客”,如果台独分子来大陆旅游(陈水扁当年确实来大陆旅游过),对酒店来讲照样那句“客人的家外之家”。
对于酒店来讲,只强调“为人民服务”恐怕有诸多不便,因为“人民”一词中有“敌人”反义词。但酒店永远在强调对所有来客待以“春天般的温暖”。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人都是受到鼓励、尊重的。“客人不会错”的服务理念就彰显了对一切创造价值的人群给予(酒店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高度赞许。(博客地址)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