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收购纽约华尔道夫物业:各取所需

迈点网 · 2014-10-14 09:40:24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没必要对这一纯粹的投资性事件过多解读,暂时也难于将它视为中国本土酒店业和本土酒店品牌发展的宏观事件,若要解读,只能说是各取所需。

  10月6日,希尔顿酒店集团以19.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给中国安邦保险集团,并与之签署了一份管理合同,这份合同将允许希尔顿酒店集团继续在未来100年时间里运营华尔道夫酒店。

  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是对密切关注本国酒店业发展的人士,对那些长期寄望中国本土酒店发展的人士,这一收购仿佛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让中国的民族酒店业又多了一层希望。

  但稍一细想,其实没必要对这一纯粹的投资性事件过多解读,暂时也难于将它视为中国本土酒店业和本土酒店品牌发展的宏观事件。交易的标的只是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的物业资产,希尔顿集团将继续在未来100年运营该酒店,从酒店品牌和顾客的层面,它仍然是一家希尔顿集团旗下的华尔道夫品牌旗舰店。若要解读,只能说是各取所需。

  对希尔顿集团来说,19.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需要巨大翻新成本的旧物业,收回一大笔现金,可以用于新兴市场的加盟店拓展;可以用于提升公司的无形资本;可以用于偿还巨额债务,减轻财务成本,等等。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专业化和“知本化”,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自有物业酒店在国际连锁品牌集团中的占比愈来愈少,洲际和万豪已在2%以下。物业资本与无形资本逐渐分离,二者的经营特征和经营价值非常不同。当酒店管理集团需要现金和扩张时,卖出沉淀的物业资产,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而安邦保险,是一家金融集团公司。笔者不认为他们对纽约华尔道夫的收购意在进入高端酒店,或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酒店产业。在纽约曼哈顿50街和派克大街(Park Ave)占据整个49~50街的街区,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的业主,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成功的品质,获得无形的品牌价值。对于一家金融公司,走向国际化,获得世界顶级客源的信息,参与到具有世界导向与影响力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事件中去,将会给安邦带来难于预计的机会价值。当然,除了无形价值,该物业本身所处的地段,也决定了物业具有最坚挺的商业地产的保值、增值价值。收购优质商业地产物业,也有利于调整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地产本身也是一种常见的投融资工具。安邦收购华尔道夫酒店物业的真实意图,不可臆断。但我们可以相信纽约华尔道夫物业在安邦保险的旗下,或许能够发挥出更大的资产价值。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